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牛庄文选·自序》
随着抗日救亡一声炮响,1937年12月10日,大巴山南麓一间茅草房里,一个无知的小男孩呱呱坠地。父母都是勤劳朴实的普通农民,大舅舅却给我取了一个非常高贵、显赫和大气的名字。那意思很明显:不是君临天下,也要位及人臣。显然,在几千年高度集权的社会积习中,他们希望我长大成人后,也能够学成做官,安邦定国,光宗耀祖。可是,我这个“逆子”却愚不可及,很不争气,只知道啃书本,热衷于爬格子,而不愿做官,更不愿摧眉折腰,说违心的话,做黑心的事,写假、大、空的文章,不但一次次与官禄爵位无缘,而且,还累遭横祸!当然,我也为在一个儒教文化浓郁的国度里,自始自终保持自身人格的独立与尊严,守望心中那块圣洁而自由的绿地,做一个于国于民有益的人感到自豪,感到快乐,无怨无悔!
一九五六年春天的一个早上,初中快要毕业的我,读一篇课文时,读着,读着,眼前突地一亮,冥冥之中似乎有电光石火,神明暗示,一个巨大的发现震撼了我:文学是美丽的,神圣的,了不得的!虽然懵懵懂懂,昏昏糊糊,不懂文学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曹丕《典论》),更不了解文学创作为何物,它的美学基础和党性原则又是怎样,但她能说出人们想说而不能说的心里话,道出人们想道而道不出的种种人情事故和人生感悟,它的思想震撼力使我浑身颤栗,它的艺术感染力使我怦然心动,它的酸楚情感使我潸然泪下!因为,一个农民的儿子在县城读书,吃饭危机不时发生,与那个土改时才分得土地的农民,因无钱治病又不得不卖掉命根子的酸楚心情是同样无奈而苦涩的!从此,我便立志当作家,当诗人,与文学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
但是,我并不是天资早慧的年青人,我的求索之路也并非一帆风顺。高中时期,我们几个文学爱好者兴冲冲地去请教川大来的语文教师。他,矮矮的,梳着大背头,脸盘象一个凹陷的大柿饼,成天只醉心于谈恋爱和睡懒觉,不但没有一言半词的诱导,反而还把我们几个学生白白地奚落一顿!另一个当过伪县长的老师,背地里真诚地提醒我:“不要搞文学,危险!”事实证明,在那个荒诞而恐怖的年代,“文字狱”让不少作家、诗人和艺术家吃尽了苦头,甚至还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但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我“咬定青山不放松”,上下求索,“虽九死其犹未悔”,无人指点就自己去悟,去闯,去开拓!
在“拓万古之心胸,开一世之雄风”的大跃进年代,我心中始终翻卷着一团熊熊燃烧的烈火。刹那间,热血澎湃,思潮泉涌,便涂有三本民歌集。而且,1959年报考大学时,只报考中文系和新闻系。即使在三年困难时期,一顿吃三两米,喝酱油开水,病魔缠身,也象饥肠辘轳的狮子扑在猎物身上,一天要啃十个小时的中外名著!可是,极左的思潮,浮躁的学风,严重的体力、心力透支,害得我一身都是病!就是在这生命岌岌可危的严重关头,我对文学的爱好与追求并没有丝毫放松:草堂诗会有我的发言,《星星》诗刊有我的投稿;路灯下,寝室里有我孜孜以求的身影,狮子山的溪水边,橘林里,有我的苦苦思索和丽词锦句的诞生。学院三番五次命令我退学回家养病,迫于无奈,只好和400多名莘莘学子挥泪而去。其动因,暗中也有以退为进,到农村去生活,去体验,为文学追求做出牺牲的一份真情!
