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第一境是出自晏殊《蝶恋花》词之“昨夜西好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句;第二境是出自柳永《蝶恋花》词之“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句;第三境是出自辛弃疾《青玉案》词之“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句。其总结之巧妙,恐怕连三位跨时空的词作者也始料未及。其实,所引用之词语,非词,而是好词也得唱好,才有名才有人借用言境,“前辈好词甚多,往往不协律腔,所以无人唱。如秦楼楚馆所歌之词,多是教坊乐工及市井做赚人所作,只缘音律不差,故多唱之。”(《乐府指迷。论坊间词)正是王国维采用了这样的激将法,其意在如何作词,作三境之词,只是后人辜妄言之直达三境了,也就是跨越了阶段,直接向着创作的成功上来了。
王国维因为在戏曲史、甲骨学、殷周古史、敦煌学、简牍学、历史地理和古代民族史等领域均有建树,尤其是《观堂集林》《宋元戏曲考》《曲录》等著作的问世。另外,加之他还是一位地地道道的诗词家,佐证了大事业、大学问家的名号是怎样来的,犹如《钢铁是怎样炼出来的》一样。这样一来,从学而有获得名义上,旁人或许看到他可谓躇踌满志,名声大噪。但这些来历不知困扰了他的那些心绪,竟然让他如此的感慨不已,于是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感言,告诫学问是经过踏踏实实地去做去会悟,接着才有较有深刻的感悟,然后才有可能得到彻底的顿悟能力。会悟--感悟--顿悟,是三部曲,缺一步都不成。会悟,就是相当于书法的能品,入门有余,难及妙品,就是要有坐冷板凳的毅志,十年二十年,或是更长,如磐石一般稳稳当当读书考证;感悟,相当于书法的妙品,创作有余,难及神品,就是有生活经历,有创作灵感的赋予,经过千锤百炼,方能出师焉;顿悟,就是相当于书法的神品,犹如王羲之《兰亭序》,笔意乃心意,乃自然之意,魂魄相会,神釆飞扬。其实这三步走,才是他想说的,只是顿悟之深,可以透过天屏,越过了正常人的思维能力,以艺术化和哲学的高度概括出简言罢了。
王国维三境之说,出现在《人间词话》卷上第二十六条,此卷总共六十四条,卷下五十条。其实,在词学上让人能参考的,即一些管用的,还是此书的删稿有两条十分的受享。第一条之“双声、叠韵之论”,第二条之“昔人但知双声之不拘四声”之说。反而在所录的正式卷语中,对于词的核心音律反而不提,尽些卡片式的读后感。其中的原因有着旁人不可窥探的原因,不过以他在其它学科领域的卓越成就,为何唯独在词学上如此草草,掂量再三,想必个种缘由不外乎有三:回顾他的整个创作历程,首先,因他备受“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之托。所以,三境之说,属于有感而发;其次,他十分熟悉音律,若论音谱,知之“若曰法曲,则以倍四头管品之,即荜篥也,其声清越。大曲则以倍六头管品之,其声流美。”(《词源》)若用此等用语,周围凡歌者皆可知,也就是说在当时词学学术圈里,或是生活圈里,犹今谈飞机能载人的事一样初级,说出来也是常识,不是学问,于是相对不谈词乐也罢;再次,他是一个杂家,手头上比词乐还有更重要的事等着他去做,实在顾不上,只能往后拖,结果命运给他的时间不多了,只能仓促自编《人间词话》,抵当对热爱了一辈子宋词的自我一个交待。
王国维对此也很遗憾,从词学的根本上说,在音乐这一块,细读删稿让人多少能体察到一些忧虑,其担心如果把词律与音律的核心问题解决不好,往后人们会真填词亦乱描的,以致填词失律而丝毫不能察觉,弄不好还一贯的美吟呢,美唱呢,美听呢!王国维还有一个遗憾,万万没想到《人间词话》不过几十条感言,日后对热爱填词人的胃口吊得如此之高,却没有几条可以手把手能教的东西,对初步填词有多大的帮助没有看见,却惹得无数骚客火急火燎的倒是真切得很,怎奈一个消受了得!然而多少人不知其故,就这短短数语,对于其时填词者来说,“腔律岂必人人皆能按箫填谱”,(《乐府指迷》)本是频繁试之如常,才有无数次诸如从“西窗白,纷纷凉月,一院丁香雪”《点绛唇》(屏却相思)句的体验,其平仄与入声押韵才能达到那样的完美,不管是多大的名号,作品的积累是最直接的说明。正因为好言语是那个反复提炼和推敲的过程得来的,每一首每一句,大凡都是披肝沥血中所得,可以说只言片语也是高屋建瓴的智慧所赐。对此,想说的是,这些理放到今天任何场所都不是新鲜的,有“热剩饭”之嫌,但如果为了学词,学三境,还有必要找到旧课本上重温一下为好。欲看风景,在于“九层之台”上,但它不是现成的,还得靠人工“起于累土”;若为远行,还在“千里之行”中,虽然还不足道行万里路,但每一步“始于足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这些话对应三境说,念词就是絮絮叨叨的,如同念早课一样,拍子随着敲桌沿而起,“大顿声长小顿促,小顿才断大顿续”(《词源》)似的,盈贯耳畔,用句、知乐,懂律,伴随三境的每一境去完成所经历的过程。
