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商时代,求测者用龟甲或兽骨在火上烧烤,以烤出的裂纹来判断人事的吉凶,并把占卜的时间、内容和结果刻记在龟甲或兽骨上,后人称之为卜辞,文字史上又称它们为甲骨文。显然这与八卦没有太大的关系。如果用八卦来判断吉凶,首先要起卦。起卦是个复杂烦琐的过程,其中还包含计算。古人起卦用的是蓍草,据说这种草很有灵性,求筮者拿出五十根蓍草,先抽去一根不用,再把四十九根蓍草随意分为两堆,又把其中任意一堆中抽去一根不用。这样,两堆蓍草的总数就是四十八,然后,分别将两堆蓍草的根数除以四,如果一堆的数字被四除尽了,就把四作为它的余数,而另一堆的余数也必然是四;如果一堆的余数是一或二或三,另一堆的余数必然是三或二或一。就是说,两堆的余数相加必是八或四。两堆蓍草总数四十八减去余数八或四,得数是两种可能:四十或四十四。第二步,将四十或四十四根蓍草再任意分两组,分别用它们的数字除以四,得到的余数总和仍然是八或四,以四十或四十四再减余数总和八或四,得数是三种可能:四十、三十六或三十二。第三步,把四十或三十六或三十二根的蓍草再任意分两组,分别除以四,余数和还是八或四,以四十或三十六或三十二减八或四,得数是四种可能:三十六、三十二、二十八、二十四。至此,三变完毕。那么,怎样确定一爻的爻象呢?我们再把前面得到的数字(或三十六、或三十二、或二十八、或二十四)除以四,则可以得到或九、或八、或七、或六。其中九和七为奇数,属阳性,九为老阳,七为少阳;八和六为偶数,属阴性,六为老阴,八为少阴。六和九,阴阳既老,它们就会变,有变就有动,所以它们又叫动爻;八和七,阴阳为少,为不动之爻,又叫静爻。
请看这些数字所对应的爻象符号:
七,少阳,符号为“-”(静爻)
八,少阴,符号为“--”(静爻)
九,老阳,符号为“○”(动爻)
六,老阴,符号为“×”(动爻)
八八六十四卦,每一卦由六爻组成,最下面的一爻叫初爻,自下而上,依次为二爻、三爻、四爻、五爻、上爻。刚才的“揲蓍成卦法”费了半天事,才得到一个初爻,要完整起得一卦,还要多次重复以上的方法得到二、三、四、五爻和上爻。六爻都齐了,才知道这个卦叫什么名字,然后根据卦名去查卦辞、爻辞来判断吉凶,一般来说,有动爻的以动爻爻辞为主,没有动爻的以卦辞为主,有多个动爻的,就要综合考虑了。
有的朋友要说,我有急事要问,等你起完这一卦,事情可能已经发生或者过去了,岂不是白劳神了?是的,我完全赞同。可是我们的祖先求测就这么执着,更不知道费了半天事是否能测得准确,因此,他们每次求测都做记录,每次结果都要和前次作比较,经过这样无数次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他们把有价值的记录内容保存下来,这就是《易经》卦辞和爻辞形成的过程。祖先这种执着的追求,大概是他们相信“心诚则灵”的原因吧。
用龟甲或兽骨占卜是商朝盛行的风气,到了周朝,龟甲和兽骨可能很缺乏了,就改用竹片,所以占筮的“筮”是竹子头。不管是龟甲兽骨还是竹片,用后就不能再用了,这样,既费事又费料,后来就改用蓍草。这种“揲蓍成卦”法,蓍草可以重复使用,保管也方便,只是起卦烦琐而已。
八卦应用于预测的繁荣时代,当推宋朝。据说邵雍等人不但发明了“以钱代蓍法”,还发明了时间起卦法、方位起卦法、声音起卦法等等。这些方法成卦快捷,断卦迅速,加上之前人们又积累了丰富的断卦经验,八卦预测迎来了一次历史性的飞跃。特别是“以钱代蓍法”,一直沿用到今天。宋朝的徐子平,还发明了“四柱预测法”,可以推断一个人一生的吉凶祸福。直到现在,四柱预测仍然受到人们的重视。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