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海天散文 似水年华 心灵感悟 天涯旅人 睹物思人 文化苦旅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闲话早餐

时间:2021/5/4 作者: 周健 热度: 398496
  多年来,跟大多数信阳的上班族一样,我的早餐绝大数是在街上的早点铺解决的,主要是图个方便、随意。

  办公楼后面有个太平缸胡同,里面有个菜市场和十来家早点铺。胡同较窄且不长,我以前并不知道这个胡同还有名字,直到前年信阳创建全国卫生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市才在胡同口立起了这个街名,当然,我也不知道名称的由来,想必有些历史渊源。每到清晨,这里充满了人间烟火气,熙熙攘攘,甚是热闹。这里是我吃早餐的主要场所,故而这些早点铺我都光顾过。几番比较,那些不适合自己口味的店铺就很少去了,之后便轮番去自我感觉较好的几家。

  胡同的早餐品种较多,大部分是带有信阳特色的,有热干面、牛羊肉汤、馄饨、包子、鸡蛋灌饼、油条、勺馍、豆腐脑及粥类等,也有广东肠粉,食客可根据自己的口味自由选择。每家几乎都只有一间铺子,门口显著位置挂着招牌,多数时候铺前搭有临时帐篷,为食客遮风挡雨,棚下设几个条桌,桌上放有筷子、餐巾纸及调料,以方便食客就餐。有些铺子提供的早餐品种单一,而大多数铺子是多种经营。迎合了大众口味的铺子门前总是排成了长队,店主麻利而又兴奋地忙着,微信或支付宝收款的提示音骄傲地不停响着,让那些门前略显冷清的店家心生妒忌。

  我感觉我是不挑食的,但早餐前我总会在胡同里徘徊几分钟,选择就餐店铺。感觉好吃的吧,队排得太长,时间来不及,因为还要按时上班,不好吃的吧,自己相不中,不愿去,踌躇再三,最后只好折中作罢,但总会心生不快,甚至有些失望。

  上班族和学生都赶在那个时间段就餐,难免座位拥挤或没有空位。有些人并不计较,端着碗随便找个地方站着匆忙吃毕,而有些人却四平八稳地坐在那里细嚼慢咽,这些人大多是不用上班的,比如退休人员或闲杂人等。也有上幼儿园的小朋友,在大人的哄劝下不紧不慢地吃,边吃边东张西望,问东问西,对一切充满好奇;也有小学生因吃得慢上学快迟到了而遭到父母不停地呵斥。有几次我也是站着吃的,有时是因为没位子,有时是因为城管人员要求撤掉了早点铺店外摆放的桌椅。这条胡同几经整治,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城管经常来巡视,尤其在早点时间,他们三五成群地大声吆喝着,让人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感觉。他们走了之后,店铺的行为又恢复原样。我不知道这种现象到底是好是坏,也不知道是否有更科学的方式来进行城市管理,但感觉相互理解和包容是不可或缺的。

  相对而言,太平缸胡同的早餐口碑还是不错的,不少人舍近求远而来。这种心情我能理解,因为我也是如此。我不喜欢这条街上的蒸饺,但却喜欢平桥中心大道上老啤酒厂口那家的口味,有时性起,清早会驱车十公里去吃,回时顺手还带回一些放在家里冰箱里备用。更有甚者,有些人早晨会驱车四十公里到罗山县城,为的就是吃一碗正宗的大肠汤。

  信阳人的早餐时间都很短,铺子大都很简陋,不像广州的早茶那么丰富、精致,时间长,店铺清雅,也许这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或风俗习惯相关。但这并不影响人们的就餐热情,各色人等接踵而来,相互不认识,却能比肩或相对而坐,没有地位高低、身份贵贱之分。认识的,相互会热情地打招呼,有的还争相付费。有些人是某些铺子的常客,去了也不搭话,心照不宣地排队扫码就餐。有些人则不要辣椒、不要青菜或多放辣椒、多放芝麻酱之类的嘱咐着,生怕店主弄错,差错偶然是有的,免不了一阵嘟啷,店主口里忙不迭地赔礼道歉,可手里的活计并未停下。

