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的发源及传播从巴蜀地区南下云贵一带,又东移楚湘,转入粤赣闽,再入江浙,然后北移淮河流域,形成我国广阔的产茶区,同时在茶叶发现、利用和品饮的过程中,从作为药用到当菜品吃再到饮料喝,从混合着姜、桂、桔、盐等合煮的混饮到只有茶叶的清饮,从连茶叶一起下肚的“吃茶”到泡水饮用的“喝茶”,从魏晋时激浊扬清到唐宋的穷奢极欲再到明清的返璞归真几历峰谷,在漫长的岁月里创造出了深厚的茶文化积淀,也会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传统的汉文化是一种悠久的农耕文明,茶叶作为农作物的代表更是植根在这种深厚的文化基础上,由茶叶引发的茶文化借助儒、释、道三教精神影响国家了大部分疆域的,成了贯串了数千年中华文华的一条轴线,将包含着茶文化的中华文明推向辉煌。我和茶叶的渊缘便是在佛教文化的感召下于天圣山安福寺结下的。
佛家讲求“茶禅一味”、“茶意禅味”,通过日常的饮茶与参禅,渐入平静、宁静、寂静、清明、和协之佳境,实现佛性与茶性的真正契合,勘破“苦、集、灭、道”之四谛,明心见性、恍然顿悟、直通虚无。茶道于我,则是平常心即道、即法,从平实的生活细微处体味禅意,寻找自我,并做真实的自己。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这是唐代山水田园诗人王维的代表作《终南别业》,他的诗与画极富禅机禅意,文学史上尊他为“诗佛”,我最喜欢里面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这是该是怎样的一种宽广胸怀,即使身处绝境中,但是心灵还可以畅游太空,自在、愉快地欣赏大自然,体会宽广深远的人生境界,不觉得自己穷途末路。这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而饮茶会在潜移默化中给予自己光明而正确的指引。
品茶,不仅仅只是茶与水的融合、人与人的交流,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播与宣扬。喝茶四要为“精茶、真水、活火、妙器”,配以花道、香道,再置身松石泉边、茂林修竹、皓月清风等风景秀美之自然之所,那感觉之妙美更是无以言表的。喝茶,是于平凡处挖寻乐趣的活动,虽简单却要具足仪式感,或独饮或得仨俩友人,可获不同感受,正所谓“一人得神,二人得趣,三人得味,四五为泛,六七为施”,故而饮者宜少不宜多。
饮茶,可分为四个层次,如果仅当饮料作解渴之用,大碗海喝,称之“喝茶”;喝茶之时,慢慢饮用,细细品味,称之为“品茶”;追求环境、气氛及冲泡技巧,称之为“茶艺”;在饮茶的过程,融入哲理、伦理、人生观、价值观,以此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参禅悟道,达到精神上的享受和人格上的昭雪,这便是饮茶的最高境界,称之为“茶道”。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出自《老子.道经.天地之始》),什么又称得上道呢?道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玄乎,也没有电视剧里描述的那么神秘,它的本意只是客观世界的本源本体及其发展规律。茶,是天地万物中的一种生灵,既有着自己独立的属性,也可折射出万物之间生与灭、垢与净、增与减的规律;茶道,便是对自然规律的一种人文体现,是反映着人与自然和协共处、相依相荣的关系。正如我现在所用的这套茶器,便融合了天地五行之自然道法,风炉用铁铸造从“金”,炉中烧的菊花碳从“木”,炉上煮的茶汤从“水”,木碳燃烧从“火”,盛装茶水的陶壶从“土”,而煮茶的过程就是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并达到和谐平衡的过程,体现了“保和大和”的阴阳协调(出自《易经.乾卦.彖传》)。
日本茶道提出了“和、敬、清、寂”的精神,四字简洁而内涵丰富,融宗教、哲学、伦理、美学为一体的文化艺术活动,其中“和”既指表示和谐的和,又表示和悦的和,它体现了支配茶道整个过程的精神,表现人与人要和气,茶事要和谐;“敬”指本源自禅宗,禅宗主张“我心即佛”,认为在“真如”面前所有的人都平等不二,相互敬重;“清”即要求人、茶具、环境都必须清洁、清爽、清楚,不能有所马虎;“寂”是茶道追求的最终境界,没有它就没有茶道的存在意义,表现为整个茶事活动要安静、神情要庄重,主客均怀着严肃的态度完成共事活动。日本茶道归于“清寂”,出了尘世而少了人间烟火气,有着一种高处不胜寒的感觉。
