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海天散文 似水年华 心灵感悟 天涯旅人 睹物思人 文化苦旅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一句话的重量

时间:2008/7/10 作者: 江石 热度: 84193
  在辞别羊年喜迎猴年的除夕之夜,吃罢年夜饭,我和妻子坐在红红的炉火旁,津津有味地品尝另一道大餐——春节联欢晚会。其间不时接到手机短信,有朋友的,有远方的亲人的,有同事的,大多是祝福的话,过年的话。其中一则只有一句话,我在捧读中不由地站起身来,真切地感到了它的重量,以致拿着手机的手都有些颤抖了。妻子见状,问:“谁发来的?”我说:“郭书记。”她“噢”了一声,表示了充分的理解。
  
  这之后,我呆呆地坐在电视机前,脑海中反复叠现出那句话:“感谢你的关心和支持。”落款是“郭纲正”。须知,那不是在大会上说的“官话”,而是一个老人、一个德高望众的老领导向他的下属说的没有任何作派的心里话。我反复自问:我有什么值得他这样器重的呢?我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份内事罢了,他却始终记在心里,这不能不使我深受感动,不能不使我由衷的敬佩!
  
  如果说一个人的有效工作时间是四十年,那么,我与郭纲正同志在一起共事的时间就占了一半,这于我,是非常值得庆幸的。因为他不仅是领导,更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师长。
  
  1982年,我在他的推荐下,从车间调到了厂党委办公室。报到那天,时任党办副主任的郭纲正同志对我说:“小江,欢迎你来党办工作。”顿了顿,他又语重心长地说:“要当好一个秘书,一要勤奋学习,二要严守纪律,三要勤于动脑,四要热情服务。”他特别强调:“服务是全方位的。高层次的服务不只是为领导跑跑颠颠,而是为领导分忧,为领导决策提供可靠的资料和信息,也就是智力服务。”这些话是朴实无华的,没有深奥的道理,但却使我终身受益。
  
  如果说我能成为一名比较合格的秘书,郭纲正同志所花费的心血和汗水我是永远不会忘记的。
  
  记得1983年初的一天,沈祥琪厂长从省里开会回来,他向郭纲正同志交待,要召开干部大会传达省会议精神。郭纲正同志把起草传达提纲的任务交给了我。我因到党办时间不长,过去从未起草过如此大的文稿,感到压力很大。他看我十分畏怯的样子,和霭地对我说:“没事,你就大胆搞,谁都是从不会到会的。两天后把文稿交给我。”接受任务后,我苦战了两天,洋洋洒洒写了三十多页。当我怯怯的把苦心经营的厚厚一沓稿子交给他时,他浓眉一展,爽朗地笑了:“很不错嘛!”之后,他一个人在办公室埋头修改报告提纲,整整花了半天时间。当他交给我拿去打印时,我真的傻眼了,三十多页的文稿被他划去了大半,只剩下十来页,而这十来页还勾勾画画,已面目全非了,同时另附十多页增加的内容。他看我心情沉重的样子,开导我说:“第一次能写成这样,已经不错了。慢慢来,写多了,就成熟了。”但我看着这份文稿,心情是沉重的,直想掉泪。我开始怀疑我能不能胜任秘书这个工作了,同时心里也暗自抱怨他:明知我还未上路,就叫我承担这样重要的起草工作,不是成心要出我的洋相么?后来终于想通了:这就是郭纲正,一个虚怀若谷的人,一个为了工作不怕别人误解的人,一个闪耀着人格魅力光芒的人。
  
  后来,我对这份文稿反复琢磨,他删了哪些,增加了哪些内容,为什么要这样改?我认为这样的学习是很有必要的,它使我很快掌握了起草报告类文稿的基本“套路”,同时弄明白了他的思路,不!确切地说是报告人的思路。他能准确地把握报告人的思路,凭借的是一个优秀文字工作者很高的综合素质。这种素质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后天艰苦的学习和锤炼才得来的。这一幕,二十多年过去了,仍然深深地刻在我的脑海里。
  
  郭纲正同志在“带人”上总有一些过人之处。八十年代初,由于当时厂领导班子成员中文化高的不多,几乎是逢会必写讲话稿,因而党办的文字工作特别多,往往是头天交待任务,第二天就要拿出来。为了赶稿,经常要加班加点。在时间紧任务急的情况下,郭纲正同志想出了一个好主意,他将办公室的几位秘书召集起来,先由他起草好文稿提纲,然后由他口授,我们几位秘书轮番执笔,记录下来后,再由他修改润色。现在看来,这种方法虽然有值得商榷之处,但我始终认为这在“带人”上是一个创举,我自己就获益非浅。
  
  郭纲正同志是一个情感世界十分丰富的人,凡是在他的成长过程中帮助过他的人,甚至只是表示过好感的人,他都念念不忘。他的感激是真诚的,也是大气的,并不因自己的得失评判人,也不因别人的好恶转移了他的视线,这充分体现了他的高风亮节。他饱含激情写的《东山圆月》,打动了很多人的心。写进这篇散文中的人,并不都是他十分熟识的,有的只是听人介绍后,他作了一番调查研究后写进去的,目的是为了再现老一代建设者艰苦创业的精神,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而不仅仅是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他对在他身边工作过的人更是倾注了炽烈的感情,原在党办工作过的余璧英同志因病逝世后,他几天茶饭不思,待到写出了《笔影永在》这篇纪念性散文后,他紧锁的双眉才渐渐舒展开来。离休老干裘来彪同志辞世后,他就一直想写一篇文章怀念这位老同志,起因是裘老生病住院期间,他多次到医院去看望后,裘老很感动,待身体稍有好转时,亲自将自己苦心收集的治疗高血压病的药方送到郭纲正同志家中(裘来彪同志知道他患有高血压病)。这事对郭纲正同志的心灵震动很大,他常常感叹:我们这些当干部的,只不过做了一点应该做的事,老同志们就感激不尽,真是有愧啊。我们的干部啊,任何时候心里都一定要装有群众啊。
  
  人在旅途,一定有许多同行者,但能使你始终感念不已的不会太多,郭纲正同志正是那种不太多的人。他向我展示的是一种高度,一种风范。“他给我的感悟最深,让我常常在思想上,行为上,道德观念的承启上,人伦理念的修养上,人际交往的手段上……暗暗地以他为楷模和榜样”。
  
  而今他早已离开工作岗位了,我的心里总是怅怅的。我只能感叹人生的易逝,岁月的匆迫。“感谢你的关心和支持”,这应该是我要说的话。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