所以,立三境,先立言,而且做到以一贯之,否则何以感受大话西游呢?何以寻找各自的三境呢。其实,三境之说是哲学思考所命名的,因为古人只做事,只做哲学内涵中的事,只有含蓄的表达,少些定律定义,而王国维恰恰弥补了这种缺陷,使中西文化交融,这也是启发让中国人别开生面的怎样新生活,怎样接受领悟新事物的动机,且总是以自己的体验而寄与后来者。因为他一点都没有想过凭借自己的智慧,就足以凌驾于所有人之上令其臣服的程度。他没有想过此事,只是以一种质朴的心,面对他所能做的事,以及所能影响到的积极作用的一面而义不容辞。如果他能知道他的启发式的初衷,会使让后来者无限放大,一波紧似一波地推向各自仰视的高大上位置,而又找不到阶梯顺坡下来做个正常人时,他会发誓宁可给中小学生写书,他的愿望本来如此,很遗憾的未来得急给中小学生写书。实情是《人间词话》若论词法,它不抵《乐府指迷》;论词乐,它不及《词源》;论词考,它不如《碧鸡漫志》;论赏析,它不如《白雨斋词话》;论空灵,它不达《蕙风词话》;若比巧语,它不如浩繁的诸多词话载典。所以,王国维未尽事宜,理应后人担当,面对王国维《人间词话》的三境说,借鉴而不越,聆听而不纵,何不来个“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日仄而成影,不是更遂了其愿吗!
由于历史给王国维赋予的命运多舛,《人间词话》只充当了号角的作用,前赴后继走过历史,还得靠其他的后生们完成他未完成的夙愿。若翻到《人间词话》,权作醍醐灌顶,多点领会,但愿词作的赏析尽量少一些,相关变着戏法的演译出好言语的确太多了,可谓汗牛充栋,而词作,称得上合律的作品太少了,可谓门可落雀。词学的核心在于音律,而张扬美名的是词作,因为具有“词坛最为系统的词学理论,最为严格的填词实践,最为创新的词学成果”,①才是时代真正所需要的,正音与主旋律相谐,才能构成天籁之音。为此,“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将历史地把重任赋予给早已准备的人和正在准备的人
!
(今日头条)2018.07.26
参考:①孙华嵘:《甘肃日报》,“丝路风物入词来”,2020.12.30.
作者简介:
马同儒,《三上词话》作者、词学家、文化学者、书法家。1983年10月入伍,空军政治学院文艺班毕业,本科学历,长期在基层带兵,从事政治工作,1次荣立集体三等功,4次荣立个人三等功,2002年月12月,荣获军委“空军基层文化建设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08年12月退役,空军中校军衔,团职军官。
词学专著有《三上词话》,该著被学界誉为“词坛最为系统的词学理论,最为严格的填词实践,最为创新的词学成果”,(参见《甘肃日报》,“丝路风物入词来”。)另有《阳光之恋》诗集等;辞赋代表作有《中秋赋》《兰州交通大学赋》《西北师范大学赋》《兰州大学赋》《抗击疫情诗词七首》,均在《中华辞赋》杂志发表等。长篇叙事诗《女儿长城谣》荣获兰州军区空军征文一等奖,并获军队推荐参加第十二届“中国人口文学奖”,格律诗被《人民日报》海外版征文、《兰州晚报》大型全国征文等分别荣获一等奖。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曾多次参加全国全军书法作品展并获奖,近有书法作品参加“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全军书法作品展览”入展,并在《解放军美术书法》杂志2020年第2期选登;《抗击疫情诗词书法(八首)》被教育部、国家语委组织实施的“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官方公众号展播;应邀参加“陕西乾喜文化全国书画名家邀请展”等;其中,2006年6月被《人民日报》海外版邀驻《中华艺苑名家》专栏;作品被《人民画报》社、中国文化艺术城、湖南“雷锋纪念馆”、山东?曲阜“孔子故里博物馆”、新疆八卦城等单位收藏。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