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海天散文 似水年华 心灵感悟 天涯旅人 睹物思人 文化苦旅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云巅垂纶

时间:2021/4/27 作者: 寿仙 热度: 397926
  目平湖风光带西接沅水、澧水、沧水、浪水,碧水云天,千帆竞发,逶迤东去,直奔长江。沿岸的岩汪湖、洋淘湖、蒋家嘴镇上,楼宇鳞次栉比,远眺山峦青色如黛,俯看湖水缠绵缱绻,外湖一众洲滩如片片柳叶浮游湖中,芊葭萋萋,柳丝如烟。道上点缀着的雕塑、亭、廊、灵壁石等园林小品,充满远离城市的灵动野趣。雨后初晴,岚气袅袅升起,云蒸霞蔚与远处山青水碧相映衬,恍若仙境。登上望江亭,脚下湖水滔滔,树叶婆娑,满天的云朵全都飘落水中,轻风拂过,摇摇晃晃,宛若站在云巅。亭间垂钓,别有一番诗情画意。

  沿湖到处都是垂钓者,湖水映着他们的身影,也映着天上的云朵。他们便站在云巅,隐居在波浪里。他们面前摆放着二三根钓竿,闲逸安静,懒得说话,目光炯炯望着湖面,自成一道风景。他们似满腹心事,若有所思,却寻找这宁静之所逃脱现实,这是要给自己一点氧气。他们和满湖波涛永远格格不入,永远心不在焉,永远天马行空,却满心希望在波涛里打捞起自己的理想。他们把心事随诱饵抛进湖中,一任波涛淘洗,发酵出味道,变成一条悲哀的鱼,然后沉在水中。在时间无涯的荒野里,波涛汹涌的吟唱间,只有浮标一动,他们便在水里在云巅照见自己僵硬了的嘴角泛起会心的微笑。

  他们垂钓并非为了生计,为了食鱼。常言道,拿起鱼竿,打烂药罐;鱼竿线钩,延年益寿。垂钓包蕴着深沉的智慧,知道世事多变,不到最后不知道结局如何。垂钓的人需要眼光远大,也需要耐性,更重要的是需要十足自信,相信自己不会看走眼,失却一份心动的收获。久而久之才发现,在这云巅垂钓,是在读目平湖这部深情并茂的书,风光带的长堤作封面,万顷碧波皆是诗词歌赋的华章。

  盯着漫长的时光浮漂,满湖抖动的故事最令人感动。

  在目平湖垂纶的的范蠡,生于河南南阳,从小立志齐家治国平天下。公元前473年,他辅弼越王勾践灭掉吴国,成就霸业,被尊为上将军。范蠡意识到大名之下难有宁静。“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他带上西施离开越国,乘舟游历五湖。范蠡逆长江而上,进入东洞庭湖岳阳,再到目平湖赤山。舟行至一山汊,里面泊满了渔舟、商贾货船,宁静向阳,入夜则明月皎洁,繁星点点,竹影坠坠,杨柳依依,渔歌乘着蛙声远去。这里没有边塞的诡秘风云,没有宫闱权势纷争,温馨的渔村,淳朴的乡风,时时拂面。夫妻住下来,劝农桑,务积谷,不乱民功,安民所善。每天湖边垂钓,怡情悦性,一住经年,目平湖成为他们彼此生命中的永恒,成为人生顺水顺风顺意之所。范蠡西施走后的许多事,难免令人叹惋。当地人敬重他们的鹣鲽情深,把他们夫妻垂钓处改名蠡湖,赤山改为蠡山,龙阳官府把它定为乡名。清人周宗法写范蠡湖“扁舟若未来南国,一水如何属越人。”

  凝视横无际涯的水云间,满湖飘荡着一串串文化浮标。

  穿过两千多年的历史烟云,回望战国末年,七国争雄,战事频仍。楚怀王十七年,屈原之父伯庸带兵征战,几乎全军覆没,自刎身亡,以此报国。朝廷任用屈原,担任左徒,三闾大夫。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原不与,而谗之骄傲自满,揽功荫翳。怀王听了气愤,疏远屈原,以至他三年未能见到楚王。履忠被馋,忧悲愁思,独依诗人之义而作《离骚》,上以讽谏,下以自慰。及至后来被放逐,回到家园,憔心愁悴,彷徨山泽,思君念国,忧心罔极。正是在这湖畔,远离世俗,水隐其形,浪远其声,幽居独处,形浪遁逝。屈原遇见向他致意的渔父,桨歌沧浪,濯缨濯足。他掏心正定,“宁赴湘沅,葬于江鱼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学世俗之温蠖乎?”不为世俗所染。“余既滋兰之九畹兮,杂杜衡与芳芷。”他亲手砍下杂树打桩,用石头砌成矮围墙,自筑钓鱼台,每天会客垂纶,赋辞吟诵,仪容变易,欣然自乐,写下千古绝唱《九章》等大量辞赋。目平湖波涛中,沧浪水、沅澧、江潭坪、辰阳、濯缨桥、橘州等,众多的楚辞元素和标记,隐居云水间,皆已成为不朽的文化经典和旅游胜迹。

