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将一盆洗过菜的水泼洒在院子里,自言自语地说道。时间已是暮春时节,院子里,韭菜摇曳,大葱吐绿。阳光暖洋洋的,散发着生机勃勃的气息。
燕子是候鸟,家乡的春天气温回暖,万物复苏,燕子翩然归来。田野里绽放出星星点点、影影绰绰的绿意,农民伯伯在田野里忙绿着,开始耕耘着那一亩三分地,播种着一年的希望。几只燕子飞来飞去,叽叽喳喳的,许是在寻找食物吧。
不知怎么地,家乡的燕子分外多,田野里、院落里,时而盘桓,时而栖息在枝叶纷披的树上。老家的男人有个不成文的规矩,男人们对燕子在屋檐下的巢倍加呵护,对燕子筑的巢还加了修饰,村子里的人们喜欢燕子落在屋檐下,更喜欢燕子在屋檐下的叽叽喳喳声。
村里有一百户人家,村子有一条东西方向宽阔的路,南北小巷不规则,巷子虽小,但传递着真情。谁家举办个宴席,小巷的人家都去随个礼,农闲时节,串门拉家常是家家户户最常见的事情,屋檐下、院落里燕子声与人们拉家常的说话声相互参合,大家伙平添了几分乐趣。
盛夏时节,雨是少不了的。遇到一场暴雨,屋檐下的电线上站满了好多好多避雨的燕子,此时的燕子现出怵的表情,伸着头四处张望,或者缩着头情绪低落。
一场雨过后,小巷里、院落里,不免出现一个个大小不等的水洼,老家邻居二狗,最爱在夏雨后,用筐子盛些上等的土,倒在水洼边,用铁铲将土和成湿度适中的泥,这些泥成了燕子筑巢最好的原料。燕子用嘴衔着,乐此不疲,筑起巢了。有的是筑新巢,有的是修葺旧窝。唐朝诗人白居易有诗云: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衔泥筑巢寄托着燕子的家园情怀。燕子是最恋家的飞禽。听村里的老人讲,燕子筑巢时,常雄雌一起并肩前行,可见燕子的家是多么温馨,精神世界是多么丰富,对情感是多么坚贞。
燕子以田中的虫子为食物。农民伯伯对燕子倍加钟爱,倍加呵护。当看到好多的燕子在田野滚滚的麦浪上翩翩欢歌飞跃,农民伯伯十分高兴,心中期盼着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村里有一位老师,酷爱古诗词,农闲时,常在村中大柳树下,坐在一块大石板上,讲起唐诗宋词,认真劲儿十足,不带半点敷衍。老师给村里头发花白的老人们讲了几首关于燕子的诗词,对于村里这些胸中点墨的少的老者,从老师那里知道了莺歌燕舞、劳燕分飞、新婚燕尔、北燕南飞等词语意思,对燕子多了几分敬意。
春风夏雨,时光如流。麦收时节到了。对于祖国的正北方,小麦是最先成熟的作物。村里户籍上共有500多人,其中三分之二的年轻人常年在城里打工,在村里留守着都是花甲古稀的老者。农忙时节,城里打工的小伙子们,纷纷赶回来,加入到收割大军,老少咸集,场面热火朝天。
麦收后的田野,杂草暴露,常有各种不知名的虫子在草丛下的浅表土层里蠕动,或隐或现地露出身体的一少部分,燕子呼朋引伴,只要虫子影影绰绰地露出身体的一小部分,难以跳脱燕子饥渴的小嘴。地里的虫子少了,庄稼茁壮了,农民伯伯自然高兴了。
夏收过后,村里的年青人们背上行囊,又踏上了去城里的路程。在村子和城市的之间的这条路,写满了游子思念家的情和愁,犹如屋檐下的家燕,无论走多远,老家的房子,才是最熨帖的家。
