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与“熊”较量的城市—法兰克福
去年中国股市是“牛市”,让中国人也开始关心和玩股票,早年有一部电影叫《股疯》,其实在当时的经济状况下能看懂的人以及有深切体会的人很少。然而事过境迁,现代的中国人对于股票和基金可以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甚至达到了美国在大危机前的情景,于是政府就开始了干预政策。当然我也开始和我的朋友讨论什么“牛市”“熊市”之类的话题了。在最近整理照片的时候发现了我们全家在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前的留影,也不知道是巧合还是天意,儿子对于坐落在法兰克福交易所前的两个“牛”和“熊”铜像情犹独钟,他高高抓着牛角和扶摸着牛头,这也许是男孩有着挑战的秉性,他的所有的举止全是在牛铜像身边,而对于低头的“熊”没有任何的举动,我不由地对儿子调侃起来。
我说:“你是否知道‘牛市’能带来财富。”
儿子:“我才几岁,根本不知道什么‘牛市’或什么‘熊市’,我就是要想抓住牛角能显示我的个高,哈哈!”
也许是无意中的有意举动,我迷信地希望儿子永远紧握牛角。我开始查找了关于所有的“牛”市和“熊”市来历的文字资料。
英语中有句谚语“Don't sell the bearskin before the bear was caught(不要在抓住熊之前就把熊皮卖掉)”,这正和人们在“熊市”的卖空头的做法有异曲同工之处。公牛更有蛮劲,更有攻击性;虽然熊也十分强壮,但和见人就顶的公牛比起来,它们善于沉思,并且易于撤退。德国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创建于1585年,是世界三大股票交易所之一,交易所大门前矗立着的公牛和熊的黑铜雕,是法兰克福市的“镇地之宝”。德国人认为传说中的牛和熊最能代表股市的起伏,所以在100年前制作了公牛和熊的黑铜雕像。公牛“本尔哈德”的牛角往上顶的雕像,代表股市上升之势;熊“本尔瓦德”的掌向下的雕像,表示股市下跌,也说明股市的变化不被人们的意志左右。公牛雕像比熊雕像高了一头,表达了人们期盼牛市压倒熊市的心愿。法兰克福交易所的这一创举,博得了世界金融界的肯定。人们觉得,证券交易无非是牛、熊二市,由此建立牛、熊雕像,既是交易所的象征,又增添了情趣,实在是极好的创意,从此牛市和熊市成了约定俗成的专业术语。而立牛、熊雕像也成为许多交易所的“惯例”。这些股市中的知识在我翻阅着照片中又重新学习了一番,有时真实感到学习无止境的意境。
整理照片的过程让我开始回想起在法兰克福的点点滴滴,感到这个城市的商业是如此的繁盛。交通发达就能看出经济的繁荣,首先我们来到这个城市是乘坐的火车,法兰克福火车内的火车道就有二十多趟,来往的人流熙熙攘攘,几乎两分钟就有道进出的火车,此时此景让人们立刻想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电力时代‘的场景,德国的奔驰汽车的出笼;强悍的普鲁士军队在色当战役中俘虏法兰西帝国的皇帝;铁血宰相俾斯麦在凡尔赛宫中不可一世的画像,于是法兰克福让我重温了德国的历史。
走出法兰克福的火车站发现整个周围是摩天建筑群鳞次栉比,令人目不暇接,具有国际大都会的气派。据说火车站周围就有350多家银行,这些银行及分支机构遍布法兰克福的大街小巷。而“德意志银行”就座落在法兰克福的市中心。这座联邦德国的中央银行犹如一根敏锐的中枢神经,影响着德国的整个经济。欧洲银行总部和德国证券交易所都设在法兰克福,为此该市被称之为“美因河畔的曼哈顿”,因此走在该城的巷道就能感触到所有整个城市弥漫着商业和金融的气息。由于自己对经济和商业的无知,加上也没有多少兴趣,所以主要是在整个城市里寻找着文化的色彩。漫步在商业步行街中,品尝着德国特有的食品,一些关于这个城市的文化和历史开始在脑海里闪过。
