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近年来热点不断,从综艺节目《上新了·故宫》、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再到《国家宝藏》第二季的相继热播,故宫从厚重的历史文化摇身一变,变得鲜活、触手可及。尤其2019重磅推出的“紫禁城里过大年”更是火爆了整个春节、“一票难求”。从“故宫萌”到“故宫跑”,作为中国最火的博物馆——“IP王”故宫,又一次狠狠地收割了流量。不止是故宫,全国的博物馆都在设法绽放魅力,人们对博物馆的兴趣也得到了空前高涨。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要把凝结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文物保护好、管理好,同时加强研究利用,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
春节期间,为了给观众呈现一个充满年味的紫禁城,故宫恢复了多种昔日皇宫过年的装饰,还原营造了宫廷年节场景,破纪录展出了 885 件(套)文物,还复原了消失近二百年高数米的“天灯”“万寿灯”……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表示,“贺岁迎祥——紫禁城里过大年”展览是文物展,更是文化展。展览兼顾了学术性和通俗性,依托故宫博物院丰富的馆藏文物资源,通过仔细研读清代档案史料,展览力图将相关文物还原到历史本来的场景中去。展览以“祈福迎祥、祭祖行孝、敦亲睦族、勤政亲贤、游艺行乐、欢天喜地”六大主题,全面展现清代宫廷过年习俗。
千百年来,过年的活动丰富多彩,不论是平常百姓人家还是紫禁城内,都借由送福字、穿新衣、吃团圆饭等活动来表达新年的美好的期盼。
走进紫禁城,浓浓的年味便扑面而来。“皇帝书法哪家强?”惊喜可见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五位皇帝亲笔书写的“福”字,5张“福”字连拼(寓意“五福临门”)。此外,为配合展览,整个紫禁城都装扮了起来。作为“年”的象征物,根据不同位置在宫门上张贴不同门神,如外朝以武门神为主,内廷则以文门神、仙女门神和童子门神为主,悬挂于各大宫门的春联与门神分外抢眼,吸引了不少观众的眼球。
在展览形式方面,引入了互动沉浸内容,以故宫藏品为原型,结合数字投影、虚拟影像、互动捕捉等方式,有了更趣味的观展方式。
另外,故宫很多此前没有开放的区域也得到了开放。比如,隆宗门的打开就是一个很大的开放举措。2016年相继打开的太和殿东西两侧的右翼门和左翼门,让观众可以直观西面的18棵300年树龄的大槐树,统称十八槐,南侧是故宫最古老的建筑物断虹桥,东边的箭亭广场也是生态景观,能看到过去骑马射箭的场景……
近些年,随着故宫的不断推陈出新、顺应潮流,当之无愧的IP王故宫文创总能“脑洞大开”,不断令人惊喜,就像一个宝藏一样。从朝珠耳机到故宫日历,从帝王折扇到“御膳房”冰箱贴?借助网络营销,上市的新品成为“网红”几乎成为必然,以至于有粉丝调侃:“一入宫门深似海,从此钱包是路人。”
不仅于此,600岁的故宫还进军彩妆界时尚圈,让人惊艳。最可喜的是年轻观众数量随之增多,故宫现在几乎成了年轻人的“打卡圣地”。观众的年龄构成中,80后、90后成为主力军。而今作为世界上唯一的千万级观众的博物馆,故宫的粉丝数量之多在全国也是独一无二的。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独家专访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时问到:“故宫在2020年将迎来600岁华诞,2019年必然是一个冲刺之年,您能透露一下2019年对故宫来说有什么“小目标”吗?”
院长单霁翔表示:“为了迎接600岁的华诞,故宫会全力以赴,保持赤诚之心,2019年的故宫更好看!2019年,故宫博物院会继续在传统文化的展示与活化方面下大力气,以开放的态度对待文化遗产,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把壮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给下一个600年。”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