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海天散文 似水年华 心灵感悟 天涯旅人 睹物思人 文化苦旅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老鼠与文学

时间:2007/12/31 作者: 牧雪吹箫 热度: 89425

  老鼠作为大千世界的动物之一,同虎豹熊罴一样受到文学的关注。在诗歌里,诗人更多地看到了老鼠盗吃粮食即贪婪肮脏的一面,几乎是异口同声地予以贬斥。最有名、最古老的是《诗经》魏风中的《硕鼠》,诗人以硕鼠为喻,极其深刻而形象地揭示了贵族统治者四体不勤贪得无厌的本性。诗人以一唱三叹的艺术形式,反复哀诉:“硕鼠硕鼠,无食我黍。”“硕鼠硕鼠,无食我麦。”“硕鼠硕鼠,无食我苗。”这只老鼠以其被收入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的地位,成为中国文学作品中最有名也最可恶的老鼠。《诗经》中也有以讽刺笔法对老鼠大加赞颂的,那就是《相鼠》。诗人认为那些不知羞耻的达官显贵,连老鼠都不如;反复唱道“相鼠有皮,人而无仪。”“相鼠有齿,人而无止。”“相鼠有体,人而无礼。”并咀咒其“何不遄死”。
  
  老鼠盗吃粮食之贪婪,在唐代诗人曹邺的笔下更为昭然。他在《官仓鼠》中写道:“官仓老鼠大如斗,见人开仓亦不走。健儿无粮百姓饥,谁遣朝朝入君口?”这大如斗的夸张,绝胜于硕鼠的摸糊描述,且更形象更逼真。当然这大如斗的老鼠实指贪官而已。老鼠盗吃粮食并居于仓中,似乎是古来棺盖的铁案。宋人郑獬在《采凫茨》中写道:“一粒不出仓,仓中群鼠肥。”揭露了官仓饥年不放粮、喂肥仓中大老鼠的事实。而宋人李觏在《获稻》中写道:“鸟鼠满官仓,于今又租入。”也是以老鼠作喻揭示百姓之苦。
  
  钱钟书先生在《宋诗选注》中讲,为加重对百姓的盘剥,后唐明宗有个法令,百姓每交一石米须外加二升“鸟鼠耗”,到后周太祖时,酷吏王章竟把二升进为二斗,名为“省耗”。可见老鼠盗吃粮食古已有之,而贪官猛于老鼠也确实成立。
  
  这里有个问题,鸟与鼠同为盗粮者,前者并未受到什么贬斥,而后者却声名大坏。大概是鸟的食量小且会飞的缘故。其实就盗粮而言,二者同罪。杜甫在《秦川杂诗二十首》中写道:“水落鱼龙夜,山空鸟鼠秋。”这里,鸟鼠既为动景又为地名,该地位于甘肃,源于鸟鼠同穴的传说。杜工部在《玉华宫》中写道:“溪回松风长,苍鼠窜古瓦。”说的又是老鼠肮脏的一面。
  
  在小说里,作家对老鼠的认识则有新的突破。以《聊斋志异》为例,蒲松龄就看到了老鼠机敏的一面。他在《义鼠》中描写了老鼠斗蛇的故事。二鼠出游,被蛇吞掉一只。蛇入穴中,方将过半,另一鼠猛烈袭来,狠劲咬蛇尾。蛇不堪咬,怒而出穴,袭鼠早已跑掉。蛇又入穴,鼠复袭来;如是者久,蛇疲惫不堪,不得不吐既吞之鼠于地。这只敢于袭蛇的老鼠不仅讲义气,而且绝不让同伴的尸体留给敌人;更精明的是,它发明的蛇入则咬、蛇出则跑的战术,与敌进我退、敌退我追的游击战术暗合。他在《鼠戏》中写的是长安街上驯鼠演戏的故事。某人肩置木架,囊括小鼠,于众人中鼓板唱古杂戏,众小鼠被服装、戴假面登于木架之上,人立而舞;男女之情,悲欢离合,尽与剧目相合。这些小老鼠当是古今最通人性的老鼠了;肯定地讲,也应是现代红极一时的米老鼠的祖先。
  
  蒲松龄在看到老鼠的机敏之外,还看到了老鼠智不及猫的一面。他在《大鼠》中写了猫鼠斗的故事。万历年间,宫中有鼠,大与猫等,为害甚剧。恰有异国奉送狮猫,毛色如雪。投入鼠屋,鼠自穴出,怒而奔猫。猫施以骄敌累敌之计,忽而跃上桌案,忽而跳下桌案,鼠也随之跃上跃下。如此往复,不啻百次。鼠已不堪,动作迟缓,硕腹似喘,蹲地稍休。狮猫抓住机会,迅疾而下,爪掬顶毛,口龁首领,毙鼠于地。这只大与猫等的老鼠,正中了“彼出则归,彼归则复”的计谋。先被累跨,后被斩杀。
  
  在童话里,老鼠与其它动物一样都是可爱的。格林童话写有《老鼠与猫交朋友》和《老鼠、小鸟和香肠》,都把老鼠视作天真幼稚的小动物。前者被老猫唆使,偷了猪油,却被老猫以“去了皮、去了一半、一扫光”的把戏骗食;后者因为不愿做挑水烧火的事,偏偏要去做饭,却掉进了饭锅里。
  
  其实,对老鼠也要用一分为二和发展的目光来看。作为生物链上的一个存在,它为猫提供食物,同时给猫带来光明;因为据科学研究,猫不吃它则会失明。老鼠在药物实验上,为人类作出了太多、太多光荣的贡献。其实随着克隆等技术的发展,或许通过基因变异,就能使其改掉盗吃粮食的习性;当然也要防止这种变异的反面恶果,如前苏联切尔诺贝里核反映堆发生事故之地,老鼠受到核辐射居然变得巨大而食人,需动用部队剿杀,因之牺牲了许多勇士。相信老鼠的形象在文学中会有越来越多的改变。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