【散释毛主席诗词】
前言
我几经思索决定还是要把这篇散释文章整理出来。尽管现在读来此文有些直白浅薄,但它是我几十年前学生时代的习作,热血青年的爱好。字斟句酌,保持原貌,聊以自乐而已。
一、原文:【沁园春】(长沙) 一九二五年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竟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侶曾游.憶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一、【释文:凉秋时节,我独自来到湘江,站在水陆州上,遥望碧绿的湘江滚滚向北流去。湘江的秋景是令人陶醉的。远看那万山红遍,茂密的枫林尽被秋霜染红了,真谓“霜叶红于二月花”(1),碧透清澈,一目见底,江上鱼舟星星点点,扬帆远去。仰望万里长空,雄鹰舒展着矫健的翅膀,搏击万里云天,俯视涓流清澄的水底。欢快的鱼儿在水下游动,怡然自得。在这大好秋光里,天地间整个万物,无论天上飞的,水里游的,一派生机,都竟赛着看谁更自由自在。多么畅快啊,面对如此广袤的宇宙,我不禁高声寻问:这旷远迷茫的天地,究竟是谁主宰它的盛衰呵?
* * *
回忆当年同学携手游览橘子州时的情景,往事历历在目,那是怎样沸腾而不平常的岁月啊!这水陆洲畔曾留下我和无数同学的脚迹。我们曾在芬芳的春天,明朗的夏天,金黄的秋天,充满希望的冬天,在清流晚照中,经常成群结队地在这儿游玩。那时候,我们正当青春年少,有着远大的抱复、理想,心胸坦荡,才华横溢。在那不寻常的日子里,我们的理智早已飞向了拯救人类社会的轨道上去了,窥探着社会的一切奥妙。
然而社会是如此浑浊,我们只有用饱蘸愤怒激情的笔写下激浊扬清的文章,给予不公正的社会有力鞭笞;反动的军阀政客,在我们的眼里视如“粪土之墙”(2)而不如。那种斗争,现在体味起来真是: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
我远方的学友啊,你若不健忘是否还记得当年我们在湘江游泳奋力击水,激起的浪涛几乎把飞进的船只都阻止?任凭风浪起,我们前进的方向是正确的,我们是时代的中流砥柱。】
注;(1):《唐诗一百首》中《山行》——杜牧:“霜叶红于二月花” 。
(2):《论语》中《公治长》:“朽木不可雕,粪土之墙,不可朽也” 。
二、原文 :【菩萨蛮】 (黄鹤楼) 一九二七年春
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
黄鹤知何处?剩有游人处。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二、【释文:水波浩渺的长江,它有着无数旳支流,这些支流纵横远伸,像负重致远的铁轨一样直伸远方。烟雨迷蒙,不可分辨。长江横穿南北,把大好河山分为两爿,隔江相对旳龟山和蛇山象一把巨锁卡住了它的咽喉,这是长江最险要 狭笮的地段。
* * *
如今革命进入低潮,长江波涛的拍岸声也不再是那么汹恶,而带着悲切声嘶鸣的黄鹤也不知飞向何方去了。它呆不住了吧?只有真正的革命者任然坚持战斗。我站在高高的楼台上,面对变幻无穷的江水,把酒浇在滔滔奔流的水面上,不是为了凭吊古人,而是思考着当前动乱旳社会,想到祖国的前途,我旳思潮如江流股股涌来、涌来……】
三、原文:【西江月】 (井冈山) 一九二八年秋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巍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消遁。
三、【释文:看!井冈山下红旗翻卷如云,听!山上军号嘹亮震天动地,鼓声和号角声遥相呼应。眼前敌军狂妄嚣张,重重包围着革命根据地,这一切对革命者奈之不何,革命人坚如磐石、俨然不动。
* * *
我军早已知道山下被敌军围得水泄不通,处境困难重重。然而,战士们斗志昂扬,修碉堡、筑工事,团结一致,形成了一道攻不破的防线。突然,黄洋界上传来我军主力歼敌致胜的隆隆炮声,军报消息传来:敌军被打得丢盔卸甲,狼狈逃窜。战士们欢快地高呼着:“胜利啊!”】
四、原文:【清平乐】 (蒋桂战争)一九二九年秋
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洒向人间都是怨,一枕黄粱再现。
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
四、【释文:时局发生了突然变化,蒋、桂(李宗仁)两派系军阀酝酿已久的战争又发生了。战火弥漫,整个中华大地哀鸿遍野,一片混乱境况,民愤四起。国民党军阀妄图用武力统一整个中国的如意算盘,真是白日做梦啊!
* * *
虽然形势紧迫,反革命的气焰嚣张,然而在赣江、湘江一带革命军节节取胜。红旗飞跃汀江,我军攻占了龙岩、上杭等县,建立了人民政权。而今的祖国在军阀的割据下四分五裂,像把金瓯打成了无数碎片,我们收复的闽西仅仅是其中的一片。军阀割据的局面不会长久,你看,眼下打土豪、分田地的群众运动热火朝天,分田分地多么的忙碌啊!】
五、 原文:【采桑子】 (重阳) 一九二九年十月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是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五、【释文:人生和自然万物一样随着新陈代谢机能的衰退也容易衰老的,然而,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宇宙总是千变万化的。既然“人生易老”,人们就应当“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尽也”。有什么可悲可叹的?自然变化是有规律的,年年农历九月初九按风俗又到重阳节了。今年的重阳节我却在战场上度过,面对硝烟弥漫的战地,欣赏满山遍野的菊花,香气格外芬芳。
* * *
一年一度的秋季景色是宜人的,秋风依然强劲有力。秋天虽没有春天那么多姿绚丽,但也不是“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那么凄凉,而是江天寥廓,万里河山尽被秋霜染红了,这壮美的秋景怎不令人陶醉啊!】
六、原文:【如梦令】 (元旦)一九三0年一月
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
六、【释文:红军为了尽快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取战略转移的胜利,穿过宁化、清流、归化这一带地方,这儿山路崎岖,林深路滑,长满青苔,行军走路十分艰难。但是,我们的战士毫不畏惧。今日又要向何方?看!红旗指引的武夷山下,漫山遍野一片苍翠葱茏,春风吹拂着红旗,挑眼望去,好一派气吞山河的画面。我们的战士正是这画中的英雄。】
七 、原文:【减字木兰花】 (广昌路上) 一九三0二月
漫天皆白,雪里行军情更迫。头上高山,风卷红旗过大关。 此行何处去?赣江风雪迷漫处。命令昨颁,十万工农下吉安。
七、【释文:漫天一片白雪皑皑,红军队伍行走在冰雪铺满的路上,战士个个斗志昂扬,急速行军。头上高山巍峨耸立,被大雪掩盖着旳翠柏玉树琼枝,屹立挺拔,显示她坚贞旳气质。寒风呼啸,队伍浩浩急行,闯过一道道险关,勇往直前,旗开得胜。
* * *
现在又该到哪里去?赣江风云变幻的地方正是我们此行的目的地。人民盼望着我们,我们肩负着人民的期望。昨天颁布了公告,浩浩荡荡的十万工农红军紧密团结,虽然还未到吉安,但是捷报频传,胜利指日可待,红军一定会拿下吉安城。】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