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郧县人”遗址因发现远古人类化石而闻名,其出土两具完整的古人类头骨化石,是近年我国、乃至在世界范围内最为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遗址位于郧县青曲镇弥陀寺村,离十堰不很远,我们上高速公路之后就直接到青曲镇下,再走约一个小时的山路就到了一个弥陀寺村。出土化石的地方是一处小山梁,因山坡上有座小学,当地称为学堂梁子。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考古工作者在这里发现了一具完整的古人类化石,命名的“郧县人”。约九点半我们到了出土“郧县人”头骨的地方。此处是一片麦地,麦子约有尺把高,青绿,早上的露珠还挂在叶尖上,每支叶尖挂着一颗珍珠般的露珠,将叶子映衬得更加鲜亮。
今天的天气特别的好,阳光很柔嫩,眼前有绿,头顶有蓝天和麦地下青青的汉江。明丽的春天和“郧县人”遗址给大家带来明丽的心情,大家有说有笑,在100万年前人类生活的地方,探寻着100万年前人类的脚迹。
2、“郧县人”遗址处在汉江边的三级阶地上,我们站的地方要高出汉江江面约五、六十米,在100万年前这里是汉江的江面,现在之所以高出。因为江水长期的冲刷,至使河床下切,导致当时的河面下降至今天的河面,这样两岸就相对的高出,其实这个高度并不是汉江两岸“长”高了,而是汉江的河面下降了。学堂梁子与别的地方多少有些不同,它有很厚的黄土,而其它地方都是石头山,所以它的地貌环境非常适应人类生存。山包长约五、六百米,宽在二、三百米,正因为有这些黄土,奇迹就埋在黄土之中。
考古发现证明,大约距今有100万年的“郧县人”及其同伴们就是生活在这片黄土之上,他们既在这里生儿育女,同时也为了捕获猎物而奔跑、跳跃着,他们或为获得食物而高兴得狂呼乱叫。当然,他们也许是坐在地面吃着野果,或是下到汉江捉鱼、洗澡;还有可能是睡在这黄土上,看着天上的星星和月亮。他们是没有房子的,困了就和其它动物一样席地而睡,当然他们可能会做有窝,或是在树上用树枝编的巢。总之,在100万年前就“郧县人”生活在这块土地上,他们吃的是动物和野果,喝的是汉江的水,过着纯天然的“野营”式的、以天做房地做床的生活。当时的学堂梁子是花香满地、大树参天,树上野果垂吊着,或红或绿或紫,引得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像猴子一样从这棵树跳到那棵树。天上白云飘飘悠悠的,在蓝天和绿叶间鸟儿飞舞着,如咏似叹地和着人们的脚步。当然,这些只是我的想象,“郧县人”的生活我们永远也无法见到,或许他们生活更美好,过得更快乐。
同行的几个老先生都是第一次到“郧县人”遗址,听说是100万年的人类生活的地方,他们都充分发挥着自己的想象力,复原“郧县人”当时的生活。大家各抒己见,感叹着“郧县人”会选择地方。人类对自己的生存环境有着先天的认识,要不怎么会出现风水学说。古人类虽然不知何为风水,但对生存的环境有着最初的认知,如向阳、通风、近水源,还要考虑食物资源等问题,这些都是人类最起码的生存条件,无论是古人,还是现代人认识都是一致的,这既是风水也是科学。早期巫术科学如同一杯牛奶中水和乳,想分很难。早期的风水是很科学的,越向后发展,其科学性越小,最终变成巫术;今天的风水比巫术还巫术。
我对他们说:今天争取能捡到一两件“郧县人”使用过的工具,能真实地感受祖先们的智能。大家更高兴了,眼睛都盯着麦地里的石头,只要看到了石头,都会捡起来让我看看,问是不是“郧县人”用过的石器,这非常正常,百万年前的石器与石头的确非常难分辨。事情还真随人所愿,不长时间一位老先生就拿来一块石块,它就是一件古人用过的石器。它是一件用石英打制成的刮削器,个体不大,但打制很精致。这种石器用现在的眼光来看很丑陋,没有规律,形状也很随意。这种工具主要看其刃口,如果锋利,加工细致,应该就是一件好石器,当然这是专业人员的认识,非专业人士可能是先看它是否好看。过了不一会,又发现了一件,但这件个体要大得多,它是一件砍砸器,上面加工更为粗犷些,所以就显得更加原始。大家不免有些怀疑,这是工具吗,它能使用吗。许多疑问出现了,这是正常的,不仅是这些非专业的人士会这样怀疑,就是有些考古人、不是搞旧石器研究的人也有表示怀疑的。
