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海天散文 似水年华 心灵感悟 天涯旅人 睹物思人 文化苦旅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骑行断记

时间:2011/7/11 作者: 风舜 热度: 75142

 

 

    骑行,总要观景,而观景免不了思考,至少引些情绪。或新奇的发现,或醉心于美的愉悦,或沉浸于人生的启迪。

    昨天一场小雨,带走了酷热,洗涤了浮尘。此时,太阳清丽,空气清凉,蓝天清净。

    我骑在城郊的乡间小路上,被这短暂的如春般的温馨与凉爽所包围。目之所见的美,听之所闻的奇,嗅之所觉的甜,感之所思的巧。让我有点应接不暇,或许还有点受宠若惊。

 

     一:从鸟声中想起

 

     都说我喜欢鸟,还将鸟字变调说成“吊”音,明知顽笑中的讥讽,我却十分乐意。谁叫鸟那么遭人喜欢呢。姿态万千和色彩斑斓的鸟,发出的声音更是奇妙无比。它们在天空,在枝头,在田埂,歌唱般的鸟声,音调各异,旋律丰富,表意贴切。

     你听,“谷飘,谷飘,谷谷谷,飘。。。。。”清脆、轻飘中略见浑厚的鸟声,与我童年时,歪斜着身子,将手中灰黑而扁平的瓦片,试了又试后,用劲一抛,瓦片则与湖中水波激撞,发出的“谷飘,谷飘。。。。。。”的声音十分叠合。“一个,二个,三个。。。。。。。”孩子们争相数着看谁打的水飘多。

     这声音让我回到童年快乐与活脱。

     那时,跳房子,粉笔在地上划过几个四方块块,一只脚去踢那算盘珠子做成的项圈,声音也仿佛是“谷飘,谷飘”的脆响。还有在地上挖几个洞,然后将玻璃珠子一个洞一个洞地打进去,声音和节奏也象是“谷飘,谷飘”的。刹那间,我又见到将珠子打进洞时的那份得意与笑容了。

     童年,虽然极其穷困,快乐却无比富裕,玩的都是天然工具,如叠石子,如滚铁环,还有躲家家等,发出地声响如同这鸟声自然而欢快。那取胜后的欢笑如同这鸟样的飞窜、雀跃。

     此时,车轮一圈一圈地转在今天的风景里,又宛若将时光带到过去的日子。

     那空旷的田野里响起一阵高一阵低的“布谷,布谷”声。犹如一声长一声短的呼喊声,将我召回到年少的岁月。不到十六岁,我就下放到乡下,第一天就听到这“布谷,布谷”的鸟声,那种新奇,清扬、悠远,象是从遥远的天边,从幽幽的山谷,从田野的深层里传来。我被它深深的吸引,以后无数次竟被它莫名其妙的感动。不管岁月如何艰辛,不管人生如何困厄,只要听到它就是一丝的慰藉,就有一份感谢,就有一分发自心灵的激动。仿佛只为这一声一声“布谷”就有活下去,活得有意义的理由。

     鸟声响着,变成了“吸鼓,吸鼓,吱嚓,吱嚓”这分明是乡下摇稻绳时木弓的声音,这分明大娘深夜纺纱织布声,这分明是八岁时学裁缝踩缝纫机的声音。从这声音中一天天地长大,长成今天半百的我。怎知今天又随鸟声一阵阵地倒回去,还原成年少无邪的我。从鸟声中回忆,生活在记忆之中。它还给了我的快乐,还给了我的自由,还给了我的真实与纯扑。

 

      二:从对比中发现

 

      雨后凉爽与清甜,渗过心脾,丰富的离子随着血液进处大脑后,产生不何估量的动力和兴奋。

      我一路爬坡,一路顺势下坡,如劲帆,如长风。仰望天,竟出奇的蓝,少见的白。让你自然想到地球的两端,南极和北极,那湛蓝的海洋,那海洋上屹立的冰峰,浮游的冰岛。强烈而鲜亮的对比,色彩的激烈冲击,竟如此安详而平和,象是圣洁的天堂般宁静,纯粹。

      白云在头顶上悠悠地飘浮着,蓝天仿若伸手可触,一时间,仿若又回到去年到过的青海湖,甘南川北的高原在巴陵的天空上复制。这难得的福分可是神灵的赐予?肉眼凡胎突然见到观音地显圣,我有了一种顿悟的膜拜和神圣的升腾。

      不远处,一丛山地的芦花,扇形地张开着,渴望般地望着天空。象孔雀开屏,闪着银蓝与灰白与绿紫的光晕,蓬松而婀娜枝条如一节节云母片相连,又似一串串珍珠项链,微风吹来,玲珑佩瑶,钉咚作响。鲜亮与神奇得让我愕然,但仔细一看,原来黑黑的山丘,沉稳而厚实立在后面,默默地相衬,好象是有人摄影时故意拉开的一块黑布,将芦花更加夺目光耀,而尽显神韵。

