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特别强调记忆功能,但一味的强调这种功能很可能就会丧失另外的功能,譬如创新的功能,譬如独立思考的功能。
脑回路里装满了别人的东西,自己的东西就没地方装了,以至于在给某一事件发生做一评价判定的时候,在定式思维里首先涌出的是记忆的东西,而不是自己思考后的成分。
像那句“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看似是很有道理的劝学篇(这里的熟读等同于熟记),其实是对心灵的一种致命的戕害——祖先崇拜之下淹没了自我。
读书不是为了记住,读书是为了开光,是如何打开智慧之光的一种培养过程。
真正具有思想创新能力的人,对他们来说,读书习惯是思想开拓好奇心在驱使,而不是背诵经典以显示自己多么了不起是很有学问的学究天人。事实上,我们回头看,那些新思想和新发现,基本都是伟大人物在年轻的时候做出的贡献。为什么?答案很简单,就是大脑里的记忆条条框框少了,反而给创新思想腾出了必要的空间。
那日,与友聊起读书,友列举某某读书甚多,思想如何如何了得,与其接触随时都可以引经据典侃侃而谈,对此深感佩服。但我却不赞同此观点,说,做历史考据研究,此人可以,但说到个人思想具有层次方面,他多半都是拼凑出来的东西,而真正的自我意志并不深刻。并续说,这种学究类的,一般都很自负,尤其是喜欢在外人面前摆弄他读书甚多的姿势,但其实读书太多,记忆太多反而对他造成了不可挽回的伤害——太多记忆烙印结疤之后反而没了自我(平常间,他很可能自以为是自我的,其实是在做变相的思想背诵)。
今早,读了这么一段话,觉得有一定道理,抄录如下:
“读书不是为了记住,是为了让人干净。一本书读完可能很快就忘干净了,好比竹篮打水,是一场空,但是竹篮经过一次次水的洗礼,会一次比一次干净。个人每天看书,可能记不住什么,但是在潜意识里会明白,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结语:读书学习,记忆是必不可少的,可以说,没有记忆就没有文化传承。但一味强调记忆,读死书,必然会导致大脑推理部分的残缺,从而在新思想和新发现方面构成短板。
读书,从通识基础记忆开始,逐渐需要过渡到能平等地交流,无论是哪一层级的伟大人物说过的话,都可以提出自己质疑的问题,再看他能否对你所提出来的这个为什么给予思想上的自洽,从而构筑出自己的思想网络回路。
读书是在别人的思想帮助下,完成自己思想的奠基活动。
法国哲学家阿兰说,“书籍是幸福时期的快乐,痛苦时期的慰藉”
我说:读书的最高境界是遗忘,是类似于呼吸之间的一种自然了然的滤动。倘若你对自己的呼吸特别关注,那一定是你的肌理出现了不该有的状况,生病了。
真正健康的人是不言“我在”的,因为他知道,那个“我在”其实就是一个自然的过程。“道法自然”其意指的是第一因的由来(自然不是组合词,然是自的助用),而不是循环就。
成年人,若再有事无事去背个书单,还是蛮搞笑的。你见过哪个自然人反复强调自己是个自然人的嚒?读书人亦是如此。
生活不一定耍酷,但一定要有态度。读书,就是一种态度。
记:散步,河边。今年桂花开的早,阴天,香气下沉愈发浓烈。听罗宾·邓巴的《梳毛、八卦及语言的进化》。最大的收获就是知道了有个心理学名称叫“邓巴数字”,大意是:个体真正可以勉强称得上是「朋友」的,不会超过150人。是的,仅仅只有150人——这就是著名的「150定律」。邓巴教授说:这是命中注定的,是由你的脑容量决定的。
朋友,对此,你又是怎么看待这个数字的呢?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