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说:鲜花配绿叶!可是人们都爱鲜花,却忽略了绿色的默默无闻,忽略绿色的点染风情的美,那样的不经意,那样的无所保留。是他给人们带来良好的空气,我们知道人每天吸入氧气,吸出二氧化碳,树正好相反,它的叶子在阳光照耀下不断进行光合作用——吸入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据统计,一亩树林每天能吸收67公斤二氧化碳,释放出49公斤氧气,足可供65个成年人呼吸用。因此有成片树林的地方冬暖夏凉,可以避暑疗养。树木能粘附空气中的尘埃而使空气清洁、新鲜。科学测试表明:一亩树林一个月可吸收有毒气体二氧化硫4公斤,一年可吸收尘埃20吨~60吨。此外,,树木在呼吸过程中,产生大量特殊空气,能治疗一些疾病,对人体有良好作用,比如,桦树、杨树、桧树等能分泌出植物杂菌素,可以杀死白喉、肺结核、伤寒、痢疾等病原菌。道路两旁栽树可以降低噪音,多种多样的树型、花果和翠绿的枝叶可以美化环境,为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提供理想化环境。
郁郁葱葱的树林呀,你是人们健康的保证,没有你怎么行呢?你能让我们人类少生疾病,能让我们心情愉悦!
我最最喜欢的树木,当属白玉兰,她纯洁的淡雅的美丽是那样的朴实无华,白玉兰属于多年生草本植物,宿根花卉,花单生于花茎顶或成总状花序着生,多为绿白色或淡黄色,清香,花期因品种而不同。
由于兰花品种极多,而不同品种的兰花其药用功能也有所差异。如竹叶兰,全草均可入药,具有清热解毒,祛风湿和消炎利尿之功效;又如白及,用其假鳞茎入药,能消肿、止血、补肺,生肌止痛。润肋行力;还如流苏虾脊兰,能清热解毒,强筋壮骨。此外,像三棱虾瘠兰、绿花勺兰、黑节草、石斛等大部分品种的兰花,都是上好的中草药,对某些疾病均有一定疗效。
哦,天然的东西是最美丽的,不需要涂抹任何粉饰,是大自然赋予了白玉兰的美丽,她又将美丽给了我们人类,她不仅外观美,而且,她的药用价值给人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
鲜花是在青绿的树木中绽放的,可见鲜花和树木是一体的,我们怎么能不一视同仁,就象我们应该充分认识我们人类和大自然也是一体的,难道我们破坏了生态的平衡,不同样破坏了我们自己吗?
我们没有了良好的空气,没有了提供生活必须的木材,药品,我们能够搞建筑,开采煤炭,交通运输,制造车辆、船舶吗?我们不能,所以不是树离不开我们,是我们不能没有繁茂葱郁的大树!
热爱自然吧,热爱自然就等同热爱我们的生命呀!
我喜欢旅游,喜欢到处走,到过佛教的名山峨眉山,这里最有名的树木当属桫椤树。
关于桫椤树有这样的典故,佛陀在拘尸那拉城的沙罗双树间涅盘。这种树的叶子是丛生的,叶长圆形,开花时期,花蕊缤纷而下,铺满地上。佛祖释迦牟尼晚年居住在王舍城。相传,他曾多次召集住在那里的僧人,向他们讲了有关保持僧团不衰的原则,要求他们"依法而不依他处",然后离开王舍城北行,开始了他最后的游化。他带领弟子们,经过那烂陀,波吒厘弗多罗,渡恒河,到达吠舍离,受到当时富裕的妓女庵婆波利(庵摩罗)的供奉。以后便来到吠舍离附近的贝鱼伐那村(竹林村)。时值雨季,释迦牟尼决定在那里安居,留阿难陀一人随从,其余弟子均分散到各处居住。在雨季中,他患了重病。雨季过后,又继续起程,向西北地区巡游讲说。到了南末罗国的波伐城(亦译"婆瓦村"),驻锡铁匠纯陀的芒果林中,并吃了他供献的食物。食后,释迦牟尼中毒腹写,病情转重。行至离拘尸那迦城(今印度联合联合邦迦夏城)附近的希拉尼耶伐底(或译阿利罗跋提,阿恃多伐底)河边的娑罗林,在两棵沙罗树之间,右胁而卧,半夜入灭。临终前,他告诫弟子要依法精进修行。又为求见的婆罗门须跋陀罗说法,使他成为最后一个弟子。终年80岁。而后,沙罗树成为佛教神圣而不可侵犯的象征,也代表着对人生的大彻大悟与一种超然的境界。
树里最特别的种类当属竹子,而关于竹子和名人还有相当密切的关系!