在与父老乡亲一起劳动,生活,养病的同时,不忘搜集红军的故事,后来写成儿童歌剧《风雪前哨》和纪实文学《我的伯父安东将军》(见《红岩春秋》06年第一期);搜集川北情歌170多首,可惜在“文革”中连同《述评》、书籍、影集和衣物一起,悉数被红卫兵“革”掉!还创作一批新诗,慕名寄给远在西昌地委挂职锻炼的诗人高瑛,他鼓励我好好学习,继续努力,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新天地!
1965年大学毕业时,我的职业理想也很明确:既不愿分在省委组织部准备将来做官,也不想分到中学去占领三尺讲台,而是多么渴望分到哪个宣传部门去搞写作!但是,在那个无视人才志趣爱好,不准冒尖,扼杀个性和特长的年代,不是你想干什么就能干什么,美好的文学追求反被视作“个人主义”,带队的好友在列车与钢轨的猛烈撞击声中,怒目相向,大声呵斥,狠狠地刮了我一通!一个普通农民的儿子,没有任何根基,没有任何背景,别无选择,只好一切服从组织安排,老老实实当一颗铆在哪里就在哪里发光,直到朽烂的“螺丝钉”!
初出茅庐,初试锋芒,活力四射,成绩不菲。不到一年,我便成为巴县师范唯一戴大红花的“模范教师”!可惜,又碰上十年风雨,十年动乱:时而,被惊涛骇浪卷入漩涡中心,沉入深深的海底;时而,又被龙卷风高高举起,重重地扔到万里之外的亘古炼狱!但不管怎样,我始终抱定一个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十年动乱,我不乱动。在那枪林弹雨,血雨腥风的围剿中,我想坚持复课闹革命也不行,不得不一次次“胜利大逃亡”。可是,在那场史无前例的特大浩劫中,青春的活力被利用,圣洁的情感被亵渎,苦闷,彷徨,困惑,愤怒,终于觉醒:原来,是一场万劫不复的噩梦!然后,又是十年教学,十年改革,十年探索。这期间,我发明了《中学语文六步教学法》、《教学生批改作文法》和《让学生写日记练笔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师生互动,当堂消化,“三类苗”,只一年,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就普遍扎实,牢靠,成绩名列全年级前茅,其中的佼佼者还能够在省市报刊上发表文章,拉开了素质教育挑战应试教育的序幕。但是,素质教育动摇了应试教育的功利目的和至尊地位,触怒了旧体制下一些师生、家长和权贵敏感的神经,其势汹汹,成败颠倒,甚至校长上门愤愤问责,一下子使我心理失衡!加之人才的志趣、爱好不可泯灭,1987年底,我不得不再次选择逃离,应聘到市里当记者、做编辑,让自己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时,虽然狂热的政治抒情早已被朦胧暧昧的诗风取代,但十年忧愤还是酿成了一次小小的“井喷”并被迫转向新闻、纪实文学和“触电”的写作。1984年,首先在新闻上突破,三年多就有几十篇人物通讯问世,我也因此在县域小有名气。同时,偿还此生夙愿的欲望就更加强烈。
我本无意做官,甘心情愿当一名有良心的人文知识分子。可是,我的一切艰辛与创造,均被“不愿部下成名”、“我这里不养作家,只要万金油干部”,担心“你出了名我怎么办”的贪官恶吏一一妒杀。同时,我也怀疑自己是否入错了行,不是搞文学的料,但又牛劲十足,相信总有一天,若即若离,性情乖张的维纳斯女神会乖乖地拜倒在我的脚下!因此,20多年来,我率先创办了国家计生委党组决定准备作为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会刊、当时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领域唯一一份综合性文艺杂志——《人口文艺》,创作过多家电影厂、电视台争拍的儿童电视剧《鸽哨声声》和大型政论片《大家族的沉思》,组织过参加全国计生文艺调演节目的拍摄,主编过市内外瞩目的《三峡人口报。虁门副刊》并笔耕不缀。结果,我虽然没能成为令人仰慕的诗人、作家,却意外地走进了如梦如幻,光怪陆离的影视艺术殿堂!但均因误入现行体制的内耗黑洞,东方式的嫉妒陷阱,而鄙人又极其迂直,不知钱权交易为何物,还横眉冷对,“桀敖不驯”,不为“五斗米”折腰,在本职工作岗位上苦干硬干三十多年,先后评了两个高级职称,均被贪官恶吏处心积虑,一一掏空,还几乎将我迫害致死,我不得不第三次掩埋好“凭良心办事,靠本事吃饭”的愚蠢,强压心中永恒的伤痛,逃亡到官儿们利箭射不到的地方,参与社会重组:要么,“触电”而亡;要么,在追求中涅盘永生!因此,参与电视台同仁办过《重庆与世界》栏目,在成渝两地做过“独立制片人”,操作过自己创办的影视公司,虽然受到资金毒药的窒息,社会贪欲的拿捏,文坛大盗的掳掠,但在惨淡的人生经营中,毕竟还是有了上百万字的新闻、文学、影视评论和一批影视作品问世!