认识古代人类的遗物,就是与古人对话,只是这种对话不是用语言,而是用思想和知识去解读。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在于人有思维,而动物没有,人能制作工具,而动物则不能。人类在制作工具时,当然不仅只是工具,而是所有的古代遗物,都会融进他们的思维。具体地说,人在制作工具或是生产其它物品时有一个完整的思考过程,这个过程的每个环节都客观、真实地遗留在那些物品上。所以古人所遗留下来的各种遗物是最真实、最客观反映古人生产、生活的现状和思想。从某种角度而言,它比语言还要真实、客观、具体,在观察这些物品,就等于是在读书,只是这本书不是用的文字,我们今天的人在读这本书时,要将自己的思想放入当时的时代、当时的生产、生活、生存环境、当时的情感世界之中,这样才能读出、读懂这本书的真实内容,才能理解文物的实质所在。即使为了打下一块石片,也是通过思考之后再进行打击的,这些思考过程都能通过石器上的痕迹可以分析出来,这就是古代遗物上的“文字”。我当了一回老师,很认真地给几个老先生讲了一堂课,他们似乎并没完全接受,不过从他们的表情中也感觉得出我的“课”并没有白上。当然要理解石器,不能缺少这方面的知识,如前面提到的旧石器,当时人们在制作这件石器之前,人们先要选择能适应做工具的石料,这种石料硬度在七度左右,如果太硬了不便于打制,太软了做出的工具不锋利,达不到应有的效果。旧石器时代离现在太遥远,旧石器太古老、太原始,若要认识它需要这方面的专业知识,从这个方面说,考古工作者平时还应该多做些科普知识的宣传。
之后,我们在一片麦地中找到了“郧县人”出土的位置,上面还立了一块碑,上面写着“郧县人头骨化石出土地”,我们在麦地中留影纪念。
3、按计划下午先到郧县大成殿,这是郧县城很有名的古代建筑,曾引来多少外地人前来瞻仰。大成殿是一处明代建筑,与郧阳城同岁。数百年来,它是郧阳最高学府,著名马列主义理论家杨献珍,现代著名的作家梅洁都曾在此读过书。据说当时是一处很大的建筑群,数百年的岁月使原来有好些房子皆成为人们的记忆。现仅剩一间大殿,孤零零地站在汉江边,像一个水文记录者,忠实观察着汉江的涨涨落落。但它看守汉江的时间也不多了,南水北调工程完工之际就是它淹没之时,文物工作者为保护这座建筑,将其进行整体搬迁,所以这几位老先生想最后目睹一次当年郧阳的最高学府。
搬迁工作已进行多时,只是几位老先生的消息不是很灵通,他们是想去看大成殿最后一眼。我们到时房顶上的瓦都已揭完,房梁和檩子部分下架了,没下架的稀稀排在上面,黑漆漆的,怎么也看不出它古老的风采。大成殿也称为孔庙,或是文庙,是古代的学校,过去人称为学堂。郧县大成殿据说是湖北保存最为完好的一座此类建筑,希望搬迁后的大成殿能显出它那原有的风貌。既然大成殿几乎是无物可睹,大家说要去看看李泰的家族墓地,但现在被砖厂和其它的一些工厂都占领了,什么也看不到了。记得去年我去过一次,那天下着大雨,去了也只能感受一下那块地方,至于看到的,都是现代建筑和建筑垃圾。李泰,是李世民的第四个儿子,因与太子争位而被贬到郧县,数年后就死于此、葬于此,加之其家族后人也是死后葬如此,所以这一片称为“李王坟”。
我们简单走了一圈就到了一个让人为之仰视的地方——郧县大丰仓。大丰仓是第三次文物普查时才发现的一处极为珍贵的明代官方大粮库。它规模大,保存完好,据说是全国唯一一处保存完好的明代官方粮库,现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我是去年才知道这个地方,一直都想去亲眼目睹这个国家粮库风采,但没有机会,今天终于如愿了。
大丰仓,位于郧县县城一处不显眼的地方,离汉江大桥的桥头只有几百米远,现在粮食局里面。四周都是高大的现代建筑,将它围得严严实实的,人们都不知道里面还有这样一座国宝级的古代建筑,如果不是第三次文物普查,这处国之瑰宝很可能要不了多长时间就不复存在,想到这些都让人后怕。
大丰仓现还有三栋房子,成品字形排列,中间是一个平坦的大院子,构成一个院落式的建筑群。房子为歇山顶,黑色小布瓦,屋顶处还有一条高高的小屋顶,两侧呈百叶窗。墙均由青砖砌成,白石灰勾缝,房子显得古老、厚重、严谨。房子的外形应该说还比不上同时期的民宅,或是会馆、祠堂等民间建筑,因为它缺少了一些民间建筑的装饰,如抱鼓石,雕花门窗,或是其它的设施;而是规矩、方正、平实的那种实用性建筑。从外面看,大丰仓非常普通,从房顶到墙体,皆只不过是三栋普普通通的小砖瓦房而已。而据郧县的同行介绍,它的精妙之处在于其内部结构,看完之后令人瞠目结舌。但这几座房子产权现在属于县粮食部门,房子现已出租,我们到时这三栋房子门都锁着,很想进去目睹其内的精妙,却只是望墙兴叹。