相比之下,我国茶道精神更有入世之美,也更切合实际生活效用,可以概括为“和、静、怡、真”四字。
“和”是中国茶道哲学思想的核心,可以理解为和是中,和是度,和是宜,和是当,和是一切恰到好处,无过亦无不及,是“中庸之道”的具体体现;“静”是中国茶道修习的必由之径,得一静字,便可洞察万物、道通天地、思如风云,心中常乐,在茶道中,静与美常相得益彰,因为静则明,静则虚,静可虚怀若谷,静可内敛含藏;“怡”是茶道中茶人的身心享受,中国茶道是雅俗共赏之道,无论什么人都可以在茶事活动中取得生理上的快感和精神上的畅适,使得它有极广泛的群众基础,这种怡悦性也正是中国茶道区别于强调“清寂”的日本茶道的根本标志之一;“真”是中国茶道的终极追求,从事茶事时所讲究的“真”,包括茶应是真茶、真香、真味,环境最好是真山、真水,用的器具最好是真竹、真木、真陶、真瓷,还包含了对人要真心,敬客要真情,说话要真诚,心境要真闲。
茶道,听着讳莫如深,简而言之就是那个品饮仪式、那种庄重气氛容易让人平心静气,平静就会澄清,澄清就会理智——而这些正是当下浮华躁动社会所缺少的沉稳品性,一个社会健康成长的精神脊梁,也是一个家国繁华富强的根基保障。繁花障目、舍本逐末、买椟还珠,世人总是不自觉地迷失在花花世界里,忘记了真实的自己,模糊了生活的初衷,丢弃了真正的快乐,其实救赎的方法的很简单,比如静下心去好好地饮一盏茶汤,听听内心真实的声音,让生活慢一点、再慢一点——这就是茶道的现世功用。我也在追寻茶道文化的旅程中,重新认识了自己。
2013年末,我结识了安福寺的则觉师父,从他那学习了许多佛理禅机、出入世哲学,也开始入手茶道,期间参加了两度中秋茶会,在那种庄严肃穆的氛围里,我对人生有了新的思索,甚至一改往前灰暗、阴郁的心境——茶,确实是一剂良方。此后,我开始不自觉地喜欢上了各种茶叶及由此衍生出的茶道,也开始研究茶圣陆鸿渐所著的《茶经》,并据此坚持古法煮水烹茶,即用风炉、木碳、陶壶等古色古香的器皿进行茶事活动,虽然烧水比较麻烦,要生火、炙碳、上炉、扇风等步骤,再花个半个多小时才烧开0.8升水,但我认为茶道就是为了达到静心怡情的状态,而烧碳煮水的这个等待过程更能帮助茶人进入品茶的意界,同时看着水的一沸、二沸、三沸不同变化,体验“其沸,如鱼目,微有声”的灵动画面,那感受也是极好的(出自《茶经.茶之煮》)。
很多朋友、同事对我这样的作法都不理解,觉得电热水壶烧水来得更加便捷,但我却坚持己见、不改初衷,因为我只是想着还原茶道的根本。在究竟茶道四谛“精茶、真水、活火、妙器”的探索中,我开始深入各种山林、村寨,只为寻得一眼活水,以助茶趣,同时因为工作经常下乡的需要,我也总是在车后备厢放置一只储水用的塑料桶,每每打了一桶甘冽清泉,总会不胜欣喜,并择仨俩友人一起共品,毕竟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嘛。而关于木碳,也是有讲究的,染了油烟的碳不用,用朽木烧制的碳不用,人工合成的烧烤碳不用,我喜欢用秦岭山脉东麓伏牛山用栎树以土窑烧成的碳(唐朝诗人白居易所写的《卖碳翁》的烧法),这种碳断口处状若菊花,裂壑有致,故称“菊花碳”,该碳燃烧后无烟无臭,略带些许木香味,整碳炽红之时也有凤凰涅槃般美状。
随着喝茶品味的深入,我的爱好开始从茶道周延到花道、香道。春日百花盛开时,折一枝梅花或桃花,插入翠青瓷瓶中,每日细看花苞、花瓣生长凋萎变化,觉察生命枯荣兴败规律,反观人生无常、不争无尤之理,以道悟道。不同时节配以不同花语,无花可折时候便置放一钵铜钱草,亦可养目怡神。人类对香的喜好,乃是与生俱来的天性,香在馨悦之中调动心智的灵性,于有形无形之间调息、通鼻、开窍、调和身心,妙用无穷,好香不仅芬芳,使人心生欢喜,而且能助人达到沉静、灵动的境界,于心旷神怡之中达于镇定。品茶之时,点上一支沉香、檀香、艾草,不仅养鼻、养神、养生,还可助品茶之趣。
我接触茶文化的时间虽然不甚久,但也遇着了一些趣事,增添了喝茶给我带来的快乐。今年刚来百丈漈所不久,便邂逅了一场不期而至的小雪,或许这便算作一种机缘吧,于是我也心血来潮地提了铁壶去山上的树枝间、石头上采雪,用纯净的雪水煮了一壶福鼎野生老白茶,然后在微熏的冬日阳光里和规划所陈辉一同分享那壶“雪茶”,极是悠哉妙哉;上月,8号台风“玛莉亚”袭击浙闽,全所同事都在抗台一线值守,但台风来临前的一晚却极是平静,甚至是满天星斗,于是我索性将茶桌等器具搬到站所的阳台,在微渺静谧的星光下,在柔软似水的晚风里,一边喝着香冽的大红袍和醇厚的普洱,一边惊叹着银河浩瀚无垠、星辰瑰丽奇妙,在最自然的环境里以最自然的状态,践行天、地、人、茶、道的圆融统一。
茶,既是良师,又是益友也;喝茶,既是养生之道,又是生活之趣也!人生苦短,当及时行乐,此生得此爱好,足矣。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