也许,由于我的命运太坎坷,情感太压抑,性格太直拗,我不得不睁着盘子大的两只眼睛,连做梦也不忘审视人生,审视社会,审视未来。我以为,我们的文学艺术不应该只是一种赤裸裸的教化工具,也不是富家小姐怀里的宠物猫,宠物狗,更不是穷人与生计苦苦抗争的迷魂汤,一定要肩负起自己伟大的历史使命与社会责任!我们的文学艺术决不应该忽视娱乐元素,但也不应该为娱乐而娱乐,更不应该媚俗,低俗,胡悠,恶搞,应该寓教于乐,关注国计民生,重建民族精神,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我们茶余饭后不能没有郭优、周兴驰、网文和超女,但更不能没有屈原、李白、杜甫和曹雪芹!否则,我们的文学将不成其为文学,我们的艺术也将不成其为艺术,最多不过是“用身体写作”的本能发泄,或者是自爆私情的自我炒作,或者是利益集团挑逗下的大众狂欢而已!我明白,这些主张很不合时宜,但愿它是若干年后价值连城的“出土文物!”现在,趁桑楡未晚,正野心勃勃,联合同道,力求尽快建成人生更大的发射平台、建成中国西部影都,力争在有生之年推出几部视觉冲击力强,精神震撼力大,艺术感染力隽永,叫好又叫坐的影视精品!
人生如梦,犹如探险。我也常常进行反思:如果鸿蒙之初就有高人指点,引导,如果有一个让人全面发展的社会环境,如果我的性格不那么直拗,如果一生不走那么多的弯路,那么,我这一辈子又将是怎样一番风景呢?
回眸人生,恍惚间,不知老之将至,已届古稀之年,不得不对这本色人生,求索之路来一次盘点,以利生命的增值和事业的发展。于是,就从近百万字的心血之作中,将已经发表过或者虽未变成铅字,但有不可替代的原创性和独特性,选编出来结集出版。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大文豪鲁迅的这两句诗就是我的人生坐标和道德底线。我又属牛,一条又蠢又笨又丑的火牛。因此,我把大巴山南麓竹木掩映的出生地就叫做“子牛庄”。我小时在街沿上搭起读书的那间小屋就叫做“子牛庄书屋”。我的文选自然就取名《子牛庄文选》。《文选》分诗歌、散文集、纪实文学集、影视解说、评论集、影视剧集、影视策划、书信集,计五集,约50万字。别无他意,一是要对我自己毕生的求索有一个象样的交代,二是要对我生活过的社会有一点小小的回报,三则是要对友好与不友好的质询,有一个实实在在的回应!
在《文选》出版之际,我首先要感谢我的父母、妻子和儿女,要感谢这个风云变幻的时代,感谢一切帮助过我和反对过我的人们!因为,没有他们的促进和激励,就没有我的作为。当然,还要感谢给我拙作作序的文艺评论家、编辑、校对和印刷的朋友们!但愿这本书能够给读者带来一丝温馨,一缕阳光,一点希望!
