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海天散文 似水年华 心灵感悟 天涯旅人 睹物思人 文化苦旅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慎独

时间:2007/5/25 作者: 尚巾尤一 热度: 332962

  “慎独”何意?查字典,见解释是:“古人的一种修养方法,指人独处时谨慎不苟”。原来,我对慎独这一修养方法关注不多,了解很少。自那日看了《曾国藩家书》中的《遗嘱》,才更多接触这个词,想更多地探究这个词语背后所蕴藏的博大内涵。
  
  曾国藩对慎独,可谓情有独钟,他在遗嘱中第一条告诫家人,尤其小辈、晚辈的就是“慎独则心安”,他说:
  
  “慎独,则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断无行有不慊于心则馁之时,人无一内愧之事,则天君泰然,此心常快足宽平,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第一寻乐之方,守身之先务也。”
  
  现在仔细想一想,慎独其实是历朝历代众多仁人志士所推崇的第一处世哲学,这在他们遗留于今大量的诗词歌赋、名言格句当中都有大量的体现。如若举例,信手拈来:
  
  陈寿在《三国志·魏书》中说得再明了不过,他说:“救寒莫如重裘,止谤莫如自修”。何谓“自修”?自己修养自己,自己修理自己,自己修整自己。这些工作,都要在孤独寂寞中谨慎从事,不是“慎独”是什么?
  
  宋朝朱淑真的名句:“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表面歌咏的是菊花,实质何尝不是歌咏自己“慎独”,不与世人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怀?明朝于谦的“食前方丈倘来物,大结还须咬菜根”,表达的更是一种更直观的“慎独”:以蔬菜明心志,标新立异表达自己孤独的愤世嫉俗。
  
  “慎独”第一要义是“慎”——慎重、谨慎。林则徐曾亲手书写一联挂于厅堂之上,此联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要谨慎从事,首先要像联中所说“无欲则刚”,因为欲乃万恶之源,欲为贪婪、浮躁、自私之根本。欲太大,想“慎”恐怕也很难“慎”起来。但是纵观古往今来,又有几人能够免俗?清心寡欲,与世无争者实在寥寥无几。
  
  “慎独”第二要义便是“独”,不甘于寂寞,板凳难做十年冷,很难达到“独”之境界。但是历史长河之中,能够守住“独”,发扬“独”,甚至为自己崇高之“独”、纯洁之“独”,归隐山林,耕种垄亩,还有的付出生命之最高代价的大有人在。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谦,他的“独”是田园、天然、悠闲、远离权贵之“独”;“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谭嗣同,他的“独”,是愤世嫉俗,回天无力,空怀满腔报国之志之“独”。
  
  这些感人之“独”,美丽之“独”,甚至经天地、泣鬼神之“独”,真得孤独,无奈,苍白吗?周敦颐之“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泉而不妖”,写尽了荷花“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孤独纯洁至美,成为千古流传佳句,可见荷花之“独”不孤独。范仲淹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种无私、孤独、奉献情怀,不知感动了多少代人,催生了多少感人至深的故事,他的“独”不寂寞。
  
  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可见慎独可以更好地剖析自己;发现自己;弥补自己。所以曾子曰:“吾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钟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正是独处之时,谨慎检查自己,反省自己,提高自己修养和素质的有效途径。
  
  但是“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慎独不能钻牛角尖,否则过分清高、孤僻、怪异甚至白白送上性命,就太不值得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而“世人皆醉我独醒”的屈原,报国无门,落落寡欢,结果害了自家性命,想来十分可惜,究其原因,屈原“慎独”之“独”太孤独,“慎”又太极端,此乃慎独之悲壮之所在。
  
  其实,慎独之最高境界,正是王国维《人间词话》之最高境界,它们是: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246938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