  早餐时间虽不长,但可接触到很多社会现象。多年以前,我经常见到老人在早餐铺前乞讨,男女都有,我经常会给一些零钱。有一次,有个老太婆缓缓走来,手里拿个搪瓷缸,伸到我面前轻轻抖动,里面有硬币作响,我放入了一元纸币。那天女儿也与我一同吃早餐,同情老婆婆,又拿出五元纸币投入瓷缸中。这时旁边有人说,这老婆婆根本不缺钱,她家有座三层洋楼呢,闲着没事儿干出来讨钱。还有一次,我给了一个老大爷钱后,旁人又说,说不定他比你有钱呢,经常见他下午打牌,赌注可不小。我不知道他们的说法是真是假,但肯定事出有因, 所以人还是得有同情心,虽然社会上有人利用人们的同情心行骗,但毕竟打击力度在不断加大。这几年已没有见到这种现象了,说明社会管理卓有成效。然而有些事情总叫人如鲠在喉,不吐不快,说起来也都是一些细节,但很是影响人的心情。比如,有些人吃完了饭,用手使劲地擤鼻子,鼻涕掷地有声,总感觉有些甩到自己碗里,让人恶心至极。也有吃完后咧嘴剔牙乱吐痰的,也有拿筷子伸到公用汤锅里消毒的,也有让宠物狗坐凳子上的,等等,不一而足,真是“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这种场面我时常遇到,我有时会气呼呼地瞪他们,有时干脆不吃了,徒奈其何,只有在心里咒骂而已。看来,文明程度的提高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我时常怀念在陕西的大学时光。有个同学叫张平,潼关人,是我上下铺的兄弟,不爱在食堂吃早餐,时常利用第二节课后课间操时间带我跑到校外吃凉皮,我清楚地记得当时是一毛八一碗。起初我并不知道那叫什么,没见过,第一次觉得并不好吃,后来按他的指点加些调料多吃几次后觉得非常可口,于是就经常吃,无论春夏秋冬。以前我是不吃辣椒和醋的,但自吃上凉皮后吃什么菜都无辣不欢了。毕业后回到家乡工作,总想吃凉皮,可信阳正宗陕西凉皮很少,即使碰到了,却总是吃不出那种味道。毕业后,同学们各奔东西,见面极少,留下了一如我对凉皮般的思念。

  我虽不怎么挑食,但却喜欢尝试各种美食。我总感觉酒店的饭菜大同小异,因而更喜欢那些胡同小厨。出差在外,早上我时常不吃酒店的自助餐,而是溜达到那些早餐铺上去尝试地方美食,同时去感受一下异乡人的生活。有一次出差到重庆,独自寻了一个早餐铺,里面人也多,看到墙上的早餐名目,我要了一份抄手。及至端到我面前时,发现竟是一盘水饺!我以为服务员端错了,经确认无误后才知道原来抄手就是水饺。“无知”这个词顿时砸伤了我。

  我看了很多关于早餐的文章,大多是关于营养方面的。“早上吃得好,中午吃得饱,晚上吃得少”。这在国外早就有了,按照国外的说法,早餐吃得像国王,中午吃得像绅士,晚上吃得像贫民。合理地说,早餐是人们的第一餐,可见它的重要性。早餐的吸收是最好的,能量占全天的30%,早餐吃得好,人的一天的精神才会好,故而早餐不能马虎。这些道理大多数人是懂的,但难免会有种种原因会有不吃早餐的时候。就我而言,不吃早餐时而有之,要么是昨夜饮酒过量胃口不好不想吃早餐,要么是时间来不及或没有自己想吃的东西,我想,每个人的原因都不相同。我认识一位老者,性格开朗,常年吸烟喝酒,耄耋之年依然精神矍铄,体检时各项指标正常,他自称“八十岁的身体,三十岁的心脏”,我们笑问他长寿之道,他顺口总结了三句话:“每天坚持吃早餐,喝酒之时不吸烟,有主美女切莫沾”,寥寥数语,虽不完全正确,却一下子道尽了“食”与“色”,这种人不长寿才怪。这些要求并不高,可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呢?

  坐在早餐铺里,看人来人往,我时常感念做早餐并不简单。有人上班嫌累,嫌工资低,抱怨自已还没有卖早餐赚得多,而卖早餐的却羡慕那些上班族工作体面,养老有保障。有些早餐铺的确收入颇丰,但据说他们早上三四点就起床开始工作了,辛苦程度可想而知。有些早餐铺子生意很好,有些却差强人意,同样的材料却做出了不同的味道,同样的劳动获得的报酬不同,这跟人们依据同样的素材写出来的文章意境不同一样,值得开铺子的人认真总结和思考。当然,作为食客的我们也不能置身事外,仅仅作为看客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你看别人,别人也在看你。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3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