泠泠彻夜,惊回千里梦,已三更。
萧萧易水,悲歌未彻啼,西风冷。
白首功名,把栏杆排遍,无人会。
窗外,是大把大把的黑暗,吞噬了世间一切不快乐的事情。它覆盖着一切,湮没没着一切,不管不顾人类的那些灯火是怎样地做着无力的挣扎。记得张晓风曾说过:“回溯历史,就仿佛置身于屠宰场,自己虽未曾参与,却仍以检点鲜血为业。”
但是,我仍然倔强地迈开步子,任凭自己被历史的狂潮所吞没,去追溯一个模糊的背影。我开始将史料中的只言片语重新拼凑起来,努力地想象出一个完整的人格轮廓。他,就是李陵,一个似乎许久都处在历史夹缝中的人物。
将李陵这个人物从杂乱的史料中挖掘出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当我的目光停留在他苍老的脸庞上时,我的心便和他的灵魂一起痛苦的彷徨了。积淀了千年的呐喊,在此刻忽然分外地清晰与明亮。
历史的钟声远了,怕是有几千年了吧,草原上的西风冷了,我的心因无休止的愧疚而分外疼痛。
(1)
从春秋战国以来,中原人就陆陆续续地开始于匈奴人打交道了。大漠上的烽火狼烟数百年未曾中断。一道浩瀚绵连的万里长城,似乎阻隔住了匈奴人冲天的欲望。但长城的修建,到底是为了阻挡外族的侵略,还是去挑逗那无情的战争?
汉武帝即位后,一个武字,似乎已体现了其对长城之外民族的态度了。他一改先祖“和亲”的政策,果断出击,开始进攻匈奴。这个时期,一大批优秀将领如霍去病,卫青涌现出来,包括一生未能得志的李广。而李陵,则是李广的孙子,将门之后。他善于骑射,弓马娴熟,并且体恤士卒,几乎完美地继承了先祖的优秀品质。他曾经只率领八百骑兵孤军深入两千多里,察看地形,最后安全返回。
公元前99年,李陵像往常一样跨上马背,准备再一次出征匈奴。家人像往常一样同他告别,他的脑海里,也许会忽然闪过一丝不祥的预感,他的神色凝重,嘴唇嚅动着,似乎觉得应该说些什么,但最终还是默默离开了,就像他的祖父李广当年最后一次离开故土一般。
秋风在吟啸,草原上的天空,以着一种不变的天蓝色,与地面青草的颜色混合,交融,构成一种奇幻的色彩。李陵最后向故乡的方向深情地了一眼,然后带领着他的军队,走向未知的北方。
(2)
战争,是从来不缺少冠冕堂皇的理由的。
自以为是正统民族的汉族,与少数民族的碰撞与磨檫,似乎从来没有停止过。偌大的元朝,是“只识弯弓射大雕”的蒙古人在马背上建立的天下;弥漫着灰色气息的清朝,也是满族人武力征伐的产物。于是,汉人为了维护所建立的封建王朝,一次次进行着野蛮的杀戮。而战争归根究底所带来的苦难,只能让无数平民百姓来承担。而金銮殿上的统治者笑着,他抚摸着宝座上的扶手,他感受着宝座的稳固。
这应当是一个肃杀的秋天,李陵率领着五千步卒,出居延,挥军北上,一直走到了浚稽山这个地方,。在那里,他突兀地遇到了他祖父一生渴求遇见的敌人——单于。但是,单于的部下多达八万之众,而他,才区区五千人。
单于很快将兵围了上来,李陵握紧了手中的弓箭,快速地射了出去。交锋。兵器挥舞闪过的银光,幻化成了一场漫天飞舞的雪花;钢铁碰撞发出的声响,以及士兵的呐喊,犹如轰鸣的雷声。灰色的汗混合着鲜红色的血,在肆意的流淌。
八个昼夜过去了,李陵一直在做着顽强的反击,部下士卒在渐渐减少。匈奴部队已完全将后退的道路阻隔,粮食匮乏,而救兵迟迟未到。这种情形,有些类似于垓下之围。西楚霸王项羽无颜再见江东父老,自刎于乌江畔,成就一世英名。而那一夜,李陵也必定经受着痛苦的抉择。他望着夜空中闪闪的星光,它们就像是那些支离破碎的希望所释放出的微弱的残光。他忽然间觉得有些冲动,他必须做出一个决定,不管是对还是错。