随着抗日救亡一声炮响,1937年12月10日,大巴山南麓一间茅草房里,一个无知的小男孩呱呱坠地。父母都是勤劳朴实的普通农民,大舅舅却给我取了一个非常高贵、显赫和大气的名字。那意思很明显:不是君临天下,也要位及人臣。显然,在几千年高度集权的社会积习中,他们希望我长大成人后,也能够学成做官,安邦定国,光宗耀祖。可是,我这个“逆子”却愚不可及,很不争气,只知道啃书本,热衷于爬格子,而不愿做官,更不愿摧眉折腰,说违心的话,做黑心的事,写假、大、空的文章,不但一次次与官禄爵位无缘,而且,还累遭横祸!当然,我也为在一个儒教文化浓郁的国度里,自始自终保持自身人格的独立与尊严,守望心中那块圣洁而自由的绿地,做一个于国于民有益的人感到自豪,感到快乐,无怨无悔!
一九五六年春天的一个早上,初中快要毕业的我,读一篇课文时,读着,读着,眼前突地一亮,冥冥之中似乎有电光石火,神明暗示,一个巨大的发现震撼了我:文学是美丽的,神圣的,了不得的!虽然懵懵懂懂,昏昏糊糊,不懂文学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曹丕《典论》),更不了解文学创作为何物,它的美学基础和党性原则又是怎样,但她能说出人们想说而不能说的心里话,道出人们想道而道不出的种种人情事故和人生感悟,它的思想震撼力使我浑身颤栗,它的艺术感染力使我怦然心动,它的酸楚情感使我潸然泪下!因为,一个农民的儿子在县城读书,吃饭危机不时发生,与那个土改时才分得土地的农民,因无钱治病又不得不卖掉命根子的酸楚心情是同样无奈而苦涩的!从此,我便立志当作家,当诗人,与文学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
但是,我并不是天资早慧的年青人,我的求索之路也并非一帆风顺。高中时期,我们几个文学爱好者兴冲冲地去请教川大来的语文教师。他,矮矮的,梳着大背头,脸盘象一个凹陷的大柿饼,成天只醉心于谈恋爱和睡懒觉,不但没有一言半词的诱导,反而还把我们几个学生白白地奚落一顿!另一个当过伪县长的老师,背地里真诚地提醒我:“不要搞文学,危险!”事实证明,在那个荒诞而恐怖的年代,“文字狱”让不少作家、诗人和艺术家吃尽了苦头,甚至还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但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我“咬定青山不放松”,上下求索,“虽九死其犹未悔”,无人指点就自己去悟,去闯,去开拓!
在“拓万古之心胸,开一世之雄风”的大跃进年代,我心中始终翻卷着一团熊熊燃烧的烈火。刹那间,热血澎湃,思潮泉涌,便涂有三本民歌集。而且,1959年报考大学时,只报考中文系和新闻系。即使在三年困难时期,一顿吃三两米,喝酱油开水,病魔缠身,也象饥肠辘轳的狮子扑在猎物身上,一天要啃十个小时的中外名著!可是,极左的思潮,浮躁的学风,严重的体力、心力透支,害得我一身都是病!就是在这生命岌岌可危的严重关头,我对文学的爱好与追求并没有丝毫放松:草堂诗会有我的发言,《星星》诗刊有我的投稿;路灯下,寝室里有我孜孜以求的身影,狮子山的溪水边,橘林里,有我的苦苦思索和丽词锦句的诞生。学院三番五次命令我退学回家养病,迫于无奈,只好和400多名莘莘学子挥泪而去。其动因,暗中也有以退为进,到农村去生活,去体验,为文学追求做出牺牲的一份真情!