关于法兰克福有一个传说。一天拂晓,漫天大雾,查理大帝打了败仗,逃到美因河边,找不到向导,无法渡河。危急之中看见一只母鹿,朝水边走来,他注意看那只鹿,果然,鹿涉水过河了,大军也随之过河,转危为安。为了纪念这件事,查理大帝下令在当地建筑一座城市,取名法兰克福,意思是法兰克人(日耳曼民族中的一支)的渡口,于是公元794年法兰克福作为查理大帝的行都首次载入史册。此后法兰克福一直是德意志的重要政治舞台。
如:神圣罗马帝国时期,皇帝由势力雄厚的诸侯即选帝侯选举。1152年,选帝侯们首次在法兰克福聚会,选聘书巴巴罗围就有350多家银行,这些银行及分支机构遍布法兰克福的大街小巷。而“德意志银行”就座落在法兰克福的市中心。这座联邦德国的中央银行犹如一根敏锐的中枢神经,影响着德国的整个经济。欧洲银行总部和德国证券交易所都设在法兰克福,为此该市被称之为“美因河畔的曼哈顿”,因此走在该城的巷道就能感触到所有整个城市弥漫着商业和金融的气息。由于自己对经济和商业的无知,加上也没有多少兴趣,所以主要是在整个城市里寻找着文化的色彩。漫步在商业步行街中,品尝着德国特有的食品,一些关于这个城市的文化和历史开始在脑海里闪过。
关于法兰克福有一个传说。一天拂晓,漫天大雾,查理大帝打了败仗,逃到美因河边,找不到向导,无法渡河。危急之中看见一只母鹿,朝水边走来,他注意看那只鹿,果然,鹿涉水过河了,大军也随之过河,转危为安。为了纪念这件事,查理大帝下令在当地建筑一座城市,取名法兰克福,意思是法兰克人(日耳曼民族中的一支)的渡口,于是公元794年法兰克福作为查理大帝的行都首次载入史册。此后法兰克福一直是德意志的重要政治舞台。
如:神圣罗马帝国时期,皇帝由势力雄厚的诸侯即选帝侯选举。1152年,选帝侯们首次在法兰克福聚会,选聘书巴巴萨即红胡子一世为帝。
1356年卡尔四世颁布金牛诏书,正式规定,选皇帝在法兰克福举行。从1562年起,法兰克福又取代亚琛,成为皇帝加冕大曲举行地,前后有10位皇帝在这里加冕,登上皇帝宝座。
神圣罗马帝国于1806年正式告终,从1816年到1866年,法兰克福又成为德意志邦联议会所在地。现在城市广场中央的“正义喷泉”则是昔日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在众人眼前行加冕礼的地方。我环顾着“正义喷泉”周围的骑士们的铜像,中世纪的查理大帝又清晰地展示在我的眼前,查理大帝好似从扑克牌红桃K中的画像里走出时时与我们相伴。
当然法兰克福有一个让全世界熟知的人物就是歌德,早年在大学里就读过他的《少年维特的烦恼》,不知道是否是由于性别的差异,我一直不了解一个少年有什么烦恼?只是把维特到乡村中感受大自然的领悟有所同感,但是维特这个痴情的男子的举止让我不能有相同的理解,也许是经济基础不一样的缘故,我始终很难上升到维特的意识形态里。但是开始了这个千僖之年的旅行后,让我重温了《少年维特的烦恼》中的场景,我有了理解的平台,于是中国的一句谚语:“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真谛在西方的城市里找到了感觉。
约翰。沃尔夫冈。封。歌德出生于德国美茵河畔法兰克福的一个富裕的知识家庭,父亲是法学博士,母亲是市长的女儿,歌德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培养了对自然科学、文学、艺术、音乐和美术的兴趣,学会了法、英、意、希腊、拉丁等多种外文。1771年8月,歌德取得法学博士学位后,回到法兰克福,他虽以律师为业,但却像一个全副武装的斗士,精神抖擞地跨进了文学殿堂,此时,正好有一个名叫耶路撒冷的青年,因恋爱失败而自杀,引起很大轰动。歌德就以自身的体验和耶路撒冷的自杀作为素材,用三四周时间完成了通信体裁的《少年维特之烦恼》,使他一举成名。
