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小学三年级那年,我算是认识了些文字,在老师的训导下,开始学习写日记,把童年的往事一一记叙下来,写作兴趣开始萌芽,老师经常以我的日记作示范在班上宣读,于是我就写得更加起劲了。
上初一那年,我到了镇上的一所中学,经常和邻村的林丫丫一同骑自行车上学,我的日记从此多了一些新意思,开始为老师把自己的日记在堂上宣读感到难为情,意识到日记具有收藏价值,更加有收藏的必要,——或许这就是成年人平时所说的隐私吧。
参加工作的第三年,我被调到技术科坐在林科长背后的座位上,我一如既往坚持写日记,继续记叙身边的人和事,当然也就没少了刻画我的上司林科长,还包含我对他的中肯评价。忽然某天深夜办公室闹贼,贼人光顾过后的第二天,办公室乱七八糟,我的办公桌没贵重物品,唯独那本深藏不露的日记本不翼而飞。到了月底,我接到调去某海岛小镇工作的调令,很是莫名其妙。临行前林科长没忘记把我的“珍藏”交还给我,还鼓励我到偏僻地区积极工作,我才恍然大悟——原来我的日记就是工作调动申请书。
婚后的第八年,婚姻家庭还算安稳,很为安渡七年之痒而庆幸。某日,三岁的儿子闹着折纸飞机,无奈手头没有纸张,为取乐儿子,不惜忍痛割爱慷慨地把旧日记本撕掉,折了几袈精美的纸飞机。儿子乐得开怀,不停把飞机往上摔,不慎落到太太的脚边,太太不慌不忙捡起纸飞机,笑容像和风细雨,忽然笑意尽失,目光炯炯注视着纸飞机,兴趣一下子转移到纸上面的文字,迅速把飞机支解,早已顾不上儿子在旁苦苦哭嚷着。原来这张纸是我几年前某一天的日记,里面的人物有当天来单位报到的女实习生小赵,当然没缺少了一些人物描写,为此我在客厅沙发睡了三个晚上,差点就没闹婚变,想到这婚变导火线,很有点不寒而栗。
更发人深省的是,大慈善家金孟德终于被判有期徒刑7年。据说他犯案的破绽出在日记本上。金先生也是一个爱写日记之人,他不但把自己为公益事业捐赠巨款的善举记载,还把自己暗地里贩毒、走私军火的细节一一记录,或者他认为这是他成功之路的每一个脚印,当然就感到记得有价值。终于被警察找来作为破案线索,日记于是变成自白书。很有点同情金先生,也难免有点庆幸自己,庆幸自己没有贩毒、走私军火,写日记不怕惹官非。其实真正的幸运儿会不会是那些贩毒走私无恶不作,而且又写了日记,但偏偏就没有警察去读他的日记的人呢?
大伯那年去得突然,七个儿子都叹惜没听到父亲最后的一句话,最后撬开那个小箱子,除了找到发了霉的几千元钞票,就是大伯生前的日记。大儿子宣读着,仿佛就是大伯真言,日记成为一份完整的遗嘱。堂内各人都感宽慰,不时流泪,再往下宣读,伯母却开始咬牙切齿,“遗嘱”宣读不得不紧急停止。
我再一次不寒而栗,日记的形形色色,也可谓一种进化。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