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海天散文 似水年华 心灵感悟 天涯旅人 睹物思人 文化苦旅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风雨人生,岁月如歌

时间:2007/7/25 作者: 一帆 热度: 102594
 
  在我国书坛,从古至今,真草篆隶,名家辈出,专攻双钩的书家甚少。因出生于内黄县宋村乡安梧桐村而号称梧桐居士的安剑钧,却独辟蹊径,矢志于双钩书法。苦练40载,半百志不移,双钩字一枝独秀。其作品多次在全国大赛中获奖,相继被韩国总统金大中、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首任行政长官董建华分别当作珍品收藏。“中国水彩画之父”,已故南京工学院美术系教授李剑晨,北师大美术系教授、著名书画家张重梅等都对安剑钧的双钩书法给予较高评价。然而,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位辉煌成就的取得者,曾经战胜过癌魔,2005年4月被评为安阳市十大搞癌勇士之一。他可歌可泣的事迹感动枣乡内黄,先后应邀到学校、工厂、机关演讲40多场,听众达3万多人次。2002年9月在内黄县举行的河南省第十一届黄河诗会上,著名诗人王怀让与其合影留念并索字,同时题写“风雨人生路”相赠。
  
  练“双钩”——矢志不移书辉煌
  
  生于1954年冬天的安剑钧,自幼受到父母的良好教育和薰陶。说起他与双钩字的结缘,要追溯到上小学时,12岁那年,因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看到老师笔记本上有两个“空心”字,即“双钩”字,(双钩——《现代汉语词典》上的解释是:用线条勾出字的周边,使其成为空心字的笔画。)特别好看,引起了浓厚的兴趣。于是,练一手漂亮的双钩字成了他矢志不移追求。课余饭后,练双钩字成了他每天的必修课。当时,正是生活困难时期,家穷得饭都吃不饱,更没钱去买纸、买笔练字。在读课外书时,当他看到成长在内黄的民族英雄岳飞沙地练字的故事。深受启发,立即从外面找来沙土倒在院子里,再找来树枝,这下子“笔”和“纸”都有了。而且用之不竭。自此,安剑钧对双钩字的痴迷几乎达到了不可自拔的癫狂状态。下雨了,他在光溜溜的打麦场上写;下雪了,他在平坦的雪地上练。再后来,他捡大人扔的废烟盒,拾同学撕下的旧作业纸,如获至宝地去练。可就是这点权力,在“文化大革命”的年代也被剥夺了,选择派不准他乱写乱画。他因学习成绩好被说成是“修正主义的苗子”,学生干部也不让当了。更令剑钧痛心的是一向鼓励他学习的父亲,因解放前在逃荒路上被拉去当过壮丁,却成了“五类分子”,因此他不能入团,升学不被推荐,想参军更是无门。面对人生的坎坷,生活的艰辛,安剑钧不坠青云志,不能光明正大的练,就偷俞地练。无奈中,他又练起了了“无形”练字法,坐下来,用手指在膝盖上练;蹲下去,在地上练写后赶紧抹掉;晚上,躺在被窝里在肚子上练;就连吃饭、走路时还在心里练。
  
  1997年恢复高考制度后,他考上了师范,毕业后当过中学老师、县委党校教员、乡党委秘书,后来调到县政协任文史委副主任,工作环境的不断改变,反而使他对双钩字愈加情有独钟,一往情深。良好的悟性加之不懈的努力,他的双钩字越练越好,渐渐赢得了周围人的赞许,更加坚定了他练字的决心。
  
  安剑钧在埋头苦练“双钩”字的同时,还广泛涉猎中、外文学名著,深入研究“二王”、颜、柳、欧、赵、苏、黄、岳飞、毛泽东等古今书法大家的书法特点,然后凭借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书法理论与技巧的系统研究,融百家之长于一体,用“双钩”的形式独创自己的艺术风格。不论对任何字,任何字体;不宇航局是按笔顺或者是逆笔顺,他都熟写于心,泼墨挥毫起来如行云流水,笔走龙蛇,一挥而就,用独特的手法把汉字的美表现在人们面前。
  