第二天,李陵在突围失败后,选择了投降。
(3)
“将军百战身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
“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正壮士,悲歌未彻。”
这个是辛弃疾的《贺新郎》,字里行间,无不透露出悲凉萧瑟的气息。而这个,应当就是李陵悲剧命运的真实写照。
李陵自此在北方的草原上住了下来。匈奴人对待这一个投降来的将领,宽容着他的种种行为,为他演奏,为他歌唱。而千里之外在他的家乡,李陵的全家老少去被汉武帝残忍的杀害。这几抹无声的鲜血,却并未给历史增添多少分量。向来都是如此的,几缕消失的微薄的生命,仅仅是因为封建君王的颜面;而对于李陵来说,却是整个生命支柱的坍塌。他听着草原上的西风呼啸而过,他找不着依傍,哪怕是记忆的依傍。
胡笳声声,在空旷的大地上回荡,李陵面对着这个无力的结局,显然是未曾预料到的。李陵有着与许多历史人物不同的深沉痛苦。这种痛苦,是曲曲折折的的现实的压迫与撕裂,是生活背叛之后的彷徨与茫然。塞外篝火,朦胧了他的双眼。他的胸中,只有难酬的壮志;酒意上涌,他的心里,只有无言的隐痛。
而同样在草原上的苏武,是无法理解这样一种痛苦的。他心中装着的,始终是那一个近乎飘渺的汉朝。于是他被作为一种正面的人物流传了下来。而李陵,却只能看着他的背影,默默地哀叹,任凭一贯冷冷的西风拂过冰凉的泪珠。
李陵在匈奴里住了将近20年,最后也死在了那里。一向公正无私的历史面对着他的不幸,竟也懂得了愧疚。后世数百年间,《汉书》,《史记》中的许多文字,以及那一篇千古流传的《答苏武书》,毕竟也给了李陵些许身后的慰藉。我想起了这样一段话:
“竹简,是青的,也是易朽的;血是红的,也是易褪色的。但由血书写的竹简却坚比精石,那上面的文字也就有了金声玉震之效了。”
写到这里,我想起了无数在历史夹缝中默默隐去的人物,他们的深沉复杂的灵魂,他们的浅酌低吟,于一唱三叹之中,肆意地放纵这他们的忧伤。
然而一切的一切,皆随着凄冷的西风远去了。残留下的,仅仅是泛黄史册上的只言片语。过往的重重叠影,已幻化成了惨淡的尘埃,漂浮在微薄的空气中,无处停留,只是静寂。
怅然回首。
一切模糊的背影开始显现在回首的瞬间。
萧萧易水,悲歌未彻啼,西风冷。
白首功名,把栏杆排遍,无人会。
窗外,是大把大把的黑暗,吞噬了世间一切不快乐的事情。它覆盖着一切,湮没没着一切,不管不顾人类的那些灯火是怎样地做着无力的挣扎。记得张晓风曾说过:“回溯历史,就仿佛置身于屠宰场,自己虽未曾参与,却仍以检点鲜血为业。”
但是,我仍然倔强地迈开步子,任凭自己被历史的狂潮所吞没,去追溯一个模糊的背影。我开始将史料中的只言片语重新拼凑起来,努力地想象出一个完整的人格轮廓。他,就是李陵,一个似乎许久都处在历史夹缝中的人物。
将李陵这个人物从杂乱的史料中挖掘出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当我的目光停留在他苍老的脸庞上时,我的心便和他的灵魂一起痛苦的彷徨了。积淀了千年的呐喊,在此刻忽然分外地清晰与明亮。
历史的钟声远了,怕是有几千年了吧,草原上的西风冷了,我的心因无休止的愧疚而分外疼痛。
(1)
从春秋战国以来,中原人就陆陆续续地开始于匈奴人打交道了。大漠上的烽火狼烟数百年未曾中断。一道浩瀚绵连的万里长城,似乎阻隔住了匈奴人冲天的欲望。但长城的修建,到底是为了阻挡外族的侵略,还是去挑逗那无情的战争?
