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还是在2011年底吧,因原惠阳地区志愿军老战士“纪念抗美援朝活动筹备委员会”,按照中央军委纪委办公厅原主任赵谓忠将军的:“应将筹委会过渡成立为惠州市抗美援朝社团组织”指示找到我,请我帮助与有关领导和相关部门沟通,给这批志愿军老同志自发的组织批准为合法的组织。原惠阳地区(惠、东、宝)抗美援朝志愿军当时有1852人,他们以联谊会的名义开展了20余年的活动。主要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收集整理出版抗美援朝的史书《震撼世界大较量》《震撼世界一千天》《丰碑第(五卷)》《难忘的岁月》,组织志愿军战斗英雄宣讲团深入到机关学校,进行爱国主义演讲,推动文化交流和关爱老同志的晚年生活等活动。20多年来,在原江西省军区副司令员高健、志愿军探照灯团团长李群芳、广州市军分区副司令员刘彪、惠阳市政法委副书记李桂芳等老同志的组织下,使志愿军老战士热情高涨,积极参与,成立了原惠阳籍志愿军老战士歌舞团,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先后得到了国家领导人迟浩田、赵南起、向守志、谷善庆、钱国良、黄华华等老领导老首长的直接关心与支持,在全国形成了极大影响。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抗美援朝”在一个时期内成为政治敏感话题,全国各地对于冠以“抗美援朝”名头的社团组织一律不予批准成立,因此,惠州的这个“志愿军抗美援朝纪念活动筹备会”尽管规范运作,为社会做出了许多贡献,但亦无法获得正式身份。为了更好地规范运作,加强管理,发挥更大的社会作用,获得合法的身份,对这些老同志们来说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
在来访的人员中,除了老同志外,主要介绍情况的是一位叫丘新梅的秘书长。他说话语速极快,声音洪亮。他是专门北京回到惠州,为老同志们服务的。后来知道,他当过兵,从部队回到地方后在梅州老家当过公社党委委员,后调至惠阳工作。经中央党校学习培训后,先后担任中国贸易报江苏记者站常务副站长,中国党建网编辑委员会巡视员兼北京编辑委员会主任等职。尽管如此,他给我的印象是热情开朗,为人谦虚,工作勤勉。他说,他这次从北京回来主要是把开展了20多年纪念抗美援朝活动的“筹备会”这个组织取得合法身份。当时我想,之所以这个组织在这么长时间都还没有取得合法身份,除了政策原因外,主要还是因为这批上了年龄的老同志一没工作经验,二没更多精力。现在有了像丘秘这样刚刚从岗位上退下来,既有行政工作经验,又是年富力强的同志作为中坚力量,我看没有办不好的事情。在与他们的接触中,我被老同志们的精神和新梅兄的热情所感动,也就乐意为这件事出谋划策,穿针引线,上下联动,积极促成了。
经我们和市老领导叶月坚同志与市民政局领导多次沟通和斟酌,最后以“惠州市抗美援朝历史研究会”名称,终于在2012年底获准成立。惠州市抗美援朝历史研究会的最终成立,凝聚了原惠、东、宝1800多名抗美援朝志愿军老战士的心血,凝聚了老同志带头人李桂芳的心血,亦凝聚了时任秘书长丘新梅同志热情奔走、积极呼号、广泛联络的大量心血。
2
每逢春节,都有一些书家好友如黄金文、黎翰中等送给我春联。一位在书法上颇有造诣的市领导对我说,三君,一看你家的春联就知道是文化之家。这说明我家春联应该在惠州来说还是极有档次的。这主要取决于我的选择。我家一般不会去买那些金粉涂面的春联,亦不会要那些花里胡哨或鬼画桃符的字为春联。我们这个平民之家,企求的是朴素、稳实和安康。 今年进入腊月,我在丘秘微信里看到他们送春联活动的照片。不看不知道,一看不得了。想不到丘秘的书法近几年进步如此之快!这让我大为感慨。我说,丘秘,能否给我送一副春联?他说,主任,你放心,我一定写好了给你送来。
