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啧啧,看人家舞姿多么优美!”
“这世间的事真是多变迁啊,爬回老家那时候,谁能想到他会有今日?”
又一阵热烈的掌声淹没了人们的闲言碎语。
东施藏在人群中,看着台上那优美的舞姿,听着台下的掌声和议论,捂着胸口,蹙起了眉头。也许这次她真的体验到心口疼的痛楚了,那颗受伤的心再难找到栖息地了。往日在人们的嘲讽叫骂声中,尚有学步人同病相怜,聊以自慰,现在学步人竟也飞黄腾达了。
舞剧《升华》结束了,人们陆续离开了剧场,唯有东施在那儿痴痴地站着。
“哎呀,怎么西施也来看咱们的演出了!”
“哦!真是西施,我就喜欢看她捧心蹙眉的样子。”
“我敢肯定西施此时是最美的。”
寿陵馀子也过来了,他先是吃了一惊,既而不无感慨地说,“当美丽被践踏的时候,人们才发现了美。”拉起东施向剧场外走去。
东施清醒过来时,发现自己正坐在石桌旁,周围是绿油油的草坪,看去让人感到轻松和惬意。
“啊,学步先生,祝贺你的成功,现在只有我一个人去承受世人的嘲讽与辱骂了。”
“不!效颦女士,你也成功了,在剧院里那么多人都在赞美你,都把你当作西施了。”
“这——这怎么可能呢?”
“这是真的,以前你虽然也捧心蹙眉,但你并没有体验过心口疼的痛楚,只是外在的模仿而已,所以不能打动别人。而今天你捧心蹙眉却是内心痛楚的真实流露,全无半点矫揉造作之态,所以他们都把你当作西施了。‘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这不正是艺术的最高境界吗?”
“啊——我也成功了,有人说‘心死则得神活’、‘艺术心灵的诞生就在人生忘我的一刹那’,我现在终于明白了。——你的学步是如何获得成功的呢?”
“其实每个成功者都要经历‘效颦’、‘学步’的过程,遗憾的是人们只赞美成功者的辉煌,却对‘效颦’、‘学步’者恶语中伤。”
“在剧院里我还听见有人在谈论你爬着回老家的光荣历史呢!”
“要是没有爬着回老家的经历,恐怕也就没有我的今天了。如果不到邯郸去学习,恐怕我现在还迈着燕国人的步伐呢。而要想有效地向别人学习,首先必须学会忘却,正象学习外语时要忘掉自己的本国语一样。我在邯郸学步的时候,努力让自己忘记在燕国的走路方式,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学好邯郸的步法与姿势。当我忘掉了燕国的走路方式,而邯郸步法又没有学成的时候,只得爬着回老家了。
其实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要经历‘有序――混沌――有序’的过程。在混沌状态中旧的秩序被打破,而新的秩序还没有建立起来,往往呈现混乱无序的局面,然而正是在这种混沌状态中才会有超常规的发展。人们都不喜欢混沌,但那些循规蹈矩、固步自封的人却永远不会有真正的发展。我爬着回老家的时候,正是处在这种混沌状态,在别人的嘲讽叫骂声中,我又回到邯郸,继续苦学,终于将邯郸步法学会,又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揣摩,把邯郸步法与燕国步法融会贯通并加以发扬光大,从而实现了步法的创新与发展。
——现在想想你效颦那时候也怪有趣的!”
“不是每个人都具有西施的天生丽质,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对美的追求,放弃对美的追求的人永远也不会跻身于美的圣地。效颦那时候,竟有人把我比作蟾蜍,其实人们对美的追求也正如小学生临摹字帖一样,都是从摹仿开始,由形似而求神似的。”
“咳——,‘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啊,世俗的偏见几乎把我们推到崩溃的边缘,要不是‘属蚯蚓的,断成几截,终能复生’,恐怕早就寿终正寝了。”
“想到人们对美的鉴赏也着实让人心寒。当西施被折磨得捧心蹙眉的时候,人们才发现了美,说什么‘沉鱼落雁之容,避月羞花之貌’,又何尝不是在被践踏蹂躏而成为大人物玩弄权术的牺牲品的时候,人们才发现她们娇美的容颜?”
“这也许是人之通病,记得我年轻时曾拜一位著名书法家为师,但当时却没有发现他的字的妙处。若干年后,当仅存的一份真迹也已残破不堪的时候,我才从残破的笔痕中发现了它的真正价值。”
沉默了一会儿,东施望着天空,悠悠地问:
“学步先生,你还要继续在舞台上演出吗?”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人总要从舞台上走下来的。‘效颦’、‘学步’也终将成为往事,但这两段故事却可能被后人记取。聪明的后人如能因指而见月,也不枉你我‘效颦’、‘学步’的一片苦心。”
“只怕后人见指而不见月,反倒让我们的指头长年累月地承受露冷霜侵。”
“如果后人不晓得西施的来历,而只知道嘲笑东施的话,恐怕世上再不会有西施了。”
后来,舞台上又上演了许多闹剧,依旧有喧哗,依旧有掌声,但西施再没有来。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