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年轻时候起,我就有个想法:人活一辈子一定要写一本书。就像学习工作需要笔记一样。其实,人的一辈子就是一本书。
“我要写一本书。”二十年前,好多人听到过我说的这句话。
近些年,工作岗位变化了,不再那么加班加点了,就试着开始写。最初的想法是把家族里的事写下来,我们是怎么来的,有多么的不容易,将所经历的波折与磨难,成就与骄傲,轶闻与趣事,教训与不足,等等,都梳理一下,将生活过的全景用文字固定下来,作为传家宝留给自己的孩子看。初稿形成之后,自我感觉还可以,就发给了我的朋友,中宣部的吕振先生,他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与鼓励,并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建议,于是才有勇气拿出来让大家看。着实不怕您笑话了。契诃夫说过一句话:“写了小说而不藏起来,那才是蠢。”但愿不是说的我了。
我没有能力为我村立传。也不善常文字加工,追求的是原汁原味。我的想法极其简单,小山村就是这么过来的,我们村我们家过去现在就是这个样子。有些人有些事我们是知道的,如不写下来,伴随我们生命的消失会被遗忘的,且已经被遗忘了不少。忘记就是对祖先的背叛了。不写下来怎么着也不是个事。为了尊重先人,尊重创业,尊重劳动,尊重过失,就把我所知道的逐字逐句写下来了。我不会歌颂,不想贬损。确也没贬低任何人。如果有人在此书的镜子里看到了自己,那只能说明我写出了农村里的真相。
我的出身决定着我的作品。
老百姓是不说普通话的,为了避免水土不服,尽量用百姓的语言来描述百姓的事情,因此本书采用了大量的方言、俚语。文中虽然做过注释,但可能也会影响您的阅读与理解,这不打紧,知道百姓在说着这样的话,引起您的好奇就足够了。就像我们外出旅游不会因听不懂当地的土语而影响我们的乐趣一样。
给予我帮助最大的是贾平凹老师了,无上感激!贾平凹老师是我的偶像。是大师的《丑石》(我读高中时的课文),是大师一本一本的书吸引我热爱文学并走上文学创作之路的。大师的亲和力,大师书房里浓浓的书香气让我痴迷让我醉。更想不到的是大师为了鼓励我,肯纡尊降贵为我题写书名“哭泣的枣树”;并费心点评,寥寥数字,字字千金!这可能是我写此书的最大收获了。
2018年母亲走了;母亲走后不到两年,父亲随她而去。他们距离钻石婚37个月。母亲陪伴着父亲领着我们全家生活了57年;父亲以他少有的健壮的体格陪地球跑了85圈。我小时候说过的一句话,现在可以下结论了:能够打倒老父亲的,只有死亡!
本书动笔之时,父母亲都好好的。文稿形成待出版了,父母双亲却都走了,真是时光飞逝,人生难料啊。此书是献给父亲母亲最好的礼物了。
前面《序言》里说过了,一直做读者就好了,试着写东西可能就是我的不对了。务必请您谅解!
感谢所有帮助、鼓励、包容我的人。
赞(115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