传说古代舜南巡时病死在路上,他的两个妃子知道了,非常难过,痛哭不已。泪水都打湿了湘水边的竹子,于是那里的竹子上都有泪滴似的斑纹,后人就把这种竹子叫做湘妃竹。
北宋画家文同,字与可。他画的竹子远近闻名,每天总有不少人登门求画。文同画竹的妙诀在哪里呢?原来,文同在自己家的房前屋后种上各种样的竹子,无论春夏秋冬,阴睛风雨,他经常去竹林观察竹子的生长变化情况,琢磨竹枝的长短粗细,叶子的形态、颜色,每当有新的感受就回到书房,铺纸研墨,把心中的印象画在纸上。目积月累,竹子在不同季节、不同天气、不同时辰的形象都深深地印在他的心中,只要凝神提笔,在画纸前一站,平日观察到的各种形态的竹子立刻浮现在眼前。所以每次画竹,他都显得非常从容自信,画出的竹子,无不逼真传神。
当人们夸奖他的画时,他总是谦虚地说:“我只是把心中琢磨成熟的竹子画下来罢了。”
有位青年想学画竹,得知诗人晁补之对文同的画很有研究,前往求教。晃补之写了一首诗送给他,其中有两句:“与可画竹,胸中有成竹。”这就是成语胸有成竹的来由!
从古到今,人们无不对树木寄予了美好的愿望!
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各级林业部门和全国人民一道,不断探索符合国情林情的发展道路,林业建设的内涵不断丰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积累了十分宝贵的经验,为继续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展示了美好的前景。森林是地球之肺,湿地是地球之肾,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的免疫系统,在维护地球生态平衡中起着决定性作用。联合国发布的《2000年全球生态环境展望》指出:人类对木材和耕地的需求,使全球森林减少了50%,难以支撑人类文明大厦。林业作为生态建设的主体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承担者,肩负着保护建设森林生态系统、保护恢复湿地生态系统、治理和改善荒漠生态系统及维护生物多样性、提供不可替代的战略资源、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职责。三十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在领导人民发展经济、建设现代化的进程中对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进行了不懈探索,逐步找到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文明发展道路。并且取得了非常瞩目的成绩!
我们相信在美好的明天,将有更多的企事业单位爱护自已的绿色家园,将有更多社区,积极配合上级领导的工作,做好林业的发展的配套设施建设,将有更多个人,自觉爱护祖国的林业发展,能够从思想上认识到林业发展在生态环境上起着如何重要与决定性的作用!
爱护树木吧,朋友,爱护我们身边的大自然,象爱护我们的生命一样吧!那么我们的未来的生活环境将是更加和谐而健康的美丽家园!
忘不了,小时候,每当秋季来临,老家屋后的几棵苹果树,虽然叶子渐稀,却又彰显果实累累。那果实的滋味,望一眼我就知道是怎样的酸甜。
忘不了,小时候,每当冬季来临,春节期间老家总要搭台唱戏,为了给这冬天的北方乡村增添生气,人们总要从远处运来松枝、柏枝装点戏台。在那银装素裹的世界里那神奇的一抹绿,曾给我无知而又好奇的幼小心灵留下许多问号。
随着生活领域的拓展,随着知识的丰富。我心中树的形象也不断完善,不断深化。
树这个庞大家族,历史悠久,分布地域广阔,种类繁多。虽属同宗却身形各异,高可参天低却只能掩地。有的叶大如扇,有的却叶细如针,有的能开出绚丽的花朵,有的能结出美味的果实。它们有千姿百态的躯干,它们有奇形多彩的枝叶。正是由于它们的存在才使这个世界更加五彩斑斓。
树以自己美丽的身躯美化了人类的生存空间,更可贵的是它以高尚的品格启迪和净化人类的思想和灵魂。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