虽然不能进里面,那就只有看外面了,我拉着郧阳博物馆副馆长黄旭初,要他给我讲讲里面的精妙。他先说门,这三栋房子中有两栋房子的门,都是明代的老门,看上去虽然很普通,但密封非常好,直到今日还看不出门缝,可见得当年的做工是多么精致。我想找个有门缝去看看里面,可就是找不到能看到里面的地方。除门之外,就是房子的底部和顶部的通风设施,顶部的通风就是屋脊上。按正常的情况下,屋脊只是一条用布瓦砌成一长条而已,而这个大丰仓的屋脊,做成一个缩小的小长廊,有点象江南水乡的风雨桥,只不过它是微缩的。它高约有一米左右,做成百叶窗状,显然是为了通风、排气之用。下面的通风孔略高于地面,长方形孔,高约有四、五十厘米,宽约十厘米,等距离设制,约三米左右就有一个这样的孔,这些孔是通的,空气可以对流,我用手试了一下,风嗖嗖的,通风效果的确很好。黄旭初介绍,在室内,在这些通风孔上铺木板,木板上再是存放粮食;换句话说,这个仓库放粮食的地方,与地面约有五十厘米左右的空间是用于通风的,这样其效果就是下面这个空间既通风,又能防潮。他说仓里面的设计非常合理、巧妙。他越这样介绍我就越想进去看一眼,那怕就一眼也行。正好此时一栋仓库的门开了,好像是一个饮料仓库。我和人家说明意思,他们同意了,我进去后却什么也没有了,因为这个仓库里面完全都改造了,我白白和别人说了那么多的好话,只好出来。
里面什么也没看到,只好和他们一起看从别处搬来的几块碑。碑上的文字大部分看不清楚,从可识的为数不多的文字中,可知这几块碑记载着许多关于郧阳的资料,虽然时代不同,内容不同,记载的事件也不同,但都是当地不可得的文献。我希望他们做拓片,到时送给我一份。我心里还是在想看仓库里的结构,老天好像是理解我,后面那座房子的门是破的,人可以随便就钻进去,我不由分说就进去了,也叫黄旭初一起。屋里都是一些烂木材,让人大失所望。他告诉我说:这些木材都是仓库里面拆下来的构件。我还是看不清白,他指着墙上的痕迹说,那些痕迹就是仓库留下的。在他的介绍中我总算是明白了,其实这个仓库里面并不是一大间房子,用木材将这样一个大房子隔成若干个小间,分为上下两层,每层都是这样。这些小间有点像集装箱,他们根据情况可以随意撤和装,也可以随大随小,一切都按需要决定,根据入库的多少而定,根据入库的品种而定。这种内部结构真可谓的独具匠心,没想到在明代以前粮库就这样科学,我虽然不知道现在的粮库是什么样的,但眼前的情景让我明白明代的粮库结构,它可以用几个字来概括:构思巧妙、设计科学、简便实用。我为我们祖先的智慧而折服。
4、看完了大丰仓之后,我们就去南水北调文物保护的整理基地,那里可是装满了最新发掘出土的文物。到了之后,很多人都不在,只有两个整理间开着,里面的人正在忙着,他们都是老熟人了,我们虽然是不速之客,还是得到热情接待和讲解。里面文物确实很多,但大部分尚在修复之中,我们不能影响别人的工作,很快就出来。准备往回返,不过我的思想还在大丰仓上,因为粮仓使我想到了前年在郧县上宝盖遗址出土的一件文物。那件东西很小,还不足一元硬币大,但它却与粮仓有很多有关系。它名叫封泥,是古代人用来封锁书信或是锁仓库之锁,其作用有点像现在的封条。正常情况下,粮库装满后,将上锁,再将锁用泥将其封上,考古人将其称为封泥。对于封泥的理解是这样,当锁被泥封上这后,在没批准的情况下,是不得随意打开的。为了确定是否被打开就看这封泥,如果封泥原封不动,说明锁没打开过,同时仓库没被打开;反之,说明粮库已被人开过。封泥虽然很小,但其意义很重大。这件封泥是汉朝的,它告诉我们,汉朝人是这样来管理粮库,管理那些看管粮库的人。这件封泥出自于上宝盖子遗址,这说明上宝盖子遗址在汉代可能是官方粮库。
我们的车已上了高速公路,一路上大家讨论着这次的收获,郧县可看的东西太多了,远不止这些。过去这里为郧阳府,当年的古城是一座非常有名的城市,只是被水库淹没,郧县的古老建筑现在只能看到前面提到大成殿,再就是这大丰仓了。不过汉江对郧县是无私的,在汉江两岸留下了极为丰富的古代遗址和墓地,据资料显示,两岸的文物点多达数百处。近年南水北调的文物保护以来,来郧县进行文物抢救工作的考古队多达118家之多,发掘出土的文物初步估计有数万件,从早到100万年旧石器时代,一直到明清时期。
郧县地下埋藏一部通史,一部活文物、文化通史。
2012.2.7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