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海天散文 似水年华 心灵感悟 天涯旅人 睹物思人 文化苦旅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萍水相逢

时间:2011/10/28 作者: 主人 热度: 320266

萍水相逢

今天是我回家的第三天,不知为何,我时而会想起坐车回家时与我邻座的那位老人。

记得二号那天早上,天灰蒙蒙的,我领着行李,迎着阵阵寒风,来到淮安北站。此时的北站人们买票的买票,检票的检票,等车的等车,看行李的看行李,人来人往的,热闹不已。

我默然地看着眼前的一切,无暇顾及这熙熙攘攘的情景,心里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前往赣榆的车来了没有。终于,检过票后,我领着行李通过了出口,在工作人员的指点下,快步走向通往赣榆的车,激动地忘乎所以。

当我走到那儿时,司机已打开了后备车厢。乘客们争先恐后地放行李,我也急忙地放着,心想:“唉,这就是大陆人的素质啊,虽然我也不想这样急忙放行李,可是其他人都在争先恐后,我不这样,就等于被落下了。”我无奈地点点头。

不过瘦弱的自己还是挤不过他们啊,我转念一想:“急什么!难道还会放不下行李?就算上车晚了,对票坐,我也不会坐在后面。”想到这儿,心里稍稍稳了下来。

突然身后传来一位中年男子的声音:“待会上车后,尽量对号坐。”他的声音倒是蛮温和的,但是他的话没有给我留下好感,”什么叫‘尽量’对号坐,本来就是对号坐嘛。“我在心里泛着嘀咕。

我随即转过身,看见了那位中年男子。只见他整个人看起来倒是蛮儒雅的,脸方方的,眼睛虽然不大,但眼角透出善意,而且眉宇间稍稍紧锁,好像有几分沧桑。他穿着呢绒大衣,显得肩宽体健,而且给人感觉蛮有精神的。

此时,他正将一个装着小吃的袋子放到一个老人手中,行为举止之中透着儒雅之气,我不由地瞥了一眼那个装小吃的塑料袋,里面装的好像是包子油条之类的小吃。他把手扶在一位老人的肩上,那位老人应该是他爸爸吧,但是老人的腰早已弯了。老人一边搬着自己的长皮袋子,一边说:”都说不吃不吃了,你还是买了。“

那种长皮袋子在农村很常见。在海边的农村,家里上船打渔,装渔网,装海鲜或者麦收时节装粮食,都用这种长皮袋子。所以从小到大,这种袋子在农村很常见,但在外求学期间,我从未用过那种袋子。它既没有拉链,也没有手提的把儿。如果要用,装好行李后,就得把前面的口儿窝成一团,用麻绳系紧,然后用手拖着,或两手抱着,因此不仅用起来非常不方便,而且看起来很不雅观,自然,我总是拒绝母亲的提议。

此时,那位中年男子已走上前去,接过老人手中的长皮行李袋,只见他两手一用力,就将袋子放进了车厢里,他指着袋子对老人叮嘱袋子放在哪里了,让他临走时不要忘了,接着扶着老人往车门口走去。

老人老了,腰弯了,整个人缩成了一团,行动也不自如了,而那位中年男子正是不惑之年,在年迈的父亲面前,更显健壮了。但是,前方,儿子的手正扶着老人的后背,爷俩儿慢慢前行着。

天阴阴的,北风吹乱了我的头发,可望着眼前的这一幕,我觉得暖暖的。

看着他们爷俩儿消失在眼前,我也回过神来,赶快登上了车。

上车后,我一边拿着票,一边瞄着座位上的号码,终于找到十二号了,我快步走过去。我眼前不由一亮,我的邻座正是那位老人,那位男子好像猜到我坐老人旁边,亲切地对我说“要不你做坐里面,让老人坐外面。”我忙说:“不用了,我坐哪儿都一样。”

看着老人安稳地坐在那儿后,中年男子回去了。我看见老人手里还拿着那个小吃袋,我现在可以仔细看了,原来是鸡蛋饼包着油条,一定是早上送老人上车,没时间准备早餐,所以在小吃摊上买的。

“说了不吃不吃,还是买了,但也不能浪费了。”老人一边自言自语,一边把小吃放进一个蓝色布包里。我说:“现在凉了,回家热了再吃吧。”听到我的话,他冲我笑笑。

车子缓缓开动了,可能是因为刚才那一幕吧,我对这位老人格外亲热,情不自禁地就敞开了话匣子。老人起初还对我不够亲热,但我依然将他看做老朋友,渐渐地,我们侃了起来,后来我竟成了倾听者。

