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海天散文 似水年华 心灵感悟 天涯旅人 睹物思人 文化苦旅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穿山游记

时间:2011/4/19 作者: 安新洲子 热度: 64944

穿山位于桂林市西南方向漓江之东,小东江之畔,因其山之西有洞透明洞穿如圆镜,故以穿山名之,“穿山塔影”为桂林古八景之一。穿山公园景观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穿山塔影,以穿山前东江潭为中心,花园曲桥潭水塔影,其中塔山倒影为最美。其二是穿山溶洞,洞内钟乳石石头开花石头长毛鹅管白玉石,号称四绝。其三是以穿岩为中心的石窟文化。其四,东登穿北亭,西登明月峰俯览穿山公园亭台楼阁。说奇,奇在穿岩;说美,美在塔山清影;说绝,绝在石头开花石头长毛的穿山溶洞;说神清气爽,则需登临穿北亭了。

别忙着进公园,先看漓江,漓江从北偏东流进桂林,在象鼻山转了一个弯划了一个弧折向东南向穿山流去,故而站在伏波山可以望穿山塔山。相传穿山就是给东汉伏波将军马援一箭射穿的。站在象鼻山爱情岛上看穿山,漓江大桥横亘之上的穿山宛如一头海象正努力向漓江爬去。站在漓江大桥顺江而下看穿山,它与漓江西边的山象两只相向隔河而斗的鸡,两山合称为斗鸡山了。中间的塔山是观音菩萨放的,叫它们息怒免战,以和为贵,化干戈为玉帛。桂林的山就是这样横看成岭侧成山,远近高低各不同。它比较小,好象前后左右远近高低可以任意把玩一样,变换角度容易,因为现代的交通便利了,不象600年前徐霞客徘徊个半天也还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地在原地打转。

1367年农历5月初9日,徐霞客先游了象鼻山,渡过漓江又走了二里路,抵穿山下,先游了塔山,却徘徊于小东江之西岸不得渡,他隔江“望崖壁危悬,洞门或明或暗,纷纷错列。”心中想,那么陡峭,就是渡过了江也上不去。于是乎“乃随溪南行,隔水东眺。”瞧老徐那狼狈样,眼巴巴就是过不了这小东江,手拿拐杖脚穿芒鞋在江边草丛中一边拔开草丛,一边向穿山洞眺望,走到正西边,“则穿岩已转,不睹空明,山侧成峰,尖若竖指矣。”终于在这儿找到了小渡船,老徐终于渡过了小东江,直趋穿山南边山脚下,他迫不及待“拔草寻蹬”“北面而登”,没想到急中生错,错把穿岩旁边另一个较矮的石洞当成穿岩了,一边往里走,一边想:不对呀,明明是穿山而过的空明之洞,怎么却“乳柱中悬,有曲折致”,越走越黑,还有“水汇于中”。知道钻错了洞,赶紧出来。“由其西上跻,始得崇石廓然”。这古人用词十分传神,徐霞客用了一个“跻”字。何为“跻”?手脚齐来,双手撑石,腿脚努力向上翘而登曰“跻”,十分形象。终于见到了他苦苦寻觅的山洞了,上到了一个敞阳的大石头上面见到了那个洞穿石山通透的山洞,山洞高旷敞大。瞧他多高兴呀,老徐展眼一望,那山洞“平达山腹,径山十余丈,高阔俱五六丈。”也就是说山洞平直地穿透山体,象一条宽约十余丈的大路。“径山”就是把山体中间开一条宽阔的路,用词真绝。然后老徐发感慨了:这洞真正是“彻望澄明,一空障蔽”啊。也就是说一眼望过去,洞穿山体,而洞的那边天空云彩山川景物清析可见,一点遮挡阻碍都没有。古文洗炼洁净,现代汉语真啰嗦。老徐心情非常激动,上得山洞中来,他不是驻足细观眼前,上下左右打量一番然后再向前走,边走边看仔细观察,而是一上来就被眼前的空明洞的通透敞亮惊呆而叹,然后提脚就往前奔向北边山洞口:“攀外崖东转,又开北向一洞,列并穿岩,而后不中通。其东尚有三洞门,下可望见,至此则峭削绝径。”他奔到北洞口,往东转,看见还有好几个洞口朝北的洞,他爬不上去,只能在下看看,所以他说“后不中通也”,实际上这些洞都是相通的。现在这些洞已被开辟为民乐宫,已架梯砌石级而上,可登也。上面同样高阔敞然,还更有神仙气韵,洞里纵深处乳石垂悬,曲径通幽,直出穿岩后洞的第二层。

