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24节气之一。每年4月5日左右太阳到了“黄经15度”开始。《月令七十二侯集解》说:“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这是说到了清明时节,天清气爽,春和景明,气候温暖,草木萌茂,已完全改变了冬季天寒草枯的形象。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习俗,所以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此俗相传起源于大禹治水后,当时人们用“清明”之语庆贺水患已除,天下太平。有文字记载的踏青早在唐代就已开始,历代承袭成为习惯。踏青除了欣赏大自然的湖光山色、春光美景之外,还开展各种文娱活动,增添生活情趣。除了踏青赏春而外,清明节在我国古代还有另一层意思: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中原农谚说“清明前后,点瓜种豆”,又说:“种树造林,莫过清明。”江南农谚说:“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田莫迟延。”农民多忙于春耕春种。
“清明”节本来反映的是物候变化,何时开始成为人们祭奠亡灵的鬼节,历史已不可考。但从俗语所说“清明换寒衣”看,大约是从此天气不会再冷,人们要脱掉厚重的棉衣换上轻松的夹衣。古人迷信,认为死去的亡灵也需换衣,于是就到坟上烧送纸钱、纸衣。久而久之,约定俗成,清明就成了祭奠亡灵的盛大节日。
作为祭奠祖先亡灵的传统节日,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少说也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孟子·齐人篇》就曾提及一个为人所耻笑的齐国人,常到东郭坟墓乞食祭墓的祭品,可见战国时代扫墓之风气已十分盛行。<汉书。严延年传>载,严氏在距离其家乡千里之外的京都长安做官,但每年清明节时都要“还归东海扫墓地”。可见清明祭祖意识的发达、强固。到了唐玄宗时,下诏把上古没有纳入规范的墓祭也归入五礼之中,明确规定 “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入五礼,永为常式。”因为得到官方的肯定,墓祭之风必然大盛。因此每逢清明节来到,“田野道路,士女遍满,皂隶佣丐,皆得父母丘墓。”(柳宗元《与许京兆书》)清明扫墓遂成为社会重要风俗。
清明节是一个纪念祖先的节日。主要的纪念仪式是扫墓,扫墓是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及行孝的具体表现,基于上述意义,清明节遂成为中华民族的最重要节日之一。
对清明节现代人比较熟悉,但对清明节前两天的寒食节现代青年就很少有人了解了。其实在古人那里,清明节不如前一日的寒食节重要,只是寒食节与清明节紧密相连,民间渐渐将两者的习俗融合。到了隋唐年间便渐渐融合为同一个节日,成为扫墓祭祖的日子,即今天的清明节。也因为此,现代人就很少知道围绕着清明寒食节还有一个凄婉悲壮的传说,这就是介子推(读gai zi zhui)宁死不愿出仕的故事。
介子推;春秋时晋国知识分子,在晋国发生内乱时曾随晋文公重耳长期流亡国外。史书记载,在他们君臣最困难的时候,介子推曾割下自己的腿肉给重耳吃,因为他认为重耳贤良,期望他安然回国,成为勤政爱民的国君。十九年后,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回国去当国君。过黄河时抛弃流亡时的破旧用品。重耳的舅舅狐偃批评重耳不该喜新厌旧,说”你回国以后会有许多新人来巴结扶持你,我们这些随你流亡的旧人就就想着破旧物品一样没用了。”重耳连忙道歉,命人将旧用品搬回船上。但介子推不高兴了,他认为狐偃是在为自己谋取私利,自叹“如此贪图富贵之人,我羞于与他同朝。”过河之后他就离开重耳回到家乡绵上,靠织麻卖鞋生活。重耳当上国君后派人请他领赏时,为了躲避来人他又背着母亲上了绵山,过起刈草为衣,采果为食的生活。
重耳回国当上了国君(即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后。逐一犒赏流亡期间曾协助他的人,却忘了介之推,他经旁人提醒,才赶忙差人请介之推前来领赏。派去的人没有请回介子推,晋文公又亲自去请。可是,介之推和母亲到深山隐居,晋文公与臣子在山中遍寻不获,有人提议放火烧山,介之推是孝子,一定会救母亲出来。可是,大火烧了三日三夜,仍不见介之推。火熄灭后,人们在一棵柳树下发现介之推和他母亲的尸体。晋文公非常伤心和懊悔,将他们母子安葬在柳树下,修起一座祠堂祭祀他。并下令将绵山改名叫介山以资纪念。这一天就是清明节。后人在此地立县,取名介休,即今天的山西介休县。“介休”意为介子推死去的地方。因为介子推死于火,后人在晋文公放火烧山的这三天也即清明及其前两天都不忍心点火做饭,只吃冷食, 这三天就被叫做寒食节。寒食节的第三天就是清明节。又因为介子推死在柳树下,所以寒食节这天,家家户户都把柳枝插在门上,以招介子推之魂。陆游有诗:“忽见家家插杨柳,始知今日是清明”,说的就是这个风俗。