他缓缓地与我聊起了他儿子的经历,每当我好奇地提出疑问时,他总是伸出一只手,在空中轻轻摇动,然后和蔼地说:“你听我说完,你听我说完。”我就静静地听着,然后在适当地时候,发出赞叹之声。

汽正车稳稳地前进,两边的树木,山村,田野,飞快地逝去,可是我们的谈话依旧。

他的小儿子真的很厉害,他们家一共有三男两女,在那个年代,这个小儿子考上了大学。他儿子考上的大学是淮阴师专,也就是现在我所上的淮师了。听到他儿子也是师范生,我来了兴致。

通过老人的讲述,我知道,他儿子后来通过了专转本考试,成为南师大本科生。临近毕业时,他的同学都在喝酒请人吃饭,他独自踏上了求职道路。

由于生在农村,没有关系,很难进家乡的县城教书,又因为自己学的政治专业,就业岗位少,最终他放弃回家乡,开始在淮安市区的中学中找工作。他去过很多学校,校方得知他是政治专业,就皱起了眉头,因为这一专业的老师着实不缺。

虽然被多次拒绝,但他从未放弃希望,最终在北京路中学临时上过一节课后,被校长看重,留了下来。后来,他凭着农村孩子的吃苦精神,工作成绩突出,为学校赢得了荣誉,被提为教导主任,近两年又被调入教育局,如今他已是教育局副主任。当我问起他参加工作有多少年时,老人说,已经有十余年了。

 “我儿子没有一点关系啊,完全靠的是自己的苦创啊。”老人的语气异常严肃。

老人的话让我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是金子总会发光。

社会上,那些不公正的事时有发生,关键是要学会忍耐。不管是十年,还是二十年,只要我们永不言弃,总有一天,会出人头地!

接着他又给了我一些忠告,比如要好好学习,在校不要谈恋爱,先找到工作等等,“我妈妈也是这样说的。“我一边听,一边连连点头说到。

“是啊,要多听父母的话。他们是真正爱你的人。”老人又意味深长地说。

通过交谈,我知道了他来淮安为的是帮儿子看孙子,我心想:“那孩子才出生几个月,为什么来看孩子的不是奶奶,而是爷爷呢。而且,他刚才还笑说自己不会换尿布呢。

话到嘴边,我又咽下了。或许,孩子的奶奶已经······

我赶快转移话题。

我又问他们家其他成员的情况,谈到他的家人,老人又来了兴致,他的另外两个儿子和两个女儿,都通过自己的打拼,混的不错。

用老人的话讲,就是“都不愁钱”。

我说:“你的儿女都混得这么好,你也该想想清福了。”

“想什么福,马上就要回老家了。“老人摇摇头,冲我摆摆手。

“老家?您不是说您是‘宋庄人‘吗,难道还有一个老家?”我好奇了。

老人手指地下,我明白了,

“您瞎想什么呢?我奶奶八十多岁了,还天天干活呢?“我笑说,可是心中难免有些失落。

此时,车子已到赣榆。

马上要到站了,我们都累了,我把头仰向一边,老人则一边望着窗外的风景,一边小声地吹着口哨。

不知何时,司机的讲话声大了起来。

“能不送吗,我儿子都上三年级了,每年开学,我都要送张卡给老师。“

他扭头望了一眼旁边那个女青年,然后一边开车,一边说:”你说,我们这些家长懂什么,还不是指望着老师多上心?那些老师居然说,家长也该多用心。“

”就是嘛,把孩子送到学校,不就是要让老师好好教吗?“前面传来那个女青年的声音。”

听到这儿,作为师范专业的学生,我愤愤不平了。

我小声对老人说:“可是,也不能全怪老师啊。你想,一个老师,在学生面前,她一定会把自己最美好的一面表现出来。她不可能在课堂上故意说脏话,也不可能把坏的习惯教给学生。那你说,孩子那些坏习惯是从哪儿学的,还不是从家庭和社会中学的吗?”

“是啊。“老人赞同地说道。

”我觉得,有什么样的家长,就有什么样的学生。“我认真地说,其实这是我通过多年的观察体验,得出这一结论的。

说到这句话时,我望着眼前这位满脸皱纹的老人,突然想:”他的儿女都这么优秀,他一定不是位平凡的父亲!“

车到站了,我与老人一前一后来到后车厢,各自拿着行李。

临别时,我向老人频频挥手,老人向我微笑。

现在回想起来,突然明白了一句话“有些人在你的生命中,虽然只是过客,但却让你难以忘怀。

(淮安市,李娜  联系电话15298671560)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246938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