应该说,某个人的字画,能够得到我的赏识与索要,那就应该是相当上档次了。虽然我不习书画,但是喜欢读书画。在我的微信圈,就有好几位爱好书法的朋友,总是隔三差五地发来书法作品和习书心得让我品读与欣赏,如惠州市委机要局前局长何建章先生等。可能是前些年《惠州日报》“美术收藏”专版几乎每周都有一篇我的鉴赏文章的原因吧,有人称我为“艺术评论家”,故而获得了一些人对我的高看。据说,“美术收藏版”出版一年后,惠州日报在一个编辑会议上,总编辑责问责任编辑说,你们怎么只发邓三君的文章?惠州只有他会写文章吗?责任编辑说,其他文章写得不行,没有办法刊登。领导说,难道不能派记者去写?编辑回答说,派了呀,写出来的文章不被读者认可,反映不强烈。在这种情况下,这个近乎于我个人供稿的专栏从2007~2008年保持了近两年的时间,直到这个专栏停办为止。当然我知道自己只是比看“热闹”的矮子稍有用心而已,也并不是一个看“门道”的内行人。我得承认自己是一位做事极为认真的人,不懂的就学习。我深信,没有生而知之,只有学而知之。尽管如此,我亦知道,我的美学理论和书学知识是十分贫乏的,很多时候,都是现学现卖,临时抱佛脚,所获好评,亦是徒有虚名。
过年的前几天,忙过了下乡送春联活动的新梅兄与抗美援朝历史研究会的副会长宋志辉先生到我家,专门送来了春联。打开精心包装的春联,我十分喜爱,亦惊诧于丘秘的书法水平的飞速进步。好几年前,我知道丘秘在练习书法,在他们研究会制作的一个书法视频里,我也看到过许多书家为研究会写的题词,其中有丘秘的作品。但他那时的书法功夫,并没有现在这般鬼力,竟然能勾引我的神魂。“喜居宝地千秋盛,福照家门万事兴”,这副联,真可谓是字字端庄,个个稳诚,大有颜体方正圆润,端庄雄伟的面貌,亦有柳体骨力遒劲,结构严紧的格局。难怪他在诗中写道:“村民热情如迎宾/嘱我明年再光临”(摘自《大文化博罗行抒怀》)、“春联送福快乐行/约我明年再相见”(摘自《惠州大文化乡村行记》)这足以证明,他与他的春联,大受村民的喜爱和欢迎。
3
也就是在春节前丘秘到我家送春联的那天,他告诉我说要出版一本诗集。这又让我大吃一惊。虽然他曾在媒体当过记者站站长,但无非是写一些新闻稿件,应该与诗歌相去甚远吧。临走,他通过微信把整理好的诗稿发给了我。并嘱,要我帮忙看看,还要写一篇序言。
2020年的春节,估计是我们这辈人最难忘的一个春节了。大年三十后,便接到通知,国内新冠状病毒肺炎爆发,不能串门,不能聚会。紧接着,飞机停飞,铁路停运。接着武汉封城,继而湖北封省。上班的日子延期又延期,这个春节变得冗长而难受。在微信里,我读着来自各地有关新冠状病毒的信息:一人得病感染全家,却住不上医院的;一家四口患疫而死,绝门绝户的;断路的,堵村的,焊门的;戴H袖箍打人的,因封村封户饿死人的等等,这场瘟疫所造成的灾难与人道危机,让我的一颗心,时常泡在泪水里,难得苏醒,难以自拔。这时,我想到了丘秘发给我的诗稿,我想借阅读这些诗稿,转移注意力,在精神上获得一种释放与超脱。
丘秘发给我的近百首诗歌,大致分为两类,一是走游祖国壮丽山河的抒怀,或描或绘,或歌或赞,表达了他对古迹的尊重,对山水的寄情,对自然的膜拜,是影像无法记录诗人游历祖国名山大川灵魂深处精神状况的别样记载。因为热爱,所以真挚;因为真挚,所以感动;因为感动,所以情切。如此这般,精妙的诗句亦就自然而生。“瀑布悬崖弯九曲,竹排轻摇仙境中”(摘《重游武夷山》)、“南天门外银河倾,碧海波涛一线悬”(摘《泰山游》)、“自古华山一条路,万夫莫开天堑雄”(摘《华山赋》)等等诗篇,都是诗人亲历其境,对大自然鬼斧神工景致的绝妙体验与表达。“林督登船销烟地,中山在此向北伐”(摘《夜游珠江》)、“长江三峡满江秋,伯承元帅战丰都”(摘《游丰都鬼城》)、“唐玄执政最鼎盛,几番繁花又沉沦”(摘《华清宫吟》)等等诗篇,诗人游历怀古,借故知新,是对青年进行中国历史和传统教育的极好诗章。而另一类诗歌则是对社会活动和人际交往的感悟与记录,或怀旧或抒情,或言志或砺人,表现了诗人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不尽军营当年事,道别难舍泪满襟”(摘《战友聚会周年抒怀》)、“新词旧句吟情趣,知音好友论诗篇”(摘《退休吟》)、“作揖祈福灿烂笑,嘱我明年再光临”(摘《大文化博罗行抒怀》)等等,这些诗篇记录了诗人与战友、朋友、社会人士的友谊和感情,描写细腻,表达准确,体现了诗人感情的真挚与炽烈。