在燕子的窝里,总会铺一些松软的、舒坦的柴和草。在窝里,燕子下蛋,常发生在盛夏。燕蛋壳破,毛茸茸的小燕子诞生了,橙黄色的嘴唇,炯炯的双眼,燕子妈妈在尽享天伦之乐的同时,更增强了一份哺养的使命,不辞辛劳地奔波在捕捉小燕子的食物的路上。
夏忙过后,村里的人们可以歇息一下了!村中间有两排挺拔的白杨,树下是排列整齐的、方正的青石。树叶婆娑,树影依依,裹满浓浓的乡愁。村里的人茶余饭后,坐在青石上,男的老者抽烟消遣,小孩子们玩耍嬉闹。爱干活儿的女人们将自己的豆角挑来一筐子,去头掐尾,用特制的刀,削成长条,在青石上铺上一张干净的垫子,将削成长条的豆角丝散落其上,饱受灼热阳光的照射,蒸干自身的水分,成为可以长久储存、农家饭桌上常见的一道佳肴。
在晒豆角的过程中,垫子上常常可以见到燕子的粪便,圆形长条状的,农家女人们对此不会嫌弃,更不会抱怨,因为她们知道燕子粪便是干净的,在收拾干豆角的时候,仔细地将粪便拣出,饱含着燕子满满的爱。
日出日落,月缺月圆。一股风儿吹来,有了一丝丝的凉爽,这风便是秋风了。故乡的秋天是最美的季节。美不仅仅表现在田野里、院落里的瓜果蔬菜等美味丰登,端上了农家的餐桌,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更美的是秋天的天,空阔而辽远,犹如庄稼人的胸怀。
家乡的秋天是最忙的,田野的所有庄稼相继成熟,高粱涨红了脸,谷子笑弯了腰,玉米渐渐地脱去了绿装,换上了橘黄色的秋装,豆子的荚在农民伯伯的镰刀下,奏出银铃般的乐章。农民伯伯忙碌,燕子更忙碌。燕子妈妈领着孩子们在秋天里茁壮成长,小燕子逐渐脱去了稚嫩和瘦弱,成就了健壮和成熟,有的离开了妈妈的怀抱,独自去觅食,独自去筑巢,独自去生活。
仲秋的故乡寄托着深邃的、无边的乡愁,留着对过去深深的记忆。一轮圆月在东方升起来了,家家的院落里摆着供月的祭品,祭品很丰富,盛着实至名归的秋。
中秋佳节,家乡的游子——外出的故乡人都回来了。中秋节是一个团圆的佳节,大家围坐在一起,拉着家乡的话。皎洁的月光在农家大炕上洒下朦胧的影。
秋风渐凉,百草渐黄。这时候是农民伯伯一年里最忙碌的季节。田野里,人头攒动,收割的机器声不绝于耳。对于秋天,那时忙碌一年农民的期盼,五谷丰登那时农民一年辛劳的回馈。田野里,渐渐地变成光秃秃的黄土地,燕子也少了几份欢噪,很少听到鸣叫声,不知是秋天的枯枝败叶,对它们的情感产生了忧伤,抑或是因为气候的因素,为南飞的准备而忧心忡忡,少了春天燕子的激越,夏天燕子的欢愉。
屋檐下的燕窝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变成阒寂。在农民伯伯的不经意间,甚至在猝不及防中,燕子在悄无声息中,向南飞去了。
故乡的人,看着那平静而安然的燕窝,陷入沉思。……
腊月初八过后,故乡进入了年的准备,外出的游子纷纷回来了,又回到了他们魂牵梦绕的家。这些行走在故乡和城市之间道路的故乡人,在农忙时节,在传统的节日,风雨兼程,总是在日暮时分,回到家里,盘腿坐在偌大的农家大炕上,吃上母亲做的饭,与父母亲唠一唠心里的话,彻头彻尾地体味着家的温情。像一群燕子,宽广的胸怀中装满了家的情怀。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春节过后,万象更新,故乡的游子是南飞的燕子,又踏上了去往城市的路上。家,用深情的目光送着“燕子”远去的身影!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