  1994年8月,他看到《人民日报》上刊登的“纪念邓小平倡立经济特区十五周年全国书法绘画艺术大展”征稿启事后,将倾注了多年心血创作的“龙”字作品题名为《中华龙》寄往北京,经层层筛选,该作品被作为终审参展的50件作品之一,使许多人认识了双钩字的独特魅力,并获得了优秀作品奖。谈起这副作品的创作经历,安剑均激动不已。他说:“‘龙’是我们中华民族崇拜的图腾,作为炎黄子孙,龙的传人,我曾读了历代文人写出的关于‘龙’的美妙传说;目睹了书法家写出的各有千秋的“龙”字作品,一直想创作出一幅既像龙形,又像繁体字‘龙’的作品,来表现中华民族如同巨龙腾飞的形象。”为此,只要看到报纸或物品包装上各种龙的图案或者龙的字型,他总是细心地搜集起来,一有时间,就拿出来揣摩、借鉴。晚上,当别人早已进入甜美的梦乡之时,他却身居斗法室,作者表现“龙”字的各种尝试。累了,停笔端详、思考一会儿再写;困了,用湿毛巾擦擦脸、提提精神再练。他把一沓报纸夹在一起挂到墙上再写,一写就是大半夜,政协机关攒了多年的旧报纸让他练完了。刻苦研练不得其形时,他没有泄劲;个别人泼冷水时,他没有退缩。经过上千万次的苦练,一天深夜突来灵感,他大胆地改变了以往把“龙”字的形象和繁体“龙”字在左右两部分分开的写法,而且把“龙”形和“龙”字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依次一笔勾画出龙头、龙角、龙身、龙爪、龙尾,最后是点睛之笔,写出来之后,既像龙形,又像“龙”字。看到这条腾飞起来的“龙”,他竟忘记正值深夜2时,兴奋地大喊:“龙活了!龙活了!”
  
  n“龙”字获奖的启示,使安剑钧的“双钩”书法达到的一个新的高度。他在掌握书写各种字体的基础上,通过对这形、字意的理解、想象,运用较熟练的双钩形式,写出自己独创的“创意双钩字”。他书写的作品追求书中有画,画中有书,书画合一。由表层的点画,表现作品内在的神韵,不仅是一字一景(色),而且是一字一境(界)。如他写“黄河”,从左上角起笔勾到右上角,曲曲弯弯顺势而下,一下勾出左半部,然后陡然扶摇直上,一下子勾到起笔处,使“九曲黄河”有了波涛滚滚,一泻千里的气势。他写“路”字,峰回路转,一挥而就,不仅使你欣赏到书法艺术之美,更使你体味到人生之路的坎坷曲折,漫长遥远。他写“舞”字,一个恰似婀娜多姿的少女单腿独立,昂首向上,似乎在向往美好的生活的形象跃然纸上。他写“虎”字,虎卧山岗,仰天长啸,虎虎生威。他写“凤”字,凤驾祥云,超凡脱俗,非梧不栖。他写“红日照山河”,先用红印泥写成“日”字,用墨写成象形加篆书的双钩“山、河”,三个字构成一幅图画:红日高照,青山巍巍,绿水长流,寓意伟大祖国前程似锦。安剑钧的“双钩”字,是书,是画?尽可思之……
  
  1999年10月27日晚,在北京第二届民间绝技邀请赛中,他现场表演了《龙》、《黄河》两幅作品,受到台下一万多名观众的拍手叫绝,并获邀请赛荣誉杯。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上海东方电视台、河南电视台、《人民政协报》、《河南日报》等多家新闻单位报道了他的艺术人生。
  
