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从酉水文化的角度,来解读湖南省古丈县红石林镇老司岩民族文化村的伏波庙。
酉水河又名北河,为湘西一条主要河流,源自黔湘边界,流经湘西龙山、保靖、永顺、古丈等县,注入沅水。在过去,湘西陆路不发达,运输主要靠水上。河边许多人靠水吃水,常年劳动、生活在河里,在急流险滩、风狂浪恶的环境中艰难度日。在那生活无着、死生难料的岁月里,他们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水上风俗习惯。像扎排、开排、放排、造船、开船、行船、靠岸等都有忌讳,都有讲究,都要敬神。为了能平安出门,平安返回,财货不受损失,他们忌讳到禁讲“翻、打、倒、扑、沉”,不能提“洗筷子”;领头者不能为姓陈之人;不能让妇女从船头上船、不能站排头;出门碰到妇女则要折回;忌讳到遇见乌鸦要抛食饲喂,因为乌鸦是马援的三千神兵;忌讳到要把岩头说成“包子”,把屙屎说成“堆堆子”……敬神则敬马援,因为汉光武帝刘秀封他为“伏波将军、新息候”。故酉水河流域重要的码头多修有伏波庙、马援宫。
马援(公元前14年-公元49年),东汉名将,扶凤茂陵(今陕西兴平县东北)人。一生戎马倥偬,为创建东汉王朝屡建功勋。他在文化方面也作出了贡献,“马革裹尸”和“画虎不成反类犬”两句名言即出自此公之笔。62岁时率军出征,因瘟疫死于沅陵县壶头山。
老司岩因其东、北、西三面环绕酉水,自古以来便是西至巴蜀、北通湖湘的必经之地,且为八百年湘西土司王朝的军事前哨。
凭一水之便及优越的地理位置,老司岩从宋朝起,渐成酉水河流域举足轻重的繁忙码头,成为“万物集散”和“商贾云集”之地,明朝就有“小南京”之誉。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富甲北河、被赐为“封君大人”的黄儒臣,担心原建于本屯东南隅的伏波庙年久失修,率同乡绅士将庙宇移至现址。
现存于庙内咸丰八年由黄梦笔撰写的“万古流芳”碑上,除追述马援将军的丰功伟绩和黄儒臣及众乡绅的善举外,还可以看到如下文字:“祠宇虽无住持而香火岁时不绝”,“五溪之人饮食必祭水旱疾疫凡有求必祷焉,由此观之则谓将军之神独灵于五溪也。”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不断发展交通事业,改善交通条件,使高峡起平湖,险滩变坦途,行船已由原来的拉纤改为机器带动,名将伏波将军已无“波”可伏,酉水河畔许多伏波庙、马援宫或坍塌,或遭毁,能历经风雨而保存下来的仅剩此一座。
当地老人说,庙里以前供有一人多高的马援像,有拜台,有香案,内竖财神菩萨和手提朱笔的“日查神”、“夜查神”,有400多公斤重的大钟,有罐、鼓等,有人专门负责焚香和打扫,晨敲钟暮打鼓。行船放排者、求儿求女者、求财求福者络绎不绝,香火十分鼎盛。邻近村寨决议重大事情、调解纠纷就来伏波庙;逢年过节唱汉剧也来伏波庙;村人若有难辩之嫌,便会掷地有声的说“敢不敢跟我到伏波庙去赌咒!”解放后,庙内神像等物均遭毁。如今,作为村里打米厂的伏波庙已显得格外冷清。庙门上千里眼和顺风耳的画像还栩栩如生,门上石梁的太极图、双凤朝阳图仍依稀可见,数根一人合抱的“蛤蟆树”柱头寂寞地支撑着风雨飘摇中的庙宇,几只麻雀站在斑驳的断垣上叽叽喳喳地叫着,用好奇的眼光,透过蜘蛛网打量着偶尔造访的游人,给人一种追古幽思之感。
站在庙前,望对岸远山如黛,数百年来粗犷奔放的酉水船工号子:“……王村码头高又高,老板称肉一砣泡;吃一半,留一半,响水洞脚吃中饭;吃了中饭排草鞋,求儿求女老司岩。”仿佛又响彻山谷而来,仿佛在昭示着,随着越来越多慕名而来的游人打破千年古寨的宁静,养在深闺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省级历史文化名村-老司岩被撩开迷人的面纱,一个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相得益彰的旅游胜地、世外桃源正呼之欲出。
注:老司岩位于宋祖英家乡——湖南省古丈县的红石林镇,距张家界仅90公里。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