介子推宁死不仕,保持自己的名节,为后世所敬仰,所以历代多有歌颂他的诗词,唐代诗人胡曾有诗歌颂介子推,诗曰:
羁绁(xie)从游十九年,
天涯奔走备颠连。
食君刳(ku)股心何赤,
辞禄焚躯志甚坚。
绵上烟高标气节,
介山祠壮表忠贤。
只今禁火悲寒食,
胜却年年挂纸钱。
也是因为人们对介子推的敬重,寒食节也就比清明节更受到古人的重视。时至今日,绵山之上的介公祠香火不断,绵山也成为山西省著名旅游胜地。其原因盖出于此。
按照古人的风俗,寒食节三天不许生火,只吃冷食,但寒食清明时节天气咋暖还冷,对许多人来说是很受苦的。大约是为了防止冷食伤身,于是后来就在这几天开展一些健身活动,如郊游、荡秋千、蹴鞠(古代足球)、打马球、插柳,拔河,斗鸡等户外活动,让大家出来晒晒太阳,活动活动筋骨,增加抵抗力。 因此,清明节除了祭祖扫墓、慎终追远的凝重之外,还有各项轻松愉快、欢乐赏春的气氛,使这个节日比任何传统节日更加多姿多彩。既有生离死别的悲酸泪,又到处是一派清新明丽的生动景象。真是一个极富特色,非常特别的节日。
特殊的节日特殊的习俗,自然也就造就了特殊的诗歌。下面我们就欣赏一些寒食清明节的诗歌。
大唐诗人韦应物的《寒食寄京师诸弟》
雨中禁火空斋冷,
江上流鹰独坐听。
把酒看花想诸弟,
杜陵寒食草青青。
这首诗虽只有四句,但却有三层深意:第一层,在萧索的春雨之中,人本来就感觉到寒冷,但在这寒食节日,按传统又严禁生火,处在空空如也的屋子里,诗人感到的不仅身冷,更是心冷。第二层,身心俱冷的诗人孤独的坐在窗前,听着江上鱼鹰凄厉的啼叫声,满目艳丽的春花也丝毫引不起诗人的情趣,心中所思念的只有在京师的诸位兄弟。第三层,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心情呢?这不仅是“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孤苦之情,更是怀念葬埋在故乡的先祖之情。最后一句“杜陵寒食草青青”点明了诗人的真正情思。
唐人孟云卿也有一首写身在异乡过寒食节的七绝,录之于后:
二月江南花满枝,
他乡寒食远堪悲。
贫居往往无烟火,
不独明朝为子推
在繁花满枝的江南二月,诗人所有的不是春花春心,有的只是深深的凄凄惨惨悲苦心情,而寒食节的到来更加重了诗人的愁苦:身既在异乡,家境又贫寒,经常因为无米下锅而断了烟火。明天又是一个挨饥受饿的日子,这不具烟火可不是因为要纪念介子推啊!
和韦应物相比,社会生活水平的不同,在同一个春花似锦的节日,同样是“悲”,但又是怎样的不同的“悲”呀。
清明是传统的祭奠祖先的节日,古人和今人没有什么不同。现在来看两首描写清明祭祖的诗歌。
先看晚唐大诗人白居易的《寒食野望吟》
丘墟郭门外,
寒食谁家哭?
风吹旷野纸钱飞,
古墓累累春草绿。
棠梨花映白杨树,
尽是死生别离处。
冥寞重泉哭不闻,
萧萧暮雨人归去。
在看后唐诗人王建的《寒食行》
寒食家家出古城,
老人看屋少年行。
丘垅年年无旧道,
车徒散行入衰草。
牧儿驱牛下冢头,
畏有家人来洒扫。
远人无坟水头祭,
还引妇姑望乡拜。
三日无火烧纸钱,
纸钱那得到黄泉。
如果说白居易看到的是生离死别处的悲伤,王建感叹的阴阳相隔,后人的感情先人已无从知晓,言外之意非常明显,就是更多的孝敬活着的人吧。
与王建的清明诗相比较,高翥的清明诗更多的是感慨,但论起思想感情,却又等而下之了。其诗曰:
南北山头多墓田,
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
泪血染成红杜鹃。
日落狐狸眠冢上,
夜归儿女笑灯前。
人生有酒须当醉,
一滴何曾到九泉。
寒食清明,虽是鬼节,却也春和景明,柳绿花艳,鸢飞莺啼。正是春游的大好时节,因而,即使细雨霏霏,路遇断魂,也难扫仕女踏青兴致,也就有了许多踏青春游的诗歌。也录几首,以飨大家。先看陆游的《寒食省九里大墓》
人来平野一片白,
山压乱云千叠青。
石马牛门松下路,
冻齑冷饭柳阴亭。
诗人写的是“省墓”,但眼中却只有风景,凝重伤感的气氛已经一扫而空。再看欧阳修的寒食诗
槐柳来时绿未匀
开门节物一番新
踏青寒食追游骑
赐火清明忝侍臣
欧阳修的寒食诗丝毫无有寒意,倒是一派新春的喜气。而元代人马祖长的清明诗读来更觉轻松欢快,看不到一丁点儿清明祭奠的凝重气。诗云:
清明艳阳三月天,
帝里烟花匝酒船。
石桥横直人家好,
小海白鱼跳碧藻。
宋人许月卿也有一首清明的春游诗,读来又是一番意境。诗名《途问伍》
乍雨乍晴寒食后,
半花半蕊山矾香。
老农甚喜天意好,
日暖今年不冻秧。
我也曾作过两阕描写清明的词,大胆送给大家,也搏大家一笑。其一为《杨柳枝》
菲菲夭红未落,郁郁香艳又生,拔节春麦正匆匆,消魂柳絮舞清明。纷纷人上冢,袅袅飞烟升。
咕咕黄鹂,卿卿百灵,萋萋芳草凝碧翠,婷婷淑女步轻盈。只道春意深深,却是处处柔情。
其二为《破阵子》
乌绿秧田啼莺,嫣红果园绛英。芳草竞发分明暗,丝柳曼妙伴人行,春好是清明。
莫道利禄功名,纸钱烧祭墓陵,王侯将相与民同,碧郢原上冢青青。人好是心情。
清明佳节,我只愿大家有个好心情。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