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海天散文 似水年华 心灵感悟 天涯旅人 睹物思人 文化苦旅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女性的细腻之美——孔庆丽摄影作品《醉秋》小评

时间:2008/10/16 作者: 邓三君 热度: 339489

 这是一帧极为精致的摄影作品。当我打开邮箱,看到这帧图片的时候,我的情绪,被一个女性的细腻眼光和细腻手法以及她那别致细腻的表现形式所感染了。
  
  首先,女性的细腻表现在其对事物的认真态度上。我们知道,要干好一桩事儿,没有认真的态度是无法完成的,更何况是完成一件艺术作品呢?
  
  初见《醉秋》,我很以为是暗室的制作效果。与作者通话后,才知道那是作者辛勤的经心之作,手法只是后期的辅助手段而已。今年“十一”国庆期间,我到北京南京走了一圈,为了便于观光,北京到江苏一线,改乘火车。不知是上帝的安排,还是我的福分,居然在一个原野看到了与《醉秋》相似的景致。两只黄雀,在一丛巴茅的顶端,迎风飞舞。巴茅随风摇曳,雀儿亦迎风舞动。那一张一弛的劲儿,真令人如痴如醉。我就想,在这样的野外,何时才有风停茅止鸟静的时候呢?我们的摄影师,何时才能抓拍到鸟儿小憩的样子呢?这时,我不得不对我们的摄影师认真的态度肃然起敬。我想,没有认真的态度,怎能如此长时间的守侯与期待?
  
  再是,女性的细腻表现在其对事物的敏感程度上。有经验的艺术工作者都知道,同样题材的绘画艺术效果只有一次。我看,此理同样适用于摄影艺术。敏感的艺术触觉,是成就一件艺术品的关键。而《醉秋》这件作品,让我斗胆地敢说:女性的艺术触觉更为敏感。
  
  在《醉秋》中,那鸟儿的回眸,恰与镜头对视,形成人与鸟类、自然强烈的对应关系。人(摄影者)作为这三角关系的另一方,虽然没有在画面上显现,可那“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却荡漾其间。我似乎觉得摄影者,具有高超的写作天赋,不必只言片语,却将“意”表达得酣畅淋漓。整幅画面,作为辅助背景的巴茅,也恰倒好处地分为两丛,小鸟停歇两丛巴茅的中间,在构图上,不偏不倚,形成黄金空间。
  
  当然,摄影作品不同于绘画,构图、空间构成、物象态势可以凭画师随意构思,而摄影作品,就完全要靠摄影师的敏感程度与机警去把握。敏感机警就会找到最佳的角度、空间分割和画面效果。《醉秋》正是这三者最佳效果的统一结果。
  
  三是女性的细腻表现在对画面处理的技术上。艺术,必定是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的产物。没有高于自然的艺术几乎不存在,或者说艺术含量不高。我以为,无论是文学作品,还是其他作品,此理同在。
  
  《醉秋》高于自然的手法就在于,作者在画面的背景上进行了突出处理。将背景完全幻化成“黑”,与巴茅和鸟儿的“白”形成顶级反差,凸显主体,具有极其强烈的渲染效果。再是,在细部的处理上,大有女性“美妆”的魅力。那细润如肤的羽毛,那透亮如丝的茅芒,无不细说着一位女性温馨、美丽而脱俗的情怀。
  
  2008年10月16日晚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246938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