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海天散文 似水年华 心灵感悟 天涯旅人 睹物思人 文化苦旅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感受滕王阁

时间:2011/6/11 作者: 天涯倦客 热度: 68290

 

       “ 三秋一序常令八方墨客小心掷笔;巨浪长风又送四海才人大胆题联”,中国楹联协会常务副会长常江先生的一幅对联,悬挂在滕王阁三楼的门柱上,一句“小心掷笔”着实令驻足滕王阁的文人骚客心头一惊。

    去年秋末冬初时节,有幸到滕王阁一游,快慰平生所愿。

    这个年龄登上滕王阁,与当年去长沙读书时的毛头小伙登上岳麓山、岳阳楼的感受完全不一样了。时近一年,常哑然默想,几次摸摸键盘,终不敢轻易敲打,更不敢造次放歌。

    滕王阁,因王勃的一篇《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以下称《滕王阁序》)名垂千古,被誉为江南三大名楼之首,而王勃的雄文被称为“千古一序”。 文以阁名,阁以文传,历千载沧桑盛誉不衰。总的看,阁借序的声誉多一些,阁楼更多像是序文的陪衬。若没有当年王勃初生牛犊,挥毫泼墨,滕王李元婴也最多就是唐高宗的儿子、李世民的弟弟罢了;若不是子安轻狂,哪来千古雄文,阎伯屿都督也许会销声匿迹。从这一点看,阎伯屿都督端的是成全了一番惊天动地的文坛胜事。自王勃始,阁楼题诗作赋蔚然成风,后来又催生了《岳阳楼记》、《黄鹤楼》崔颢题诗等等,不胜枚举。

    暂且不说王勃之雄文艺压千古。一千多年来,人们饶有趣味的是王勃当年即席创作序文的佳话。唐高宗上元二年(公元 675 年)重阳节,洪都府阎都督邀请当地文武官员、名人绅士欢宴于滕王阁,可谓高朋满座。在那个“诗唐”而不是“唐诗”的年代,吟诗作赋就像今天招待客人唱歌打牌一样,但那时的高官似乎更懂得高雅,何其阳春,何其白雪矣?席间,大家倡议每人写一首诗,然后编辑成册以纪念今日之盛会。序文谁来写呢?本来,应该让给座中才高望重者,但所有来宾都知道阎都督事先已经准备好让他略通诗文的女婿孟学士来写,所以纷纷谦让。笔砚推到王勃处,王勃不谙此道,踌躇应允,令满座愕然。阎都督十分不悦,率众宾客拂袖而去,一边在外边阁楼观赏风景,一边派人打探王勃写了些什么,飞速通报。“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小吏来报第一句,阎都督哼了一声“老生常谈,平淡无奇”, 小吏又报“星分翼轸,地接衡庐”,阎都督默不言语;及至小吏来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阎都督遂拍手称赞天才之笔,急令众文武返滕王阁开怀畅饮,尽欢而散。

    这段名垂千古的佳话,再现了当年王勃创作序文的生动场面,为序文锦上添花。后人有说,阎都督真的小气,文章之事哪能牵强附会的呢?但这样的心态古今皆有,不足为怪。后人亦有说,公正地看待历史,这段佳话中的阎都督是一个不错的官啦!阎都督(相当于现在的地级市市长)初时有私心毫不奇怪,而他是一个真正“识货”的好官员,他欣然为王勃的名句拍手叫好,称颂“天才之笔”,随后与宾客开怀畅饮,尽欢而散。在信息闭塞的唐朝,若没有铺陈这样的场面,王勃的激情、灵感恐怕难以调动起来;若没有这样高官聚会的场面,王勃的序文纵有千般神采,传播速度也会慢多了。历史应当感激阎都督。

    一千多年来,《滕王阁序》像矗立在中国历史文化长河中的一座灯塔,引领着文人骚客的神经;又像是序文的珠穆朗玛峰,无人可以攀越。都说“汉文、晋字、唐诗、宋词、明清小说”,写出过“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样诗句的王勃,也工于文辞,所写序文既有齐梁骈体文之华美余风,但言之有物,字字珠玑。“一抔之土未乾,六尺之孤何托?”,这是骆宾王讨“武曌檄”的名句,王勃是唐初四杰之首,能排在令武则天嫉妒,并让她痛斥宰相无能的骆宾王之前,王勃真天才也。

    王勃的《滕王阁序》,借登高胜饯,感怀时事,慨叹身世,抒发了渴望积极用世的抱负和怀才不遇的磊落不平之气,表达了虽身处逆境却不甘沉沦、自勉自励的强烈情怀。作者匠心独运,经营出缜密的结构。作者瑰丽多彩的文笔,把赣江畔滕王阁四周的秋日风光表现得美不胜收。一是有色彩的浓淡变化,如“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二是有角度的俯仰变化,如“层峦叠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三是形神兼备,气势恢宏。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四是用典明志,借景抒怀,如“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典故一个接着一个,同时放声感叹:“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心;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这都是他藉以表达自己情感的章句。五是全文很好地照应了各方情绪,既有对阎都督的歌颂和感激,又有对各位宾客的赞赏;既有落魄的抒怀,又有不卑不亢、顽强向上的斗志。

    可惜,天妒英才,序文之后第二年,王勃去交趾(今越南河内)探望父亲途中不幸遇难。

    王勃序文之后,滕王阁名声大张。游玩或凭吊王勃者络绎不绝。历朝历代文人雅士们以滕王阁为歌咏主题的诗作更是数不胜数,其中不乏张九龄、白居易、杜牧、苏轼、王安石、朱熹、黄庭坚、辛弃疾、李清照、文天祥、汤显祖这样文化大家们留下的美文。但是,尽管这些都是大家,诗句都很精彩,而写滕王阁的诗文无出王勃之右。站在滕王阁广场的正面,苏东坡手书的悬挂在阁楼三层房檐上的“魁伟绝特”四个字,也许包含了所有的赞美。大楼一楼大厅,还有苏东坡手书全文《滕王阁序》。一楼正门入阁立柱上是毛泽东手书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名句,各楼层布满了古今书法家撰写的楹联,极尽赞美。而很多楹联,都是摘录王勃序文的章句或围绕这些章句延伸的赞叹,让人感觉有李白到黄鹤楼之后自愧不如,不敢题诗,只好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滋味。

    阁以文传,一千多年来,滕王阁不仅吸引文人演绎盛事,更吸引了历朝历代领导人“遥襟甫畅,逸兴遄飞”。汤显祖就把他的《牡丹亭》拿到滕王阁排演,开创了滕王阁上演戏曲之先河。1363年,明太祖朱元璋鄱阳湖大败陈友谅,在滕王阁庆功,面对绝妙美景,更显壮志雄心。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在1989年和1995年两度登阁乘兴吟诵王勃序文之余,挥毫书写其中的警句。

    历朝历代领导人喜爱滕王阁,也重视滕王阁的修建与保护。历宋、元、明、清、民国,滕王阁先后修葺达28次之多。最后一次建于清代同治年间,1926年毁于兵灾,被北洋军阀邓如琢部纵火烧毁。1942年,古建大师梁思成先生偕同其弟子莫宗江根据“天籁阁”旧藏宋宫廷画《滕王阁》绘制了八幅《重建滕王阁计划草图》。目前的滕王阁是第29次修建,1983年奠基,1985年动工,1989年10月8日重阳节胜利落成。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1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