汉武帝即位后,一个武字,似乎已体现了其对长城之外民族的态度了。他一改先祖“和亲”的政策,果断出击,开始进攻匈奴。这个时期,一大批优秀将领如霍去病,卫青涌现出来,包括一生未能得志的李广。而李陵,则是李广的孙子,将门之后。他善于骑射,弓马娴熟,并且体恤士卒,几乎完美地继承了先祖的优秀品质。他曾经只率领八百骑兵孤军深入两千多里,察看地形,最后安全返回。
公元前99年,李陵像往常一样跨上马背,准备再一次出征匈奴。家人像往常一样同他告别,他的脑海里,也许会忽然闪过一丝不祥的预感,他的神色凝重,嘴唇嚅动着,似乎觉得应该说些什么,但最终还是默默离开了,就像他的祖父李广当年最后一次离开故土一般。
秋风在吟啸,草原上的天空,以着一种不变的天蓝色,与地面青草的颜色混合,交融,构成一种奇幻的色彩。李陵最后向故乡的方向深情地了一眼,然后带领着他的军队,走向未知的北方。
(2)
战争,是从来不缺少冠冕堂皇的理由的。
自以为是正统民族的汉族,与少数民族的碰撞与磨檫,似乎从来没有停止过。偌大的元朝,是“只识弯弓射大雕”的蒙古人在马背上建立的天下;弥漫着灰色气息的清朝,也是满族人武力征伐的产物。于是,汉人为了维护所建立的封建王朝,一次次进行着野蛮的杀戮。而战争归根究底所带来的苦难,只能让无数平民百姓来承担。而金銮殿上的统治者笑着,他抚摸着宝座上的扶手,他感受着宝座的稳固。
这应当是一个肃杀的秋天,李陵率领着五千步卒,出居延,挥军北上,一直走到了浚稽山这个地方,。在那里,他突兀地遇到了他祖父一生渴求遇见的敌人——单于。但是,单于的部下多达八万之众,而他,才区区五千人。
单于很快将兵围了上来,李陵握紧了手中的弓箭,快速地射了出去。交锋。兵器挥舞闪过的银光,幻化成了一场漫天飞舞的雪花;钢铁碰撞发出的声响,以及士兵的呐喊,犹如轰鸣的雷声。灰色的汗混合着鲜红色的血,在肆意的流淌。
八个昼夜过去了,李陵一直在做着顽强的反击,部下士卒在渐渐减少。匈奴部队已完全将后退的道路阻隔,粮食匮乏,而救兵迟迟未到。这种情形,有些类似于垓下之围。西楚霸王项羽无颜再见江东父老,自刎于乌江畔,成就一世英名。而那一夜,李陵也必定经受着痛苦的抉择。他望着夜空中闪闪的星光,它们就像是那些支离破碎的希望所释放出的微弱的残光。他忽然间觉得有些冲动,他必须做出一个决定,不管是对还是错。
第二天,李陵在突围失败后,选择了投降。
(3)
“将军百战身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
“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正壮士,悲歌未彻。”
这个是辛弃疾的《贺新郎》,字里行间,无不透露出悲凉萧瑟的气息。而这个,应当就是李陵悲剧命运的真实写照。
李陵自此在北方的草原上住了下来。匈奴人对待这一个投降来的将领,宽容着他的种种行为,为他演奏,为他歌唱。而千里之外在他的家乡,李陵的全家老少去被汉武帝残忍的杀害。这几抹无声的鲜血,却并未给历史增添多少分量。向来都是如此的,几缕消失的微薄的生命,仅仅是因为封建君王的颜面;而对于李陵来说,却是整个生命支柱的坍塌。他听着草原上的西风呼啸而过,他找不着依傍,哪怕是记忆的依傍。
胡笳声声,在空旷的大地上回荡,李陵面对着这个无力的结局,显然是未曾预料到的。李陵有着与许多历史人物不同的深沉痛苦。这种痛苦,是曲曲折折的的现实的压迫与撕裂,是生活背叛之后的彷徨与茫然。塞外篝火,朦胧了他的双眼。他的胸中,只有难酬的壮志;酒意上涌,他的心里,只有无言的隐痛。
而同样在草原上的苏武,是无法理解这样一种痛苦的。他心中装着的,始终是那一个近乎飘渺的汉朝。于是他被作为一种正面的人物流传了下来。而李陵,却只能看着他的背影,默默地哀叹,任凭一贯冷冷的西风拂过冰凉的泪珠。
李陵在匈奴里住了将近20年,最后也死在了那里。一向公正无私的历史面对着他的不幸,竟也懂得了愧疚。后世数百年间,《汉书》,《史记》中的许多文字,以及那一篇千古流传的《答苏武书》,毕竟也给了李陵些许身后的慰藉。我想起了这样一段话:
“竹简,是青的,也是易朽的;血是红的,也是易褪色的。但由血书写的竹简却坚比精石,那上面的文字也就有了金声玉震之效了。”
写到这里,我想起了无数在历史夹缝中默默隐去的人物,他们的深沉复杂的灵魂,他们的浅酌低吟,于一唱三叹之中,肆意地放纵这他们的忧伤。
然而一切的一切,皆随着凄冷的西风远去了。残留下的,仅仅是泛黄史册上的只言片语。过往的重重叠影,已幻化成了惨淡的尘埃,漂浮在微薄的空气中,无处停留,只是静寂。
怅然回首。
一切模糊的背影开始显现在回首的瞬间。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