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年轻人大都不知道粮票为何物了。粮票、布票等,那是我国计划经济时期的特殊产物。吃商品粮、领取粮票,不仅是生计问题,更重要的是一种身份的象征。那时,光有钱还不行,吃饭就餐、买食品等,还得拿粮票。所以粮票又称第二“货币”。我清楚地记得,小时候在餐馆里喝一碗面条是二两粮票一角钱,吃一个馒头二两粮票五分钱,少了那一样都不行。
回忆粮票盛行的年代,有些事情我永远也忘不了。
七十年代初,我在村小学当民办教师。民办教师不是像公办教师那样吃国库粮、领工资,而是挣工分,再拿6元钱的国家补贴。有时到县乡开会、学习就得拿粮食到乡粮管所兑换粮票。粮票很紧张,还得托关系开后门。记得一次和一同事去县城办事,因没带粮票竟挨了饿。1984年,经考试我以优异的成绩转为公办教师,终于吃上了商品粮,可以理直气壮地拿着粮本到乡粮管所买面或取粮票了。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繁荣,日子一天天好起来,粮票就不象原来那么紧张了,有时买副食品即使不拿粮票也能买到,但在一些国营招待所、饭店吃饭就餐粮票还是不可少的。1989年,我调县委宣传部工作,一次到河南日报社送新闻稿,住在报社招待所,吃饭时发现忘带粮票了,恰巧招待所的会计是老乡,给了十斤粮票解了燃眉之急,至今想起来还非常感激。直到1993年,国家放开了粮食价格,粮票才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如今粮票以成为一段历史,成为一些收藏者竟相收藏的珍物。看看我们国家这30年翻天覆地的变化,再看看当年的粮票,就知道什么叫历史的变迁了。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