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伏羲时代上溯到几千年,几万年,几十万年,甚至更久远的历史,石头和木棒一直是两种最基本的打猎武器。为什么这两种武器到伏羲手里就能创造奇迹呢?
首先,伏羲时代已经开始使用磨制石器了,这些石器有石箭,石斧,石刀,石球等等。比起粗糙的打制石器来,它好用耐用,可以多次使用。木棒的加工也很讲究,它的长短粗细,根据使用者的身材体能量身定做,在木材的选择上,更注重它的坚韧,轻捷,不易折断,不易腐朽,柳木就是上等之木。现在我们还可以看见乡村民俗,在送丧的时候,让孝子贤孙拖着丧棍给死去的亲人送丧,这些丧棍多是柳木制成。那是伏羲死后,大家为了纪念他的八卦阵,为他治丧的仪式形成的风俗。这风俗一直延续到今天,后文会详细讲述。
其次,伏羲对武器的使用做了明确的规定,男人使用木棒,女人使用石球。为什么?使用木棒可以接近猎物,接近猎物就有危险,越危险捕获的机会就越大,所以,这种工作就交给男人来做了。女人用石球,可以离猎物远一点,危险性也小,虽然她们不接近猎物,但只要把握机会和目标,同样可以给猎物以致命的打击。男人是双手用一根木棒,女人是双手用两只石球,这就出现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两个指事字,或者叫会意字“男”和“女”。在统计人口和点兵布阵中,伏羲用一条长横线代表“男”,用两个点或断开的短横线代表“女”。
有人会说这种推测未免武断,你见过伏羲这样分工了吗?我当然没见过。但和我一起研究八卦的朋友告诉我,那年某天,他老婆踹开他的门,疑他拿了她的钱,逼他还她。她离他三四米远的样子,手里拿着两个拳头大的砂礓,一只手做出要向他投掷的姿势。他知道她的疑病很大,起初很害怕,但他沉静下来,站在那里欣赏那副景象:两只手,擎着齐肩高的两只砂礓,他忽然觉得,那不正是伏羲画的八卦图中,代表阴爻,代表“女”的那个符号吗?半晌,他向她表示了十二分的诚实,说明他没拿她的钱,才逃过一劫。他说当时如果跑了躲了,一定吃亏。他又想,她为什么不拿一根木棒呢?她怕他夺下来啊。所以说木棒对于女人来说是没用的。我很赞成他的分析,一根木棒是男人用的武器,两个石球是女人用的武器。
也许有人会问,那两条短横线“--”为什么不可以是梭镖或石箭头,而偏偏是石球呢?当然,梭镖和石箭头都是很好的武器,但它在投掷距离较远时,就容易产生方向的偏移,不太适合女人用,石球在投掷过程中方向稳定性较好。因此在考古发掘中,石球的数量远远高于石箭头。“--”既然是两个石球,先人在古籍中为什么不画成两个点,而画成两条短线呢?这是因为,我们的祖先留下的文字是刻在甲骨或竹简上,点是很难刻出来的,即使刻画出来也不够清晰,就刻成了两条短线。当然,也不能完全排除这两条短线是梭镖和石箭头。
第三,伏羲对全体狩猎人员进行科学组织。抢婚制度提高了后代的体质,使部落的人口兴旺壮大起来。武器好了,劳力多了,如果没有明确的分工和科学的组织,也不能完全打胜仗。原始劳动,是不能等孩子全都长大后才去打猎的,他们要在大人的监护和带领下,在观摩学习实践中长大成人。这里就有个教与学的问题,有个传帮带的问题。壮年男队和女队担负着特殊的任务,其余男女老少一律插编。伏羲把他们分为三编六队。一编少男少女二队,孩子大约在八九岁到十二岁左右;二编中男中女二队,年龄大约在十三至十七岁左右;三编长男长女二队,年龄在十八岁以上。这种传帮带的形式还规定,少男队由体能强壮的女队员监护,少女队由体能强壮的男队员监护,少男少女,只让他们观摩学习,不让他们出阵打猎;中男队由体能一般的女队员带队,中女队由体能一般的男队员带队,这些青年男女,可以在长辈的指导下进行打猎实践;长男队和长女队,在打猎时可以冲锋在前,而体质较弱的女性长辈和男性长辈,分别跟在他们的后面呐喊助阵。
这样的教与学,相当于现在的小学、中学、大学。这样的传帮带,还符合一个科学规律,就是“男女搭配,干活不累”。伏羲是懂得并运用这个规律的第一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