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海天散文 似水年华 心灵感悟 天涯旅人 睹物思人 文化苦旅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沙圪垱

时间:2008/12/12 作者: 寒雪树 热度: 87207
  黄河曾经的流淌,造就了家乡特有的地形地貌。黄沙四季飞扬,也不可能绝对地对大地肆虐,碰遇上了障碍物,就会屯积在一起,成堆、成岗。岁月也在流淌,黄沙随着岁月,孕育的沙堆越来越多;有些地方,沙堆连沙堆,沙岗连沙岗,相连几里甚至十几里,形成一道道骆驼背状的沙丘。家乡人祖祖辈辈生存于沙堆、沙岗之间,习惯了,又免不了对它们产生出情感来,不知从何时起对不少标志型沙堆、沙岗、沙丘,或以大小,或以方位,或以貌状,或以人家姓氏,冠上了名称,如我们村西部的大圪垱、黑格子圪垱、苏庄圪垱、纪安家圪垱等等。“沙圪垱”,是词典里查不到的土词。但字典里却有“圪”和“垱”的解释:圪,为小土丘;垱,为小土堤。看来,家乡人心目中的“沙圪垱”还是有文字依据的,更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又是对身处特型地貌的真实印记。
  
  “沙圪垱”,水分极少,表面层往下五六十公分几乎没有水分,种庄稼难以有收成。但家乡人没有因为脚下土地的宽广而放弃“沙圪垱”,把枣树、杏树、槐树等耐干旱、树龄长的树种栽植于上面,虽然成活率低,但由于一代接一代的坚韧不拔,有不少“沙圪垱”变成了小树林。生长在“沙圪垱”上的树,根要扎很深很深甚至树干要全部扎入土中才能吸收到大地的养分,但树仍能枝繁叶茂,花朵艳丽,果实累累。夏秋季节,“沙圪垱”上绿树成荫;较为平坦地带上的庄稼或亭亭玉立,或似铺开的厚厚地毯,顺势排列,自然错落,组成画家也难以描摹的美丽生态画卷。冬季里,“沙圪垱”上的树木虽然脱去了绿装,但却英姿挺拔,还在不知疲倦地阻挡着风寒雪霜,固守着大地。春天里,“沙圪垱”又早早泛绿吐花,用自己的生机唤醒沉睡的大地。
  
  家乡,覆盖大地36%之多的树木,成为“天然氧吧”;家乡,被国家命名为“平原绿化高级达标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县”,被人们誉为平原绿色明珠,“沙圪垱”功不可没。尽管家乡人习惯了“农林间作”、“村边栽树”、“沙地造林”、“通道绿化”,但没有“沙圪垱”上生长的一片片树林,家乡的林木面积是不可能如此之大的。因此,在我的眼里,家乡巨幅生态画卷很大程度是由“沙圪垱”托起的。
  
  “沙圪垱”,是家乡差的水土环境造成的,是风行沙走的“雕塑”。家乡人又再也离不开“沙圪垱”。“沙圪垱”与“沙圪垱”之间便是一方良田,沙土流失的产物又在捍护着水土,这也算是大自然的“杰作”。“沙圪垱”又成了孩提年代时的“金疙瘩”,割草打柴,放牛放羊,最愿意去的地方就是“沙圪垱”。干活腻了,就穿梭于“沙圪垱”之间捉迷藏;饥了渴了,就跑到“沙圪垱”上果树林里摘果子。夏天,来到“沙圪垱”的背面借凉气;冬天,躺在“沙圪垱”的阳面晒太阳。几十个沙堆连在一起足有四五平方公里的“苏庄圪垱”,曾是我们全村人的救命之地:1963年洪水吞没整个村庄,全村人跑到“苏庄圪垱”上,栖身于那里,靠岗吃岗,才幸免于一大灾难。在我的印象里,“沙圪垱”就是家乡,家乡就是“沙圪垱”,我是带着对“沙圪垱”的几分眷恋走出家门的。
  
  终有一天,我又走回了家乡,怀念多年的“沙圪垱”已经少了点儿原有的模样。不少“沙圪垱”已不复存在,充当了一所所宅院的垫基,或被推平种上了庄稼,或被栽上十来年便可成材的速生杨树,早已看不见已有百年树龄的枣树、槐树。我真担心,少了“沙圪垱”,眼前的美丽画面会不会长久?久久的生态文化算不算传失?“沙圪垱”相对于规模化的工厂、林立的高楼可能不算起眼,好像与现代化的生活气息不可同日而语,但我心目中却多了一分对它们的忆念,虽然“沙圪垱”越来越少,虽然有些“沙圪垱”如今还光秃秃的。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