  抗癌魔——战胜死神创奇迹
  
  正当安剑钧在书法领域游刃有余,一步步走向辉煌,以饱满的激情向更高的艺术殿堂攀登的时候,癌魔却向他悄悄袭来,1996年10月终于将他击倒在病床上。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厄运,简直是晴天霹雳,食道癌,历来被人们称之为“不治之症”。面对死神的逼近,安剑钧并没有谈癌色变,俯首就擒,坐以待毙,而是奋力抗争,不屈不挠,笑傲人生。当时,他刚过不惑之年,40岁出头,正是为党的事业奉献聪明才智的最佳时机,同时,他研练了30余年的双钩书法才刚刚取得一点点成绩,正是大展宏图、再攀高峰之时。看着病榻前年近八旬的老母亲和妻子在抹泪,刚上高二的儿子和刚上初二的女儿在抽泣,他心如刀绞。县医院的医生拐弯抹角的安慰他。安剑钧振作精神,坚定地说:“不用瞒我,也别劝我,只要能战胜病魔,就是上刀山下火海俺豁上了”。他写诗勉励自己:“古有关云长,今有焦裕禄;疗毒传佳话,抗癌伟丈夫。任凭天塌下,坚决要顶住。挺身斗癌魔,要胜不许输。”对那些到医院看望和劝尉的亲人、同事和领导,剑钧反来劝解他们:“你们不要为我担心,我没事。”
  
  在内黄县政协领导和同志们的关怀下,安剑钧住进了安阳肿瘤医院。1996年10月21日,他泰然自若地走上了手术台,顺利地实施了手术。手术后,他元气大伤,躺了几天后遵医嘱下床活动时,差点儿摔倒。他爱人和哥哥左右搀扶着他,一步一步地勉强挪动着,此刻,身居病房的他有了度日如年的感觉。由于伤口感染,50天后出院,人瘦得变了形,走路少气无力。出院后,为了重新振作起来,他每天坚持散步锻炼,从几十米到几百米,走啊走啊,不停地走下去。躺在病榻上,他并没忘记执着追求的事业——练双钧字。也正是练“双钧”为他战胜病魔增添了勇气和力量。他说:“‘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路”弯弯曲曲,坎坷不平,人生怎能只有一帆风顺没有逆境呢?”保尔、张海迪成了他战胜病魔的榜样。“只要你能昂起头,苦水也能变美酒。”他时常用张海迪的话激励自己,去挑战命运,谱写灿烂的人生。安剑钧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为其治疗的医护人员,他们众口一辞地说:“老安真是好样的”。
  
  面对病魔,安剑钧坦然处之,积极配合治疗,他用双钩打败了癌魔,战胜了死神。手术后休息了一年多又重返工作岗位。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如今,9年过去,他还在自己的岗位上辛勤的工作着,默默无闻地奉献着。生活的炼狱使他经受的残酷折磨,练就了他嚼得菜根,安于清贫,深沉豁达,淡泊名利,笑对人生的性格。
  
  献爱心——干渴禾苗逢甘霖
  
  安剑钧常想,人的一生能有多少天,如果不是先进的医疗技术,自己早到另一个世界去了。党给了第二次生命,有生之年应多做善事,以实际行动报答党的恩情。
  
  当他看到当地不少年轻人初中未毕业就辍学了。这些人被形容为:说话颠三倒四,办事丢三拉四,交友不三不四,被人说三道四。老师头疼,家长心疼,走进社会,一事无成。他们荒废了学业,浪费了宝贵的青春,如不及时挽救,会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一定危害。出于一个共产党员的强烈责任感,他愿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将爱心化作甘霖,去滋润干渴的禾苗。
  
  1997年12月,在家养病的安剑钧被在成都生产医疗器械的学生接去疗养。在那里,他的学生对老家来的职工非常头疼。这些人文化水平低,素质差,工作起来吊儿朗当,三个人不顶一个当地人,并且难以管理。安剑钧听后进行了调查走访,并利用晚上把近百名老家职工集合起来,从当今世界的政治经济形势,讲到国情、省情、乡情、村情;从自己对艺术的追求讲到如何培养子女;从抗癌体会讲到对生活的渴望,一气讲了两个小时。讲到动情处,他情不自已,声泪俱下。听讲的职工与其产生了共鸣,一个个泪流满面,围着他说:“您一讲,俺们心里亮堂了,您就是打俺一顿,骂俺一顿也心服口服,可以前谁给我们做过这样的的思想工作啊!”自此,厂里的老家职工好像变了个人似的,工作起来可卖劲了。第一次演讲的成功,使安剑钧看到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于是,他把自己的人生经历和感悟编写成演讲稿,经常利用业余时间到工厂、学校、机关去演讲,提醒家长培养子女健康成长,激励青少年立志成才,鼓励下岗职工不丧失斗志,勇敢面对未来,迎接挑战。
  