霞客先生不敢从北面上下,太陡峭,他才想起他刚爬上来的南边洞口他还没有观察呢,他这才折回南边,一看也吓他一跳:“而穿岩南口,上复叠一洞,后亦不透,然内多垂帏, 殆为穿岩架阁也。”他又错了,穿岩南口上又有一层溶洞高悬,两边壁立无处可攀援,所以他还是上不去,他只能仰头看见洞中有帏幔似的重重钟乳石,说“后亦不透”,其实,这洞与山北洞口东面的石洞还是相通的。他说此洞是穿岩架子上的阁楼,这倒是十分形象的。看到这里,他可能估计时间不早了,他还是从南边下去,在下去的时候,他又看见旁边有山洞,探头探脑了一下,说没有什么可看的,赶紧下山渡过小东江,过塔山,走到訾洲,从现在解放桥那儿过浮桥返回城里去写他的《徐霞客游记》去了。他匆匆忙忙地下山,恐怕是怕渡船等得不耐烦,又怕天黑城门关了进不了城:那年头农民正在造反呢。我们不急,再慢慢看看。徐霞客登山处,现在已有台阶可以坦然而行,从台阶上来后,一条路往高处走,一条往横向走,横向走的那边还有好几个山洞,这路为以后开发那几个山洞打下了伏笔,最后石阶向东进洞中去了:洞口有铁门,进到洞中有许多石碑,是山的北边“翰苑碑林”的后洞出口。这翰苑碑林是当代桂林和全国其他一些城市的书法家们弄的一个书法石刻展览。我想,他们干嘛要把自己的诗词碑刻刻在石碑上锁进洞中,而不象古人一样削块石壁弄个摩崖与世人共之呢?是担心留下乱刻乱画的恶名还是怕自己水平不够,贻笑大方呢?抑或是想籍此赚回一点本钱,能再有点小赚当然更好?或许桂林市政府可以组织一个活动,每三年将全国到过桂林的各色人等的诗词文章评出前十名来,书法也评出个前十名来,然后合二为一,选最好的石匠将它们刻于桂林的山上,也让桂林摩崖石刻纳入新鲜血液,不至于断了传承?这都是闲话,回到正题上来。沿石阶直上到穿岩中来,这穿岩应为地下河中的一段,因地壳运动抬升上来所形成的。桂林原来为海底的一部分,三亿六千万年前抬升上来成为地表,风雨经过三亿六千万年的不断剥蚀,把个三千多米高的炭酸钙岩溶地表溶蚀成了现在海拔140米的地面,原来的地下暗河穿山而过的地下洞,现在就悬在了高空了。雨水剥蚀的速度,经岩溶地质专家们的计算是每千年8毫米。由此推算,这百来米的石山再有得个两三千万年也将消失殆尽,那以后又该是怎样一番景象,就请您届时再来观光了。

