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海天散文 似水年华 心灵感悟 天涯旅人 睹物思人 文化苦旅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家乡的夏雨

时间:2021/8/21 作者: 于天良 热度: 327016
  雨点散打在玻璃上发出不规则的滴答声,惊醒了我的梦。我打开窗户,一股舒爽的凉气扑面而来,雨,说大不大,说小不小。

  昨晚上炕入睡时,母亲说:“天有点阴,怕要下雨了。”今早醒来,满眼的世界,全是雨线,雨声。母亲说:“这场雨好,地里的庄稼已旱了,缺水了。”我忽然想起一个词“甘霖”,听老师讲久旱逢甘霖,那是一件难得的幸事。

  我撑上一把雨伞,推开家门,雨好像比刚才有点大了,齐刷刷的,我小心翼翼地走在灰砖铺就、湿漉漉的小道上,从伞檐流下细细的水流,打湿了我的裤脚,我没有太多的在意,心里只想着快去打开院门的锁。

  院门下面是用沙石土夯实的,雨水浸透后,酥而且软,雨水在院门下肆意流去,在这里,有静有动,写满了夏季的款款深情。

  母亲年纪已高,拄着拐杖,把整个院子打扮得穰穰满园。黄瓜、茄子、青椒、韭菜、萝卜、豆角、糯玉米等等,不大的园子,品种繁多。每一畦,都是母亲的佳作。早茬的萝卜摘尽,又种上了秋白菜。坐在炕上,凭窗观赏整个园子,禾苗高的、低的错落有致,颜色浓中有淡,绿叶中有花朵儿点缀,更有沉甸甸的果实衬托。这不仅仅是舌尖上的美味,更象画家的一副画,深情和眷意写在精致的宣纸上。

  雨,哗啦啦地下着,绿油油的叶子在雨中润色了许多,变得有些娇艳了。花儿耐不得雨水的狂妄,花瓣儿有的耷拉着脸儿,但是姿色不乏妖娆。大小不一的果,敷着一层薄薄的、晶莹的雨膜,畦已经被雨水浸润,水面上的雨花绽放时发出窸窸窣窣、时断时续的声音。

  母亲说:“雨水能肥田,好好地下个一整天。”昨天还是骄阳似火,热得人汗流浃背,热得园子里的甜瓜秧苗昏昏然地打盹儿,热得黄瓜的叶子在低垂着悲悯的脸,韭菜绿绿的尖儿有的变得干瘪,人在热浪中增加了惰性,一只流浪的狗卧在墙角,衔着红红的舌头,张开大嘴哈着气。夏雨来临,一切都舒爽了、惬意了。

  雨时大时小,在临近晌午时分歇脚了。但天空依然是阴暗、深沉。夏雨沐浴后的家乡,清凉多了,明快多了。人也抖擞、振作了许多,惰性少了,劲头有了。

  雨后的园子,散发出一股淡淡的草香、轻而柔的菜香,香味儿融和着、渗透着,一点儿也不浓烈。在园子的犄角旮旯,一些幼苗带着对生的憧憬在夏雨后露出了脸。夏雨传情愫,欣然故乡来。雨后的精气神,装在思乡的信笺内,刻在砥砺前行的画境中,回味在希望的梦里。

  我走出院门,沿着村中的硬化路,向村边的田间走去。我每次回老家,都要去田间地头去看一看、坐一坐。上一次,田里的苗刚出土,忸怩的绿色象浩瀚的夜空稀疏的星星,影影绰绰地点缀在广阔的田野。此刻,我掐指一算,两个月有余,时间转瞬即逝,留下的是一声吁叹。现已入夏,蹉跎了一个季。

  西边天际升腾起深沉的阴霾,预示着一场大雨到来。我急中生智,拿着工具疏浚院门下面埋着的排水道。“滴答、滴答”,急促的雨声想起,豆大的雨滴劈头盖脸地下了起来。

  雨,一阵接一阵地猛烈,俄而时间,成了一个雨帘的世界,雨急遽而来,夹杂着啪啦啦的声响,地上形成的水流和绽开的水花儿,更能看出雨的狂。

  母亲说:“这场雨下足了,用不着浇地了。”

  雨大如注,倾盆而来。园子里的禾苗,在骤雨中风姿迥异,各有各自的风骚。豆角攀缘着竹枝搭就的架,枝蔓纤弱,有的腰已弯了,有的头也低垂了。茄子、青椒身材短小精悍,依然坚挺着倔强的身姿。玉米杆茁壮,任凭多大的雨,风韵未减。韭菜、香菜尽情地饱受雨水的洗礼,露出细的尖儿,不知道是在嬉水中体味酣畅,还是在困境中呼号求助。黄瓜的叶子有的被打折,耷拉着伤心的脸。西红柿苗有的结了幼果,有的正花儿怒放,此刻,花儿败落了,有的幼果不堪雨水的一击,落在雨水中,留下的是沉痛的惋惜。

  一阵疾风裹挟着雨刮来,雨像一匹挣脱羁绊的野马直泻而下,天也阴沉沉,暗了许多。雨肆无忌惮,来势汹汹,发出一阵又一阵“呜——呜——”的声响,远望去,房间、院落、高低错落的树,家乡的一切全被滂沱的雨帘、雨幕笼罩了起来,地面上形成了一条条汩汩流淌的水流,母亲凝神看着园子,发出一声长长的哀叹,无情的雨辜负了自己辛勤耕耘的热情。

  雨来的急遽,走的也迅速。红红的太阳出现在西边天际。傍晚时分到了,母亲在灶上做着晚饭,我站在园子旁考虑如何扶起那些跌倒、弯腰的枝和叶,如何修复那些七零八落的菜之架。

  家乡的夏雨,不知是一种期盼还是一种哀婉?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