在与父老乡亲一起劳动,生活,养病的同时,不忘搜集红军的故事,后来写成儿童歌剧《风雪前哨》和纪实文学《我的伯父安东将军》(见《红岩春秋》06年第一期);搜集川北情歌170多首,可惜在“文革”中连同《述评》、书籍、影集和衣物一起,悉数被红卫兵“革”掉!还创作一批新诗,慕名寄给远在西昌地委挂职锻炼的诗人高瑛,他鼓励我好好学习,继续努力,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新天地!
1965年大学毕业时,我的职业理想也很明确:既不愿分在省委组织部准备将来做官,也不想分到中学去占领三尺讲台,而是多么渴望分到哪个宣传部门去搞写作!但是,在那个无视人才志趣爱好,不准冒尖,扼杀个性和特长的年代,不是你想干什么就能干什么,美好的文学追求反被视作“个人主义”,带队的好友在列车与钢轨的猛烈撞击声中,怒目相向,大声呵斥,狠狠地刮了我一通!一个普通农民的儿子,没有任何根基,没有任何背景,别无选择,只好一切服从组织安排,老老实实当一颗铆在哪里就在哪里发光,直到朽烂的“螺丝钉”!
初出茅庐,初试锋芒,活力四射,成绩不菲。不到一年,我便成为巴县师范唯一戴大红花的“模范教师”!可惜,又碰上十年风雨,十年动乱:时而,被惊涛骇浪卷入漩涡中心,沉入深深的海底;时而,又被龙卷风高高举起,重重地扔到万里之外的亘古炼狱!但不管怎样,我始终抱定一个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十年动乱,我不乱动。在那枪林弹雨,血雨腥风的围剿中,我想坚持复课闹革命也不行,不得不一次次“胜利大逃亡”。可是,在那场史无前例的特大浩劫中,青春的活力被利用,圣洁的情感被亵渎,苦闷,彷徨,困惑,愤怒,终于觉醒:原来,是一场万劫不复的噩梦!然后,又是十年教学,十年改革,十年探索。这期间,我发明了《中学语文六步教学法》、《教学生批改作文法》和《让学生写日记练笔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师生互动,当堂消化,“三类苗”,只一年,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就普遍扎实,牢靠,成绩名列全年级前茅,其中的佼佼者还能够在省市报刊上发表文章,拉开了素质教育挑战应试教育的序幕。但是,素质教育动摇了应试教育的功利目的和至尊地位,触怒了旧体制下一些师生、家长和权贵敏感的神经,其势汹汹,成败颠倒,甚至校长上门愤愤问责,一下子使我心理失衡!加之人才的志趣、爱好不可泯灭,1987年底,我不得不再次选择逃离,应聘到市里当记者、做编辑,让自己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时,虽然狂热的政治抒情早已被朦胧暧昧的诗风取代,但十年忧愤还是酿成了一次小小的“井喷”并被迫转向新闻、纪实文学和“触电”的写作。1984年,首先在新闻上突破,三年多就有几十篇人物通讯问世,我也因此在县域小有名气。同时,偿还此生夙愿的欲望就更加强烈。
我本无意做官,甘心情愿当一名有良心的人文知识分子。可是,我的一切艰辛与创造,均被“不愿部下成名”、“我这里不养作家,只要万金油干部”,担心“你出了名我怎么办”的贪官恶吏一一妒杀。同时,我也怀疑自己是否入错了行,不是搞文学的料,但又牛劲十足,相信总有一天,若即若离,性情乖张的维纳斯女神会乖乖地拜倒在我的脚下!因此,20多年来,我率先创办了国家计生委党组决定准备作为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会刊、当时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领域唯一一份综合性文艺杂志——《人口文艺》,创作过多家电影厂、电视台争拍的儿童电视剧《鸽哨声声》和大型政论片《大家族的沉思》,组织过参加全国计生文艺调演节目的拍摄,主编过市内外瞩目的《三峡人口报。虁门副刊》并笔耕不缀。结果,我虽然没能成为令人仰慕的诗人、作家,却意外地走进了如梦如幻,光怪陆离的影视艺术殿堂!但均因误入现行体制的内耗黑洞,东方式的嫉妒陷阱,而鄙人又极其迂直,不知钱权交易为何物,还横眉冷对,“桀敖不驯”,不为“五斗米”折腰,在本职工作岗位上苦干硬干三十多年,先后评了两个高级职称,均被贪官恶吏处心积虑,一一掏空,还几乎将我迫害致死,我不得不第三次掩埋好“凭良心办事,靠本事吃饭”的愚蠢,强压心中永恒的伤痛,逃亡到官儿们利箭射不到的地方,参与社会重组:要么,“触电”而亡;要么,在追求中涅盘永生!因此,参与电视台同仁办过《重庆与世界》栏目,在成渝两地做过“独立制片人”,操作过自己创办的影视公司,虽然受到资金毒药的窒息,社会贪欲的拿捏,文坛大盗的掳掠,但在惨淡的人生经营中,毕竟还是有了上百万字的新闻、文学、影视评论和一批影视作品问世!