溶洞两壁上有摩崖石刻,东壁上最南端有一幅白色摩崖石刻,它高四尺三寸,宽八尺四寸,字体为真书三尺一寸,落款五寸,中间大字为“月岩”刻于嘉定壬午年,也就是1222年,广西经略安抚使胡伯圆书。怪了,这么大的字,那么简单醒目,怎么徐霞客都不置一词?遍翻徐霞客游记,似乎碑刻都不录一字,不顾一眼。这又是何心态呢?胡圆伯似乎对穿山岩情有独钟,中间还有一幅竖体真书石刻,他写道:“不知浑沌何年凿,便有婵娟一镜明”他还展开联想,想象着周穆王会西王母,想象着谢灵运脚登木屐呼朋唤友,伐山开道而游的盛况,不知不觉烟云生足下,天快黑了。展开联想他还嫌不过瘾,又跑到北洞口写了三个字“空明山”。“月岩”两字是横着写的,写得大大的,落款记年认认真真。这“空明山”三字就象偷着乐般地随手题在岩洞北口最边缘处,用的是篆体,连个款都没落,这位胡长官挺逗的。穿岩的西边也有几幅石刻,中间有一幅行书,不知是何年月,开头六句已被破坏,不可读了。这是一老者携友人同游的石刻。其中写道:“有客可共赋,有酒可共斟,此景岂易得,此乐岂易寻,吾生今老矣,遁迹归穷岑……”字里行间充满着依依惜别之情。洞北口石壁上有近代中国最大的儒生梁濑溟先生1985年秋天刻的石刻:“锲而不舍,精义入神”。梁先生抗战期间曾在穿山脚下住了三年,他祖籍是桂林人,1988年梁先生仙逝后,其骨灰安葬在月岩下的山脚下,梁先生对宏扬中国传统文化,肯定国学对人类社会生活有其永恒的价值的论断,为近现代国学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梁先生的墓很简单:地上一块大理石碑,上刻金色的楷书“梁漱溟先生之墓”下列1893——1988,赵朴初题。一块柏树簇拥之石碑,述说着梁先生对世界文化的贡献,梁先生用自己最后的一把骨灰,为故乡人民增添了一份文化的内涵,做出了自己最后的贡献,真好!李宗仁,白崇禧干吗不回故乡?故乡的热土需要他们呀。下得山来,我在梁漱溟先生的墓葬前这样想:桂林地灵人杰,人才辈出,文化源远流长但不够厚重,为何?桂林留不住人才,聚集不起人气啊,它几乎被广西边缘化了。让故去的精英们回归故里,兴许能增加几分厚重感?

穿山公园从北端小东江与穿山相距最狭窄处建大门到梁漱溟墓往南二十米处结束,总共几百米长,一条大路如一道圆弧贯穿穿山的首尾,是以穿山溶洞和东江水潭为中心结构公园的。小东江流进穿山公园后水面迅速扩大,形成一个湖面,中有小岛,曲桥相通,为明媚的小东江增添了几分妩媚和婀娜。河岸上花簇锦绣,碑石假山雕像极具用心。但最北端那块石碑上书“桂林山水甲天下”,背后刻《徐霞客游记》穿山塔山这一段,似乎有狗尾续貂之嫌:一来“桂林山水甲天下”此字不在穿山而在独秀峰,二来南溪山也把它放在了门口,穿山又把它放在要冲,是不是桂林每一个景点都要在显著位置上摆上这么一幅石刻以告诉游客?看了叫人有如一块肥肉卡在了喉咙一般地不舒服。田汉欧阳予倩和徐悲鸿三人铜像站在浓密的桂花树下,这看起来很和谐,增添着穿山的文化氛围,倒是个不错的想法。一棵婷婷如盖盘根错节的小叶榕树撒落一树阴凉,叫人怡神。柔媚的小桥在清波荡漾的溪水上柔柔地伸向小岛,小岛上垂柳婆娑,塔山的倩影在水中荡漾开了,这就是塔山清影了。秀秀气气的那么一座小山,又秀秀气气的一座小塔,塔的名字很好听,叫寿佛塔,吉祥又美好,灵动的塔身山影剪影般地倒影于水中,山光水色给人心里既亮丽又爽朗又充满柔情,如果爬到穿北亭上往下看,那就更美了。那桥那小岛还有那弧形的月牙般的大路象一个又一个的圆弧弧圈,碧绿的屋檐房顶簇拥在花草翠竹中,东江潭水着映蓝天白云,叫人心都醉去。这塔是世界上建于最小石山顶上的古塔,这水是来自世界上最清澈美丽的漓江里的水,它是漓江的叉河,来至漓江又回到漓江去的小东江,穿山公园的灵动感都在这儿了,所以叫“穿山塔影”。

穿山溶洞是1979年挖防空洞时无意中挖出来的,极具科考价值,其乳石中的石花,石绒毛,还有象鹅毛的管子一样的中空石管,还有洁白如玉的乳石,叫人看了怕你不拍案叫绝。这对研究钟乳石的形成发展十分有意义,有一大片钟乳石齐齐拉断,是研究地壳运动的好材料。游穿山溶洞,我耳边仿佛有个声音总在解说:“钟乳石是怎样形成的呢?”记起来了,那是八十年代一部科教片中的声音,那科教片就是以穿山岩洞为素材的。

