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海天散文 似水年华 心灵感悟 天涯旅人 睹物思人 文化苦旅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我的清真----失落的礼教

时间:2007/11/8 作者: 苏苏 热度: 84743
 
  记忆中,每到一个地方,或许是因为习惯,或许是因为我有少数民族大大的眼睛,人们总会问起或猜测我的族别来。我总是这样回答他们:“回族”。如果是遇见有文化层次的人我都会习惯性地加上“穆斯林、穆罕默德!”。
  
  很遗憾,作为一个穆斯林子孙,我无法追溯当年先祖族系的来龙去脉。毕竟时间太漫长了,隔代的历史总是交叉着断代的思绪。经历的战乱之争也太多了,叔祖父收集的家史点滴里就有乾隆时期的新疆大小和卓起义,云南红白军起义。我不知道我的先祖祖籍与新疆和云南有什么联系,我只知道我的曾祖父的故居在云南曲靖。而我的家族不过是红白军起义的一个小小分支。回族分散华夏大江南北太多太繁了。而正是这太多太繁造成了至今记忆的零零碎碎。我只能对先祖说,作为一个不肖子孙,我很愧疚!只能在晚年的叔祖父的嘱咐下拾起笔杆记载那些记忆中模模糊糊的家史。记载那些已经随风零落作尘的本家往事。以此告诉子子孙孙:“我们的根、我们的血……”
  
  提起穆斯林,总会不自觉地想起阿拉伯。对于阿拉伯文化,至今惭愧得很,我知之甚少。只望有朝一日抽空替我的祖辈梳理梳理一下这些纷乱的文化脉络。告慰那些至今仍然漂流异乡或已经回归本土的苦难的亡灵,以一本《可兰经》交叉虔诚地摊开,我一直在想,对于一个穆斯林信仰深沉的信徒来说,这无疑是一种至高的精神告慰。记忆中唯只祖父有此殊荣,祭祀先祖时曾与地方教主一起参阅《可兰经》,懂得一些墓碑上弯弯曲曲的阿拉伯文字。可惜这些都随着祖父一起远逝了,化作一杯黄土、几棵青草。自那以后,本家的穆斯林一下字变得孤单寂寞起来。毕竟从封建半封建制度下过渡发展的穆斯林赖以生存的土壤则是封建家长制度的威严一如既往的追守。生活在茫茫大汉民族中的单调的穆斯林一族,是那么的单薄和零落。夜晚和清晨默默的礼拜正是如同一滴止渴的穆斯林信徒的甘露,总被无声无息地淹没在滔滔汹涌的大汉民族涛声中。只靠目不识丁、年事已高的祖母一炉清香,几次礼拜和斋戒提醒着这个一度没落的家庭存在着的没落的穆斯林。常常和着几声年老的悲声。年轻的人总喜欢撇下自己守了十几年的信仰去茫茫远方寻找梦想。只能对先祖、对穆斯林说声:“得罪了!”,于是转眼混迹于大汉民族的芸芸人群。叔祖父是这样,当年的父亲是这样,现在的我也是这样。值得赞赏的是前年堂姐出嫁,连同她的穆斯林信仰一起嫁给了大汉民族,至今的信仰一如昨天。穆斯林终究没有死去,在这样的地方,有这样一种信徒,我想穆罕默德泉下有感,也当告慰三分!年幼的孩子跟着年老的长辈“呀呀学语”,耳闻目睹默默认同并接受着一种礼教的最初洗礼和熏陶。祖母晨戒暮斋,年幼的双手也及时燃起一炉炉沁人心脾的清香。我清楚地记得孩时我也有过那样的一是双手。现在想起来,那是一种纯真善美的精神体验;也是一种是非恶浊的人性过滤。有种感觉叫清真。于是每到一座小镇亦或一座城市,那些还不曾想远行的穆斯林人们往往寻找的落脚字眼无疑也是清真。在他们迷茫徘徊时,往往也会给自己一点时间、一点空间、然一柱心香。即便忘记了中学课本上麦加的方向,也会想起小时侯祖母曾拉着他的小手叙说的穆罕默德的故事。于是心灵顿悟,朝着清烟飘散的方向:“真主!安拉!”随即迷途知返。所以我一直认为我们的民族是一个安分的民族,哪怕举向牲畜的屠刀也沾满了超度的经文,是的,真的是这样。
  
  待当年的孩子长成了大人,然而当年的祖母已经双眼迷离、步履蹒跚、齿浑舌呐。穆斯林和穆罕默德一起变得遥远起来。而今的幼儿挣脱祖母枯瘦的双手玩起了泥巴,祖母的双目只能流下干涸的温热。颤颤地燃起一炉清香,为年幼的孩子,为这个家族。干涸的穆斯林也快走向了归途,它最终将沿着大汉民族满是讥刺的道路,像祖母一样颤颤地艰难行走,朝麦加的方向。最后还是静悄悄地沉睡在《可兰经》里。很多时候,我总这样想,穆斯林于祖母,祖母于穆斯林我往往分不清楚究竟它们有着怎样的纠葛。祖母是一本无字的《可兰经》,可敬可怜的穆斯林信徒,终生坚持着自己不变的操守和信仰。于漫漫黑夜里孤独地行走,像一个孤独的旅者,也如同当年大义舍身救临国的墨子,归来的途中却被所救国的大门城墙冰冷地阻隔着,冰冷地卷缩了一夜。而墨子一夜,祖母一生。没有人理解墨子,那么祖母和她的穆斯林呢?
  
