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海天散文 似水年华 心灵感悟 天涯旅人 睹物思人 文化苦旅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家乡的倩影

时间:2021/4/28 作者: 鱼翔 热度: 394136
  家乡楚楚动人的倩影,正释放着越来越迷人的魅力。

  我的家乡弥渡,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天气浑如三月里, 风花不断四时春,土地肥沃,物产丰富。

  儿时,我的家乡弥渡的模样很一般。尽管家乡地处茶马古道的交通要冲之地,还有密祉文盛街茶马古道枢纽驿站,是古时南来北往、东进西出的十字路口,被誉为“滇西粮仓”,拥有辉煌的过去。但站在县城的街头巷尾,丝毫也察觉不出“祖上也曾显赫过”的骄傲。看到的只是由前街、后街、十字街等几条简陋的街道和破败的“钻洞”(城门),以及高高矮矮的民房组成的小县城。

  在农村,农民的家当也非常有限,一个村,除了少有的几间瓦房和普遍的草房和农具外,几乎一无所有。田里庄稼也是清一色——稻谷、玉米、黄豆、小麦、蚕豆、油菜;山地里的农作物有黄萝卜、黄薯、花生、土瓜、葵花籽。虽是“滇西粮仓”,农民一年劳作下来,仍有可能吃不饱穿不暖。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深入推进,家乡的父老乡亲根据市场需求,种植农作物,发展特色农业,订单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实行土地流转,采用入股分红形式,把分散在农民手中的土地集中起来,由公司化运作经营,既打破了小农经济框框,又便于农业机械化,提高农业种植水平,增产增收,农村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滇西粮仓”焕发出勃勃生机。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经过扶贫攻坚战,我的家乡又打了一个个漂亮翻身仗。那些没有解决温饱问题的贫困户,也跟上了时代的步伐,过上了“机械化、电气化、现代化、智能化、城市化”的小康生活,这在过去农民想都不敢想的新鲜事,如今在我的家乡已经成为现实。

  作为大理滇西中心城市的卫星城,这是我的家乡发展的独特地理优势。吸引来了不少投资客商,他们安营扎寨,有的开展食用花卉产业种植,有的种植大棚蔬菜,大棚水果,有的投资建厂,大力发展工矿企业。这些产业都成了家乡的支柱产业,推动着家乡的全面发展。

  站在家乡的文笔山上,放眼四望家乡的田野,无公害商品蔬菜基地、食用花卉基地、中草药种植基地、烤烟育苗生产基地……的大棚密布其间,水上鸟儿在觅食,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空中各种鸟儿在飞翔,一派“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的丰收景象。夜间,在妩媚的月光下,镶嵌其间的一个个水塘,似洒落人间的珍珠闪闪发光,这样的夜色美景,格外令人心旷神怡。以建设国家级园林县城而配套建设的毗雄江两岸蜿蜒的园林景观河廊,每天都会迎接大批城乡居民前来游玩赏景,如果夏天在这里遛弯,凉爽的感觉会更加美好。

  在“小河淌水温泉小镇”,里面的休闲娱乐项目正在对大小游客开放。有的是大人带着小孩,有的是举家偕老携幼,有的是热恋中的俊男靓女,有的是呼朋唤友,露天泳,室内浴,水上漂流、冲浪,食豆腐宴,赏玫瑰花海。来这里游玩的人很多,有外地游客也有本地玩家,节假日更是热闹。

  这些年,在县城建设中,家乡人民坚持县城新城区开发建设与老城区改造并举,国家级园林县城、国家卫生县城、省级文明城市、美丽县城“四城”同建,县城建成面积5。1平方公里,控制面积达18.18平方公里,是过去老县城的几十倍。一条条双向4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的城市大道纵横贯通、四通八达构建起县城的的交通网络。城内高楼林立,欲与天宫比高,街道整洁清爽,随处可见的洗手台,让人们逐渐养成讲卫生的习惯。在不久的将来,家乡的县城将增加几个时髦的新头衔——国家级园林县城、国家卫生县城、省级文明城市、美丽县城。家乡的影响力、知名度将越来越大。

  乡村油路通畅,客运班车通乡达村,农民的居住、生产、生活环境越来越好。到处都是新建的庭院式钢筋混泥土“洋楼”,树木景观草地,文体小广场比比皆是,文体活动设施一应俱全,路灯亭亭玉立,垃圾定点回收清运。家家户户都养花栽树,庭院如画,青翠迎人,鲜花满院,院内干净、 厨房干净、卧室干净、厕所干净、个人卫生干净,庭院绿化,院内物品摆放规范,村民开始享受像城里人一样的美好生活。

  每天,乡亲们进厂、进城上班,下地劳动,有的骑着电动摩托车,有的开着小汽车,早出晚归,非常方便。休假日,他们打理家前屋后自留地,给庭院里的花浇水,为菜施肥,帮树剪枝,喂喂猪,养养鸡,闲情逸致油然而生。

  家乡变化这样大,家乡人这样生活和工作,着实让人羡慕不已。这就是家乡倩影的魅力所在。难怪我会白天想着它,晚上梦见它。

  家乡的倩影宛如一本内容丰富多彩又与时俱进的影集,常翻常新,祝愿家乡在历史长河中美丽幸福永驻。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1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