登明月峰,石级左盘右转自不用说,最有意思的是,穿山上的石级一不小心会把你引向不知何处去的茫然之地。我是从穿山岩洞的出口处上的山,刚上十几级,一个岔路口,一往西,一往东,明月峰在东,当然向东啦,我想。可走着走着,一叠石级从山坡上迭下来,顺阶上去一看,原来是通向一个小山洞,洞里有几只石凳子和一张石桌子,心中一乐,此处小憩也是不错的好地方。再往前走,又是一叠石级通上去,又上去看,吓了一跳,一个大洞,宛若牙齿森然之虎口,喉管洞开,其洞深不可测,吓得人转身就逃。再往前几十级,没有石级了,可明显有许多人往前走的痕迹,是一通向山顶的另一条小路?不管它怎样,往前走再说,开弓没有回头箭!可越走越不对劲了,草丛越来越密,树枝越来越低,中间有断崖绝壁,跳过去,那边更陡更绝,往下一看,是月岩下的峭壁,没法子了,还是回头吧,不回头难道如猿人攀附而上不成?退回岔路口,往左边上去,再折向东,一条岔路往右斜出,虽说有石栏杆拦住,可石台阶分明引导着你的目光往草丛绿树杂踏处探寻,不行,还是要去看看,翻跃栏杆,忍不住好奇地跟着石阶往下走,转个弯,拂开草茎树枝,原来是一个向下的洞穴,心中不禁哑然失笑:又上当了。心中不禁想到,人生的道路何尝不是这样,光明大道就摆在眼前,谁都知道顺着往前走前面阳光灿烂,宽广博大。却总忍不住地向岔道上投向好奇的目光,稍一经诱惑就走了上去,迷途不知返:有的停在迷途上,有的虽然返回了却不再向前走了,有的执迷不悟坠入深渊,有的在绝壁上如猿一样奋力向上攀爬,最终爬上来登上山峰的仍然是英雄,只是他多了太多的伤痕,当然他也会有很多别人感受不到的感悟。

明月峰上有什么?三个平台错落着,一对小青年在风中拥抱接吻:寒风刺骨,山道转弯处的石窝里不暖和的多,干嘛要迎风?是要寒风见证你们的爱情?从明月峰上俯视穿山,视野偏狭,象从鱼尾朝鱼头看去的感觉,不爽。只是塔山就在眼底,上塔山的石阶象条白色的绸带从塔山顶上呈“S”形地盘旋下来,煞是好看,十分灵动。过山谷,穿山林,又盘到东北边,终于登上了穿北亭。很粗糙的一个亭子,呀,不是六角,八角的亭子,而是七角亭啊,我不敢相信,又数了几遍,还真是单数,别出心裁,这建亭人真有意思,看来他把心思都花在创新上去了。从穿北亭上俯视穿山公园,那就美多了。圆润清亮曲线婀娜,近处的潭中小岛上西边一棵树,石板路环岛画了一个圈,两边石桥象条丝带从圆圈中迭荡着穿过,象个“Q”。湖西边的堤岸是一个圆弧,东岸是参差不齐迭荡起伏的园林花草,月岩若隐若现,而塔山的倩影却在水中招摇了。你会发现,穿山公园的建园构园是站在这穿北亭上进行设计布局构造的。天光云翳碧水曲桥塔影,还有掩映在绿树中的黛瓦白墙,一幅赏心悦目的风景图展现在了眼前,真是不错。

正下得山来,一个瘦骨嶙峋,皱纹满脸的乡村妇女领着一个小女孩子刚从大路上得山来,山道弯转起伏,小女孩说走不动,村妇伸过她手中的拐棍叫小女孩儿牵着,小女孩脸上露出了笑容。我疑惑地看着她们:这山上的路不是通往哪个村庄去的呀,她们也是来旅游的吗,在这寒风刺骨的大冷天里?或许现代的旅游观念已经深入进了乡村?这样想着,我离开了穿山,开车回到了温暖的家中。

晚上伏案提笔,穿山在我心中留下的印记又是什么呢?换个说法吧,如果让我介绍穿山,我会说什么呢?我一定会说穿山那如镜的空明洞,我会说山脚下的梁漱溟先生的墓。为何呢?也许他们都“空明”之故吧。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3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