对于少年维特的烦恼,在中国经济落后时期我感到他的结局真是无聊和无奈,但是在我们现在经济腾飞后,中国人也有了富裕阶层后,才真真切切地体会了维特的烦恼所在,他其实是对于德国在工业革命后经济和金融的发展以后,一些小资产阶级的文化人向往平静祥和生活的愿望,也就是小资情调的生活,维特希望生活在一个大自然自由的生活中,但是还要有高层次的文化享乐,他矛盾,他憧憬。但是他也无奈,于是许许多多的感触。是同情,也是感动;是心疼,却又觉得有点鄙视。心中顿时充满了矛盾。每个人对爱情的观念各有差异,少女绿蒂也许只是维特寻找真爱当中的一名过客,所以他烦恼、苦闷,于是最后他选择了一个极端的手段——自杀。实际歌德写这个结尾也是自己对于当时法兰克福经济和金融发展时期的好与坏也没有把握的一种心态。我猜想歌德让法兰克福增添了经济和金融中古典文化的色彩,不如说法兰克福造就了歌德的伟大。
在歌德博物馆的五层阁楼里的每个房间,都珍藏着歌德家族的肖像画、歌德所写的信件和创作的原稿以及他阅读过的书籍,我在每个珍贵的文物中细细品尝着歌德的烦恼。虽然二次世界大战中,在美军的猛烈轰炸下,歌德故居及附近的建筑曾被夷为平地,留下的只是残垣断壁。而战后引歌德以骄傲的法兰克福人花了7年时间,在原建筑的基础上进行最精细的重建,物件的摆放也均与被轰炸之前力求相同。所以商业发达的法兰克福人最理解他们优秀市民歌德的内涵,正如《浮士德》中最终的一句话:“人要每天每日每刻去争取生活和自由,才配有自由和生活的享受。”
歌德对世界最大的贡献就是他史诗般的巨作《浮士德》,它是资产阶级整个上升时期的历史艺术概括,全书贯穿了一个主题音响:追求,渴望在实践中,在行动中去改造世界,它让资产阶级彻底地改造中世纪。别林斯基把它与《伊里亚特》、《神曲》相提并论,认为是“当代德国社会的一面完整的镜子”。郭沫若称它是“一部灵魂的发展史,或一部时代精神的发展史”。莱辛就说过:人的可贵不在于拥有真理,而在于追求真理。浮士德博士就是一个永远追求的人物典型,是一种新的时代精神即资产阶级的进取精神的体现者。客观地讲,现代社会中人可能永远不会从头到尾读《浮士德》,就是我在大学时代试图完整阅读,最后也没有实现,所以我敢肯定现代人不会能安下心来读懂它。我的体会是不需要读懂《浮士德》,因为有人研究了一辈子的《浮士德》也只能是很肤浅的认知,但是书中的一些有哲理的话语却足以让我们收益终生。
“蛇是经常通过蜕皮成长的。人也是通过不断的毁灭获得不断的新生。”
“凡是自强不息者,我们能将他搭救。”
“哎,我到而今已把哲学、医学和法律还有神学都彻底发愤攻读到头来还是可怜的愚人,不见得比从前聪明半点儿知识的追求不仅没有改变他精神的贫乏,也没能改变他物质的处境。我既无财产和金钱也无浮世的名声和体面就是狗也不愿意这样贪生。”
浮士德的这些话语到现在也不过时,经典的话语总能激励人向上奋发,法兰克福人就是在歌德的话语中经营自己的商业和金融,许多人都有着《浮士德》的进取精神和宏伟气魄,因此该市经济不仅影响整个德国乃至影响欧洲大陆,并且和纽约、伦敦的金融机构齐名;而法兰克福的经济发达让歌德的资本主义初期的思想形成,于是在当地这个流传千古的浮士德传说就在歌德的笔下有了生机和活力,赋予了新的内容,而且让当地的居民也认可了新的故事,歌德让世界认识了一个新的浮士德——追求自由。自由的心声在德国的工业革命后孕育了许多哲学家出现,正是有着哲学和文化相伴,德国的经济和科学像个巨人走在世界前列,世界是由于歌德认识了法兰克福以及美茵河畔那柔美的文化深邃,因此我想说歌德就是法兰克福的代名词!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