  眺望苍龙般蟒蟒长堤,满湖是远客身影铸成的丰碑。

  目平湖温柔的碧波,把自秦汉唐宋以来一代诗仙诗圣诗僧,及林林总总的诗人文豪醉在怀抱里。李白于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在此垂纶。因参加永王李磷起兵,遭到清算,李白在流放途中虽获赦免,却孤寂难耐。在江南恰逢被贬的好友李晔和贾至,三人一肚委屈,同病相怜,相邀一同进入目平湖,临湖垂钓,寻觅心往的归宿,并游览了赤沙湖等名胜,吟作《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发出长长慨叹:“洞庭西望楚江分,水尽南天不见云”,“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长堤远眺,千里清秋,江山如画,湖波无际,白云乱飞,夕阳下泛起粼粼碧波,带着落寞清寒,让旅人难免想起归程。一日垂钓后,回到沧水驿楼,李白禁不住湖水逐浪伤怀,便于墙上题下了《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瞑色不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题毕,长歌当哭,踏上归途。至宋代《花庵词选》推此词为“百代词曲之祖”。幽幽墨香,飘至今天,其味愈浓,其色愈华。

  湖畔垂纶,享受江南温柔的轻风,面颊生芳,思绪飞驰,荡尽愁思烦腻。杜甫、元稹、李贺都留下垂纶屐痕,翰墨飘香醺湖湘。还有卢照邻、杨炯、孟浩然、王维、岑参、孟郊、白居易、杜牧、欧阳修、陆游等,数十位历朝历代的文人骚客,慕名而来,他们或得意乘风,或规避乱世流离之所,或被贬流放寻此乐园。他们在此垂纶,一任心中郁结愁绪消弭在波涛中,阉割世俗,灵气自来,倾匠心铸黄钟大吕,藉理想构画救世巨擘,也抚慰痛楚愁思的乡怀。晚唐诗人释齐已留存的800余首诗中,很大一部分是讲述目平湖的故事。他们把诗词歌赋或雄文披挂在蟒蟒长堤,而现在,这些古风华章,已铸成一座座丰碑,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湖星。

  了望点点白帆,满湖波涛是梦里的诗和远方。

  刘禹锡的官船在唐元和九年(公元815年)来到了目平湖。作为朗州(今常德)司马,仕途坎坷。在任上,他无数次与目平湖神交,湖水沁育万民,万物和美,令他百感交集,吟出了《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他察城镇,巡水乡,坐在屈原自筑的钓鱼台上,默默沉思,见到百姓在朱檐黄瓦县衙往来自便,渔夫往来渔猎,生活怡然自乐。所到之处,百姓好客,聊述乡俗家事,湖边人家,橘柚吐芳,很少差吏来扰,田园阡陌,鸡犬相闻,鸟作和唱,与他向往改革,期待的太平盛世正好合拍。目平湖正是梦里的诗和远方。他诗思潮涌,数年光阴,折进诗里,吟成一首七律,题曰《龙阳县歌》:

  县门白日无尘土,百姓县前挽鱼罟。
  主人引客登大堤,小儿纵观黄犬怒。
  鹧鸪惊飞绕篱落,橘柚垂芳映窗户。
  沙平草绿见吏稀,寂历斜阳照悬鼓。

  这首七律以及后来的《洞庭秋月行》等,是刘禹锡当时的心境写照,一千多年来,一直为民众传颂。

  长空寥廓,湖水耀波,湖洲连绵,鸟鸣不绝。目平湖畔,从古到今,渔猎养家,耕读传世,田园生活,景象万千。洲滩上,还有关羽后裔垂纶,食禄抚民,追思远方。钟相杨幺的义军提出“等贵贱,均贫富”主张,听得到当年鼓角号鸣的回响。元代曹珙在此垂纶,沉醉湖中,逐浪归来吟道:“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明清旅人,来此垂纶,翰墨香了满湖,留下不少旷世之作。现当代好多名作佳话,还在波涛间洗磨漫卷。众多历史遗迹的出现,特别是文人骚客在文化巅峰时刻来此垂纶,把目平湖推向一个新的巅峰。他们忧国忧民,追古思今,吟诗作赋,他们执着坚守,不仅开启目平湖文化和政治抱负传承,而且把文化遗产的价值品味刻留在波涛间,于是,满湖翻涌着诗歌的灵感和艺术冲动。目平湖已然变身巨星之湖,瀚墨之湖,成为大德巨匠怡情养性,祈佑苍生,安放魂魄,砥砺前行 的圣洁之湖。这样,更赋予垂纶以诗歌的高度,在大自然里赏画的娱悦,与波涛对弈的爽朗,获得浏览历史的豁达,闲逸怡情,熙心悠然。

  云巅垂纶,我感觉自己就像条鱼,在这圣湖里,游走在云巅,与先哲圣贤和英雄对语,与波涛呢喃,乐在其中。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