也许,由于我的命运太坎坷,情感太压抑,性格太直拗,我不得不睁着盘子大的两只眼睛,连做梦也不忘审视人生,审视社会,审视未来。我以为,我们的文学艺术不应该只是一种赤裸裸的教化工具,也不是富家小姐怀里的宠物猫,宠物狗,更不是穷人与生计苦苦抗争的迷魂汤,一定要肩负起自己伟大的历史使命与社会责任!我们的文学艺术决不应该忽视娱乐元素,但也不应该为娱乐而娱乐,更不应该媚俗,低俗,胡悠,恶搞,应该寓教于乐,关注国计民生,重建民族精神,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我们茶余饭后不能没有郭优、周兴驰、网文和超女,但更不能没有屈原、李白、杜甫和曹雪芹!否则,我们的文学将不成其为文学,我们的艺术也将不成其为艺术,最多不过是“用身体写作”的本能发泄,或者是自爆私情的自我炒作,或者是利益集团挑逗下的大众狂欢而已!我明白,这些主张很不合时宜,但愿它是若干年后价值连城的“出土文物!”现在,趁桑楡未晚,正野心勃勃,联合同道,力求尽快建成人生更大的发射平台、建成中国西部影都,力争在有生之年推出几部视觉冲击力强,精神震撼力大,艺术感染力隽永,叫好又叫坐的影视精品!
人生如梦,犹如探险。我也常常进行反思:如果鸿蒙之初就有高人指点,引导,如果有一个让人全面发展的社会环境,如果我的性格不那么直拗,如果一生不走那么多的弯路,那么,我这一辈子又将是怎样一番风景呢?
回眸人生,恍惚间,不知老之将至,已届古稀之年,不得不对这本色人生,求索之路来一次盘点,以利生命的增值和事业的发展。于是,就从近百万字的心血之作中,将已经发表过或者虽未变成铅字,但有不可替代的原创性和独特性,选编出来结集出版。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大文豪鲁迅的这两句诗就是我的人生坐标和道德底线。我又属牛,一条又蠢又笨又丑的火牛。因此,我把大巴山南麓竹木掩映的出生地就叫做“子牛庄”。我小时在街沿上搭起读书的那间小屋就叫做“子牛庄书屋”。我的文选自然就取名《子牛庄文选》。《文选》分诗歌、散文集、纪实文学集、影视解说、评论集、影视剧集、影视策划、书信集,计五集,约50万字。别无他意,一是要对我自己毕生的求索有一个象样的交代,二是要对我生活过的社会有一点小小的回报,三则是要对友好与不友好的质询,有一个实实在在的回应!
在《文选》出版之际,我首先要感谢我的父母、妻子和儿女,要感谢这个风云变幻的时代,感谢一切帮助过我和反对过我的人们!因为,没有他们的促进和激励,就没有我的作为。当然,还要感谢给我拙作作序的文艺评论家、编辑、校对和印刷的朋友们!但愿这本书能够给读者带来一丝温馨,一缕阳光,一点希望!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