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海天散文 似水年华 心灵感悟 天涯旅人 睹物思人 文化苦旅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宴游之夕

时间:2007/6/16 作者: 佳言jiayan 热度: 90543

  酒酣乍阑,骤雨初霁,慵懒犹卧玉簟,只看猫儿狗儿打架,偷得浮生闲暇。西风频送,夹杂荷香沁脾,因怜清景易去,便起身徘徊池畔,羡满目娉婷。一池芰荷,得于清雨栉沐,尤显青翠郁郁。池畔两三烟树,隐隐立尽斜阳,会得无限春愁夏恨。曾逐东风,而今已至清秋,唯“已带斜阳又带蝉”了。
  
  昨日与友共饮至夜深,今晨便赠来一幅丹青水墨,题曰夜饮月荷。便悬挂于书房,说方附庸风雅了。伊笑曰:“俗中又俗的一幅画,止作玩笑罢了。”我因说俗画赠俗人倒也成映,说罢相觑哂然。因见我挂在书房的几句浑作的自勉诗,便欣然读了一遍:
  
  覆阶青苔露未晞,目倦案牍熟谙习。
  自谓风流文冠古,常恐才高鼠众嗤。
  犹怜丹青耻动笔,竟日醉酹病休提。
  羞云原非池中物,恒待浩气展虹霓。
 
  读罢拊掌。因落笔成书,四韵立就:
  
  闪灼文比仙,昼暮愁未眠。
  何怨龙门高,才大须经年。
  
  余惭愧难当。
  
  酒朋诗侣,余久谢却,盖因性喜阗幽,无缘街市繁华。只在书房消磨时日,却有似道家见素抱璞,坐忘心斋了。老子云:“人之大患,在我有身。”庄子亦云:“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年来为发朱熹理学,寝食俱废,愿为薪儒,以践君子之行。未承行止见识,鲜有关乎儒行。况朱熹以名教自任,在我则从心所欲,且慕魏晋风度,尔来几近越名教而任自然了。
  
  七月廿六,大姊与小妹回老家避暑消夏,手足相见,未免唏嘘。别时千里相隔,难得几次闲聚,十余年前还是一起戏耍的玩伴,目今竟各适天涯了。因叙离愁别绪,倍感伤神。席后或因余不胜酒力,竟滔滔至夜深毫无倦色。夜凉如水,一轮瘦月独悬于浩浩苍穹,便在庭中池畔闲叙。清茶淡月,把盏共话。池塘风影翩跹,菱叶浮动,荷香酥爽。大姊因叹自别后此地更显风雅了。小妹斜倚护栏沉思。我取来文房四宝说:“不妨付与宣纸徽墨。”伊笑说:“只会让你取笑了去。”我笑说:“兄妹之间,且为兴致所至,不拘于这些。”伊以蝇头小楷书曰:
  
  秋圃重游黯凝伤,落木无奈潜横塘。
  鸿归时念梦中景,春去还对镜里妆。
  怯怯离情情浓久,耿耿寒夜夜转长。
  攒眉千度琴涩语,因忆旧境指犹凉。
  
  将笔递给大姊,大姊说:“我素日来最不擅这个,就勉强搪塞吧。”写的是:
  
  人闲恹恹奈何天,红藕相连情意绵。
  愁璧浅淡暝明月,乱风急促断续蝉。
  一地情深悲往事,天边相隔几延年。
  池塘红玉随飘散,怅听弦歌怀采莲。
  
  我素来喜欢玉姊清淡为文和琳妹之敏捷才思。流年水逝,似一幅上好的帛画,岁月黯淡了它的色泽,却使它更显弥足珍贵。
  
  次晨,搴帷下榻,微觉清寒。经年老屋,每至夏秋都会有一些潮湿清腐气息,又值隔三差五阴雨,逾显阴暗难耐。便燃些沉香,数息屋内清烟缭绕,梁间已是蒙蒙一片。打开南窗,泡一盏浓茶,轻轻呷一小口,细品唇齿遗香。将长年未动的线装书置于案前,随意翻上几页再合上。坐在窗下,看檐下断续的雨滴,落在青石板上,发出精致的声响,散开,汇集,聚在一个浅浅的窝里,沉淀出岁月的味道。一种莫名的凄苦心绪往上涌,和着愁怨,陷入暝思。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