  在内黄一中演讲过后,有的学生和他成了知心朋友。有一男生星期天专门到他家,就婚恋问题让其当参谋。这个学生听了他的劝阻,婉言谢绝了一女生的求爱,一心扑在学习上,后来考上了河南农大。有个姓赵的初中生,大脑曾受过刺激,在新乡精神病院住过院,出院复学后,心胸狭窄,谁考试比他强就睡不着觉。为防止旧病复发,1999年夏天,其父母利用星期天领着他找到安剑钧。在开导他时,安剑钧旁征搏引,推心置腹地为其讲古今中外名人成就大业的远大志向和奋斗经历,讲“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的红梅品格。听后他对母亲说:“我觉得安老师讲的内容比医生给我看病还有效”。2001年升一中时,他考了个全县第13名。2004年参加高考,他以高分被吉林大学录取。有一名同学,在内黄一中读高二时上网成瘾,最后发展到从家中偷拿现金离家出走到安阳,几天不回家,家长找到后领着他找到安剑钧,安剑剑钧用了两个晚上的时间,循循善诱,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把噪子都讲哑了,把这名学生从迷途中拉了回来,2003年这名学生以较好的成绩考上了河南财经学院。前些年,安剑钧的家乡宋村乡一中管理松散,学风不佳,学生升学率低。1999年新校长上任后,邀请安剑钧前去作了两场报告,恰似春风化雨流入了学生干渴的心田。两年后,该校已跃入先进学校的行列,全县升一中的前10名学生中该校就有3名,其中一学生还考了个全县第二名的好成绩。这些年来,听了他的演讲或开导,也不知道有多少想辍学的学生学习安心了,也不知道有多少想轻生的学生打消了悲观厌世念头,也不知有多少失足青少年重新扬起了生活的风帆。
  
  有人说:“让我当一年总理,我保证能治理好国家。”安剑钧说:“我看未必。俗话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你一家治不好,管好国家岂不是滑天下之大稽吗?”为了使儿女成材,他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从孩子懂事起,就处处事事为人师表。生活上,注意节俭,从不奢侈;工作上,力求进步,埋头苦干;书法上,刻苦钻研,精益求精。当儿女还在读小学时,他就和他们说:“为了明天,咱共同努力吧,看是我的书法艺术早出成果,还是你们早日毕业升上好的学校”。1994年8月,安剑钧的书法获奖,对儿女也是一种鼓舞和鞭策。为了不影响儿女学习,他不赌博、不喝酒,不买电视看。一家4口挤在租赁的破房子里,天上下雨屋里漏水。当床上放了3个洗脸盆和1个大洗衣盆接水无法睡觉时,他给孩子讲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人生境界;讲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胸怀,鼓励儿女以天下为己任,学到知识,造福人类。儿子高考前夕过18岁生日,他没有买蛋糕,摆宴席,而是送了一首诗:“天地一瞬间,汝度十八春。人生路途遥,成才更艰辛。男儿贵有志,莫怕嚼菜根。欲览好风光,峻峰待登临”。儿子高兴地说:“这比买啥都强。”1998年8月19日,儿子安邦、女儿艳美在这同一天分别接到郑州大学和滑县师范的录取通知书。双喜临门的兴奋,他激动地写诗抒怀:“九八实难忘,秋色更壮观:儿子入郑大,女儿上师范。忆起往日事,酸甜苦辣咸。数载倾心血,今朝笑开颜。”2002年6月,儿子接到了大连理工大学建工学院硕士研究生的录取通知书,今年6月份毕业后,已在北京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参加工作;女儿已成为一名人民教师。
  
  在人生的征途上,最难之事是战胜自我。贫困、病魔未能将他击败;掌声、鲜花、荣誉也没有使他发昏。在安剑钧看来,艺术的道路是艰苦的,但追求的过程却是幸福的。安剑钧借诗抒怀,他在《心路历程》的诗中写下这样的句子:“这条路是用脚走出来的,人生之路随着心中的理想向前伸展;这条路是用心写出来的,心路历程告诉我拼搏的苦痛与欣然。让我们,不忘昨天,充实今天,走向明天”。安剑钧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风雨人生路,但他度过的岁月却是一首美丽动听的歌。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1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