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在70年代初,童年和少年期正处在改革开放前后,那是一段物质匮乏,精神文化生活混乱而贫瘠的岁月,连环画、露天电影、看戏是我们获取精神营养的主要途径。连环画只要自己拥有了一两本,便可以作为资本在小伙伴中斢换着看,露天电影只要腿脚勤快,便可隔三差五的在本村和邻村的大队部观赏,只是这看戏的机会很难得。听说城里有天天唱戏的戏剧院,可对于农村伢儿来说是遥不可及的事情。只好盼着过年过节城里的汉剧团送戏下乡。能请来城里的戏班子便是整个村子的荣耀,有一次记得戏看到一半,两个村子的人便因争抢戏班子而打了起来,有的搬锣鼓家什,有的抬箱子,戏子们便是耀眼的明星。请到戏班子那个村子立即就成了十里八乡的焦点,乡亲们把看戏当做一年中最大的盛典,听到戏讯,村民们便奔走相告,村子里几乎倾巢而出,十里二十里也不嫌远。人们换上压在箱底的新衣服,大姑娘新媳妇们还要刻意打扮一番,带上干粮,扶老携幼,迫不及待的奔向那热闹的戏台。
戏台一般搭建在大队部的空旷坪子里,有的搭在学校的操坪上。开戏前,戏台周围就像开万人大会一般,被四面八方汇聚的人群挤得水泄不通。草垛上坐着人,周围树杈上鸟儿一样结着人,墙头上,屋顶上也趴着人,小孩骑在大人的肩上,站在远处的掂着脚尖,只恨自己变不成长颈鹿,恨父母给少了眼睛和耳朵。只听一阵急促的锣鼓喧响,幕布徐徐拉开,一群身着艳丽服装的“古人”登上戏台,踏着急促鼓点在台上打转转,有的举着马鞭,有的握着刀剑,还有丑角翻着跟斗,这是开台,领头的必是一高大孔武的武生。然后,锣鼓声歇,胡琴和板子响起,大戏正式开始了,生、旦、净、末、丑纷纷粉末登场。才子佳人的爱恨情仇,清官奸贼的曲折斗争,义士枭雄的叱咤风云……一幕幕一折折在乡野的舞台上演绎着。时间似乎凝固了,人们沉浸在剧情的悲喜之中,时而开怀大笑,时而垂泪顿足。有的被演员精湛的演技带入剧情,忘乎所以,有一回唱岳飞的故事,一中年汉子冲上戏台,义愤填膺的将那个扮演秦桧的演员从台上拽了下来。还有一次演陈世美不认糟糠之妻的故事,一位大妈将自己的鞋子脱下,狠狠的砸向台上的“陈世美”。还有不谙世事的顽童不合时宜的哭闹,台上唱的台下叫的,热闹得就像刚出锅的麦芽糖,滚烫、黏稠、甜蜜,盛况丝毫不逊色于当今的明星演唱会。直到暮色四合,台上鸣锣收兵,大幕缓缓落下,人们才恋恋不舍的离开。黑压压的人群顿时像泄闸的洪水,欢快地流向通往各个村落的小溪。一路上乡亲们依然意犹未尽,回味梳理着剧中的情节,点评着演员的身段、扮相、唱腔。以我当时有限的想象力和贫乏的历史知识,在看戏的过程中一直是迷迷糊糊,看看热闹罢了,很多的剧情都是在大人们的评品中捋清头绪的。后来,大脑中存储的许多历史故事都来自于那一场又一场的乡村大戏。
现在还能隐隐记起的剧目有《陈世美不认前妻》、《将相和》、《穆桂英挂帅》、《薛平贵回窑》、《火烧赤壁》、《岳母刺字》、《白蛇传》等,具体的情节和背景大多都是后来学了历史才弄清楚的,但那一个个历史人物却以舞台上衣冠楚楚长须飘飘的形象鲜活的留存在记忆里:铁面无私、刚直不阿的包青天、寇准;忠君爱国、胸襟宽广的蔺相如、廉颇;武艺高强、鲁莽轻率的薛平贵;足智多谋的诸葛亮、重情重义的关云长;还有背信弃义的陈世美,残害忠良的秦桧……他们陪伴我度过了那些懵懂贫乏的年少岁月,影响着我未来的人生观和价值取向。后来,随着电视、民间乐团的相继出现,传统戏剧日渐式微,不知何时竟和露天电影一样悄悄的的退出了乡村的大舞台。这两年间或有戏班子出现在修族谱、祝寿、婚、丧,嫁、娶的集会上,但观众寥寥,场面惨淡,打麻将的摸纸牌的多于看戏的,那只不过是日落西山的回光返照罢了。
没曾想到时隔二三十年后,那神圣的乡村戏台上曾经鲜活的艺术形象竟然以这样尴尬的形式与我重逢,我惊异那些乞讨者的别出心裁,那一度加在历朝历代风流人物身上的高冠长袍竟然沦为了乞丐行乞的道具,刹那间,心中那一尊尊象征着真、善、美的塑像在眼前被无情的颠覆了。我不知道在这什么都可以被戏说、被恶搞的年代,在人们的灵魂殿堂里还有什么东西值得敬畏和留存。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谁也无法阻挡,我希望这车轮所过之处还能留下些美好的东西不被碾碎。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