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海天散文 似水年华 心灵感悟 天涯旅人 睹物思人 文化苦旅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德国之行》之(2)海关“难过”

时间:2011/10/9 作者: xxh 热度: 88983

                     

                                   一

                           

  1994年8月15日,我来到深圳大儿子家,经过足足四天的休息,体力基本恢复,可精神紧张,心里一直在“打鼓”,担心20上午10点40分在香港起飞的时间太紧。因为其一担心过海关能否顺利;其二乘火车打的去机场人地生疏…… 

  老伴因儿子的事业抽不开身,因此放弃了这次出国探亲的好机会,要是两人同行,有事好商量,比单枪匹马好。

  年已六旬的老太,今日我要独自跨出国门,闯世界,去欧洲,游天下,并未感到有什么胆怯。因为我曾经在五十年代,那时才十几岁,已经开始走南闯北,孤身一人巡迥于我国北京、天津、沈阳与湖南之间了。现在我虽年已花甲,但体力还支,即使有随身行李重物,我想总能挺过去的。

  1994年8月20日清晨五点多,大儿子和儿媳送我到罗湖海关,他们推着我的一大一小两个沉重的箱子,我们三人从深圳园岭的住处出发,乘公共汽车,不到七点我们就来到了海关门前。

  罗湖海关,是一座两层楼的建筑物,从它的外观、格调、规模与普通建筑物并无特别之处。但它在人们的心里笼罩着一层神秘的色彩——恐怕就是“海关”二字,因为它是进出香港,以至海外的世界各地出入境关口,这无疑是多数人向往的地方,由于我国的国情及诸多因素,可往往又是望尘莫及。

  我们可能来早了些,海关大门还紧闭着,有人说七点开门放人,也有人说可能是八点,反正门口未正式告示,等待过关的人越来越多,人群熙々攘々。时过七点,大门开了,人们没有排队,无人管理,大家成横向往里涌,争先恐后寻找各自的过关口,我们随着人流前进,境外关口在楼上,可上楼的手扶电梯偏偏在这时候“死了”,变成了普通的徒步楼梯,几十步阶梯,幸亏儿子俩来送我,否则我的行李成了我的一大累赘。但是,我总担心会有什么险情出现,心里很不踏实。

  我们来到了境外关口,已经排成长队,时针已指八点十分,排队过关有许多繁琐手续还没有开始,经打听,队伍里多数人是中午12点飞台湾,下午一点去美国的乘客,可我的机票是10点多起飞,海关工作人员迟々不到位,我心里焦急万分,心急如焚。

  端着“铁饭碗”的公务员,漫不轻心的已姗々来迟,绷着一张借米还糠似的怒脸,出于无奈,因我要赶十点的飞机,硬着头皮想摧促他能否现在开始办,因为你既然来了,站也是站,大家都等着,何不现在开始呢,万万没料到那小子竟然气势汹汹,反目怒视“我们就是这么样的,怎么着?”不办就算了,我没答茬,跟这种人吵,自己会掉份。“权”在他手里,你说,我能怎么着呢!他不但不觉得因他自己漫腾々地、懒洋洋的举止,有损于国家公务员形像而感到内疚,反而以“公务员”自居而盛气凌人,摆出一付要大吵一顿的架势,干脆放下手中的活,不办了!简直不可理喻!我和儿子当然心急火了,这个穿着制服的海关工作人员,不知是哪家的不教之子,竟企图发泄心中的不满,怒不可遏地指着前来送我的儿子,借题发挥的嚷道:“你是哪里来的?这是什么地方,你知道吗?”在普通百姓面前头脑发热,失去理智,已不顾及自己的身份,莫明其妙的随意怒斥别人,还无理拒还我的机票和护照,太过份了。 

  “他是我的儿子,前来送我的,不行吗?”并严肃地说:“你不应该、也没有理由扣留我的机票和护照!如果我今天延误了飞机,你可要承担起全部责任!”

经我指出,嚣张气焰,有所收敛,表情尴尬、狠狈地还给了我的机票和护照。我没空和他纠缠,赶时间要紧,推着行李车进关受检,和儿子儿媳离别时连声“再见”都忘了说,途中我一路遗憾。我那出国愉悦的心情,都被那小子给搅混了!一早就碰上这令人晦气之事,头没开好,会整天不顺哟。还好,我不迷信,否则要气扁了。

这种人,虽说是少数,甚至个别人,俗话说:“一颗老鼠屎,搞坏一锅汤。”

(这是我几次出国,及欧洲八国之行,所见到各国海关工作人员相比之下,欧洲人文化素质高,涵养道德好,态度和蔼,还乐于助人。)

 

                                 二      

 

    我来到行李检查处,站在我前面三位去台湾的男士,他们一个个都开箱检查,见到我后,他们向我打着“无可奈何”的手势,弄得我神经质的紧张起来,我并不惧怕检查我有什么违禁物品,只是如果要我开箱,时间来不及,怎么办?苍天在上!海关人员示意我继续前行,啊!我免开箱了,万岁!

时间越紧,麻烦事越多,看来真不顺了。由于我的箱子尺寸超大,窄小的关口通道,箱子横向无法通过,每过一道关口,只好把箱子从小推车上卸下来,一个一个的用手提着过去,然后再重新装上小推车。初次出国无经验。中方海关一切手续已经完毕,我来到大厅的对面——香港海关。

罗湖海关(中方)和香港海关(港方)是在一个大厅里,中间相隔约二十米厅堂的两侧,一个大厅内人为地分为东、西方两个世界。尽管香港属英国管辖,仍同时使用中、英两种语言,但官方语言还是英语,所以凡入港者都需用英文填写“进关卡”。

    我早在一两个月前为出国远行,做了各方面的准备工作。如了解西方人的生活习俗,风土人情;少不了还要采购点小礼物等。当我从远洋电话里得知女儿为我预购的机票,是国际航班——欧洲汉莎航空公司的机票——,十几小时的航程,面对的全是洋人时,语言不容忽视。因此,为了尽量克服因语言障碍带来的烦恼,或者把烦恼减少到最低程度,我把早已忘得精光的英语,摘我所需捡了些起来。如什么国家、城市名称、星期及年月日和主要日常生活用语,写成问答式的条文,正巧那时大儿子从深圳来南昌出差,经他纠正和修改,抄在了我随身携带的小本子上,以便应“急”之用。

    所以像这种比较简单的“进关卡”,除非是填上几个地名、人名或自己的名字(外文)罢了,不是自夸,我能对付。可问题是岁月不饶人,自然规律不可抗拒,人老眼花,如果没有老花镜,真把我给“卡住”了,于是我急忙到包里寻找我的老花镜,此时,和我一块排队进港的中国留美女学生,主动前来帮忙,并彬彬有礼的说“阿姨,时间很紧,你别找(眼镜)了,请把护照和‘卡’给我,我帮你填!”真是雪中送炭,急人所急,我连声谢谢她,姑娘真好,叫人留念。她行李少,动作快,人人都在赶时间,不好意思叫她等我,所以我每次都是“落伍者”,最后独自而行。

“难过”的海关,总算过了!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