“当年戎马好几秋,训练磨砺不言愁”(摘《三团战友相聚抒怀》)、“难忘岁月胸激荡,使命之感唤今朝”(摘《学习四十二年抒怀》)、“初心铭记不可忘,砥砺奋进永向前”(摘《庆祝建国七十周年》)等等,表现了诗人永葆共产党员本色,不断进取和奋斗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通读丘秘的诗歌,没有无病呻吟,没有故作矫情,故而有了这般真情实意的诗句,再次证明《礼记?表记》“情欲信,辞欲巧”的道理。
4
行笔至此,好像应该打住了,可是又有些意犹未尽。原因是我在写这些文字之前,上丘秘的微信朋友圈溜了一圈,想找些写作的素材。
通常情况下,我是不看微信朋友圈的,因为没有太多的时间。微信至于我,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功用:一是在特殊的群里收看常规群里所看不到的资讯,保持资讯来源的国际化,培养思想独立。可以说,投入在这方面的精力占据了我一天中的三分之一时间;二是便于工作,互通资料和传递信息;三是与朋友私自交流探讨一些问题;四是在微信运动里与微友相互鼓励,坚持运动。凡每天达到800步的,我必为其点赞。据资料显示,每天坚持800步运动,可以消除许多疾病,提高寿命。我以为,健康是一件大事。我很相信这样一个比喻,人的健康与其他,就像一个自然整数,前面的“1”就是健康,后面的“0”代表财富、荣誉、爱情等等,如果“1”没有了,再多的“0”又有何意义?我时有发微信,却少上朋友圈。我的这个观点,多次在微信里表达,是希望微信朋友原谅我少有互动。
野棉花少扯,还是言归正传。当打开丘秘微信朋友圈,一条“今日头条”《抱瑜握瑾,自成大雅》署名“丘新梅”的文章吸引了我。这篇文章,再次刷新了我对丘秘的认识。 这篇短文,记载的是2009的一件小事。作者在公交车上看到一位老阿婆请一个学生让座,那位眉清目秀的年轻人不仅不让座,还故意将脸转向车窗外,像没听到一样。这使作者大为愤怒,便联想到自己孩子的一件事情。那是在他的次子读大二的时候,他与孩子坐公交车到惠州。在一个多小时的车程里,他见孩子没有坐稳过,一路不断地为身怀六甲的妇人和老年人让座。父亲看在眼里,喜在心头。回到家里,父子俩饭后促膝谈心,父亲问他何以为此?儿子说,他一向这样,坐车极少有一坐到站的。他说他们有六位同学在高中时就立志“在家做个真孝子,在校做个优秀生,在社会上做个好公民”。父亲听到孩子的表白,心头自然涌出农人望见丰收时的甜蜜和喜悦。这篇短文,并没有交代作者是怎样培养教育孩子的,只是表达了通过孩子的言行,看到孩子的进步与成长,当父亲的打心眼里高兴的情景。这从侧面说明了作者是一位教子高手,体现出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温润情怀。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孩子之所以能有那些互相激励的好同学,全在于他对自己的人生定位与价值取向。而这些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必然与其家庭环境和教育密切相关。尤其是父母的言行,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家长平时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对孩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且作用终生。我曾经写过文章专门批评有“牵着孩子闯红灯”等不良行为的家长,他们的一些陋习不仅贻害自己的孩子,更会侵害我们正在倾心建设的文明社会。由此看来,丘秘的教子有方,可谓功莫大焉! 从这个意义上看,丘秘的这部诗集的出版,无疑是一种精神的家传。
2020年3月15日闻之居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