      此时,我象一个科学家似的兴奋,这条路线走过无数次了,从来没有这样的发现,从来没有这样的体验。这种发现与体验如同写作的灵感一样涌现。夏天田野的葱绿中,我发现不时裸露的土壤竟是那样的血红。空间高度不过几尺,而平面空间旷大的原野,造物主让它们色彩对比而鲜艳,让它们相互依存而斑斓,红色土壤的肥力,演绎出浩浩荡荡的叶绿素,仿佛在告诉人们红色的生命力终将变成蓬蓬勃勃的生命。刹那,我弄懂了,终日啃不动的海德格尔哲学,明白了存在与存在物的关系。冥冥中,德国哲学先知之灵在引导发现,让我感知到真理的美感,美感中的真理。

      沿着哲学家指引的路继续骑行,来到一处仿佛是古西亚的岩壁画前。褐灰,褐铁的山岩,一层一层的节理密布,尤其特别的是它不是横向排列而是纵向,那弯曲象是经过激烈的冲撞和挤压,我几乎看到它们痛苦的呼喊,又似乎听到它们痛苦后的优美歌声,宛然一首首莫扎特的小夜曲。

      停下车来,那纵列在眼前是,一块块马赛克式的岩石节理,极有规则的在律动着;那横亘在身前的是,形状各异,色彩丰富的石片,极不规范地相嵌在山体表层。有规律的单调和无规则的丰富,这种强烈的对照,前者如水之柔,后者如火之烈。却又统一在千万年之后我今天所看到的景象之中。它是在向我倾诉?还是在向我宣示?还是从此引我走入象解密远古岩画,契形文字B那样的神秘?

 

      三:从遗憾中启迪

 

      两个小时后,我骑进了车水马龙的都市街道。越骑越觉得有点忧虑。

     人造的水泥森林,人造的汽车有及人造的人,空气似乎短暂清纯后又恢复混乱拥挤,最后堵塞成窒息。一种刚才所拥有而此时又失落的心绪,象是蚂蚁般悄无声息地爬上心头。

      由这失落而引至遗憾。

      如果色彩知识更多点,可能那景色的折赏会更丰富,更美好。如果植物科学学深点,也许更能知芦苇及其它花的生命与色彩的曲折关联,让我有一种不仅发现真理还有理解真理的愉悦感。如果地质学上了解更多点,就会领略千万年的密码,会有一种说不出言不尽的快感。如果气象、天文,如果美术、音乐,如果历史、哲学,都学到手的话,那么今天的我会有怎样的惊叹?会有怎样的兴奋?会有怎样的快乐和幸福!会获得怎样的心灵力量,去挖掘人生的价值与意义?

      而我却不能从这些表象的美感中获得来于自然最深层的底蕴和真知。因之才有走进都市的世俗后,就失落,就忧郁,甚而悲观。

      这种深深地埋入骨髓的忧郁基因,让我常常在巨大的疑问号下过日子。一时之景的美好自然而然的成为过眼烟云。只能回忆中感知美,只能从独处中感知真,只能从心灵里维护善。

      我为此经常懊恼,朦胧中感到生活应该不是这样!

      我想起今天在乡间水塘边的景致。

      一片青草,一池碧水,倒映阳光和蓝天白云;两个水牛,几只水鸭,享受着大地温软和阳光散懒;花蝶扑翅在绿枝梢头,蓝蜻蜓展翼于碧波影丛中;一只白鹤腾起与水草摇曳相间,几阵蛙鸣与光华泻流。

      一幅和谐的田园风景图,那草与水,牛与鸭,蜻蜓和蝴蝶,白鹤和田蛙,它们充分享受着自然给它们的生活,它们也在探求真理,探求美感?可以肯定它们没有人那样去探索,去苦恼,去自忧其人。但同样可以肯定它们此时是快乐的,这快乐大慨源自于自然而然,顺其自然。换句话说源自于简单。骑车出发前,我与一远地的网友讨论快乐时,他说我太复杂而太累,他就是简单得快乐。

      其实自然中有些奥秘可能不弄清还好些,从美的角度来讲,越是朦胧越是有点距离就越能激起人们想象的空间,越好奇,越有美感。这就象我刚开始学驾驶汽车样,那种兴奋和激动至今还记忆犹新。但终究会开了,而且也开得烂熟于心时,便失掉了兴趣了,这不现在骑起单车来满是劲。

       想到这里,似乎没有什么值得遗憾的了,因为从遗憾中好象得到点启迪。

 

 

                                                 草创于二零一一年七月八日上午骑行后晚七点完稿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1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