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木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以前对这首诗并无太深的印像,后来住到扬州城里,也就熟知了。据传它有两个版本,即第二句中的“草木凋”,另一为“草未凋”。上网查询,见大多认为以用后者“草未凋”为好。且有云,若为“草木凋”则与首句中的“青山”矛盾。鄙人以为此言差矣。一般说来,无论什么时节,大山在人的眼中、脑海里无非是青山或白的雪山,草木的凋与否并不会改变人们对山的印像,况且大山上的草木也不会全凋,江南更是这样。我以为,若杜牧作此诗时心境开朗、高兴,倒也可为后者——但也该是“木未凋”吧,何故见草而不见木呢。反之,则应为前者。考虑到诗人因扬州“赢得青楼薄幸名”,“秋尽”之夜,恐不会开朗、高兴。且通常箫为悲声,用“草木凋”则诗的意境浑然天成,较用后者为佳。老实说,我反复吟诵全诗,总觉得用“草木凋”为好。况且,“秋尽”江南木也会凋的,更别说草了。更何况诗人所谓的“江南”很有可能指代扬州。这里,我并不是考证原作究竟是“草木凋”还是“草未凋”——那是专家学者的事,至今并无定论,而且据说也无法考证了。
以上这些只是出于对唐诗的喜爱抒一己之管见而已。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