  如今,祖母已经风烛残年,生命随风摇摇晃晃,然而却没有一个人从她手中接过这杆穆斯林的大旗,她太累了,或许她真的要躺下了,就在我们知道或不知道的一天。穆斯林的凝聚,分散,瓦解每每让回首往事的人总有那么些悲哀的情感。只能于静默中期待这天来得慢些,再慢些……
  
  本家穆斯林的瓦解原因林林种种,但是有一点是首先得肯定的。那就是我父母的婚姻。作为一个大汉民族的子女,母亲嫁进了穆斯林文化厚重的家庭,与父亲一起走进了礼教制度森严的逼仄的小门。也从那天起,穆斯林的根基开始动摇,经受“文革”的洗礼,饱受社会摧残的家庭终于再也没有勇气让母亲喝下三碗“石灰水”接受新的礼拜过门的习俗。而以一个小小的理由,父母开创了那个地区民族碰撞交融的先河,使这条弯曲的小路愈走笔直。曾祖母曾是杨氏一族收养的孤女,跟姓杨,有深厚的杨氏感恩之心。祖母也姓杨,父亲作为长子,有意无意的继承了这个默契的传统,娶了我母亲这样一个又姓杨的女子。这条理由很充分,很可爱,也很勉强,但是在传统习俗里显得合情合理,仿佛一切来自天意的指示。方士曾卜云:“因为姓氏都有一个共同的木旁,势必相守之人恩恩爱爱,相濡以沫。杨树质硬,命刚。桂树孱弱,所以每每先生总在太太先逝世,后世再结善缘。”说到我的母亲,他说这将是个转折。杨树为抱答桂树长相荫庇之恩,誓必先根绝身死。我的长辈们多有不信者,不过想起每每早逝的先人,却也无可奈何。果然,我的母亲这个姓杨的女子,两年后去世,那时迷茫无知,也曾在方士言中不能方向,一度把他奉为本土先知的指示。殊不知,我想那是他看见柔弱的母亲的身子命已不久矣,故以荫庇一说以博显神通。当然也有谣言传说我的母亲是个不祥女子,触怒了真主安拉,冥冥中受到了惩罚,这种惩罚还波及到我那童年逝去的妹妹。虽然我不相信这是真的,但是于失去亲人的哀痛中找不到释放的决口,也在冥冥中痛恨了穆斯林,抛弃了多年的虔诚信仰,也曾大碗喝酒,大块吃肉。
  
  就在我父亲之后,四叔,五叔开始了“民族融合”的热潮,相继娶了大汉族女子为妻。势单力薄的穆斯林文化理解制度和大汉礼教习俗竞相碰撞在本家逐渐变成零落的点缀,伤痕累累。
  
  去年回家,我沿着那条熟悉的小路,礼节性地看望我的外公和外婆。岁月的风霜增添了他们几丝悲苦,最是夕阳黄昏时候,二老渐次排开坐在我对面的椅子上,依旧是珍藏在童年记忆般的那种温暖的笑容,荡漾在他们一圈一圈的皱纹里。他们携手一起走过了人生漫长而短暂的春秋,大爱无言,默默平淡地生活着。逐都把笑颜对着昔日的儿孙,忘记了时间和空间,我的看望和问候,以代母亲归家探亲的方式,以儿孙当仁不让和不甚感激的方式。以母亲的影子和轮廓,同时也作为她脚下的一枚枝枝桠桠。每每看见我,外婆总是想起我的母亲,手抚我的头的时候总要说那一字不变的话,“要是我那乖女儿和孙女还在的话该多好啊!至少你现在也不至于一个人这么可怜。”她的眼里总是藏储一点擦拭不尽的光影。
  
  后来,外婆给我端来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汤。我心中慌然不知所措,怎么可以“以小犯上,动劳尊架”呢?外婆也正迟疑:“怎么?害怕了?没事的,小时候你来这里什么没有吃过?你早就是个假回子了。”(回子:汉族对回族的别称,略显口语化)我赶紧站起来接过,喝了一口,“婆婆,是不是我早就不守清规了啊?”外婆无语微笑着,露出一些稀稀疏疏的牙齿。也许她没有听懂我说的是什么意思,也许这是一种默然温和的回答。我才想起,原来自己所谓的守了十六年的清规,十六年的穆斯林信徒在外婆的浅浅一笑间一切都太年轻了。我始终是个孩子,穆斯林也只是一个孩子的穆斯林。我早已经在呀呀学语的时候就被母亲用汤勺一口一口地喂进了汉族的礼俗和文化,现在的我是个随和的孩子---走的依然是入乡随俗的路。有时候我也曾怀疑自己是个穆斯林,和父亲相比,我更像母亲。也许这样说难免心酸,对不起!我那遥远的穆斯林。
  
  再过几天,我和父亲同日走完生命中的一个年轮,他即将进入花甲之年,伴着模糊的穆斯林和断章的二胡声继续以后的岁月,曾祖父也于晚年重守清规,似在为过去寻找和挽回一些什么。读书看报,安静着每一天。这是一种晚年的恬淡,心潮的归根。从穆斯林来,从穆斯林去。我突然感到很是欣慰,毕竟在寂寥的穆斯林信仰这条路上,还有那么一些人安慰着那些不死的文化,至少祖母不会很寂寞。为祖母!也为穆斯林!为这个寥落的家族!
  
  那么,静默中,请让我燃一柱心香礼拜着,朝麦加的方向,说一声:真主,安拉!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1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