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说了白说”,可是,“不说,白不说”!
这是白岩松,在其书《白说》里说的话。一直,很敬佩白岩松先生敢说敢做的豪迈性格。我也知道,一名普通的大学生,说话倒也真是“说了白说”,没多大,所谓的份量。也正是没有份量,我姑且发表我的拙见,反正“不说,白不说”。
一
也许,越是发展的好,快,就越能掩饰繁华下的凄凉,越是强调旅游发展,越是腐败来的生猛恶劣。很幸运,接待我们的旅馆老板娘,着实是好的不能再好的了。但与老板娘的交谈中,我,似乎感觉到些许的异样。
“阿姨,你是我们肇兴本地的吗?”我问道。
阿姨一边招呼我们夹菜吃一边答道:“没有,我也是前几年才搬到这的,在这边做生意挺好的。”
“这边本地人做生意的多吗?”
“嗯~,其实相对而言外地人是比较多的,本地人做生意不怎么精明!”
阿姨回答确是挺直白,豪爽,没绕弯子。
只是,我在想,旅游大开发,带给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民,究竟是什么?成色又有多少?腐败问题会不会滋生呢?
二
侗乡很美,肇兴作为侗乡第一大寨,自然更是如此。
余秋雨先生曾经到肇兴进行文化考察活动,在其书《黔东南原生态考察手记》中提到黔东南。其实对余秋雨等文人还是挺充满敬意的,他们可以把可能在外人看来很落后其实不是很美的地方(可能是我没有发现美的眼光),写得,让你忍不住向往,这是文人的力量,也是文字的魅力。
可是,我还是忍不住,想把余秋雨先生,归为普通游客一类。
不太懂,就别乱说,特别是千万别乱说得装得自己很懂,这就真的不太好了。
我们一行在到堂安侗寨考察时,看见一位农妇在田地里劳作,出于好奇,我们礼貌地向她请求说要与她合一张影,但出乎意料,我们被拒绝了,当时比较尴尬。作为组内唯一会说侗语的我与农妇好好说后,才免了再度尴尬。
旅游开发,让的侗寨人们过度的受到关注,但这大都不是欣赏,而是出于觉得怪异与好奇。有的游客在没有经得侗族人民的允许,私自照相,一次,没啥,但多了,自尊心便伤了,他们的抗拒,自然可以被理解。
真的,过度的开发,我不敢说这没有带来物质上的回馈。但真正的,这逐渐摧毁了侗族人民的精神家园。不够或者是根本没有人文关怀,会让旅游产业枯竭,我敢保证,这不是危言耸听。
余秋雨的文章总是很美,但我觉得他不了解侗族人民,不了解肇兴,他所谓的文化考察,不过是游山玩水几天罢了。拜读过他写的《黔东南原生态考察手记》,很美,只是,我觉得其文字,其感悟,放之四海皆宜而已。余秋雨是大家,不敢妄评,只是我是小人物,只是说我想说的,反正,“不说,白不说”。
倒是挺佩服一些国外的民族文化研究者的,据说在肇兴有一外国学者在这里居住十余年,只为研究侗民族文化,相比之下,我更喜欢这样踏实的,不作的。可惜,时间比较匆忙,未能拜访到这位学者,挺是遗憾。
三
书上说美的,其实不一定美,只是有些人,为了达到某些目的,刻意为之罢了。我们是来考察侗族建筑文化的,自然,考察鼓楼,风雨桥这些我们侗族的民族瑰宝是少不了的。
之前,读过一些关于侗族建筑文化研究的文献,其中少不了一些溢美之词。作为一名侗族儿女,我为侗族所取得的成就感到无比的自豪,他们的智慧,让我们受益无穷。但对一些文献中对侗族建筑的的过分解,我不敢苟同。
我们团队对肇兴侗寨和堂安侗寨的鼓楼进行了仔细的研究,结构近乎完美。结合黎平民族古建筑公司郭太文先生的介绍,我们又从鼓楼实用价值方面进行研究。确实,侗族建筑结构合理,且美观实用,特别是像鼓楼这样建筑,是侗民族休憩交流的场所和精神家园。
只是,部分学者为了显示自己研究的独特性,将侗文化与外界隔绝起来,宣称侗文化独一无二,这种拔高评价,却是不理性的,也是极其不合理的。
侗建筑文化与其他文化相互融合,这才是正解。
个人见解,侗族建筑中的榫卯结构可能借鉴于汉建筑榫卯结构。外面的先进建筑技术的传入,改变了侗建筑文化,让其建造更完美的房屋、鼓楼、风雨桥。而侗族人民的创造又促进周边建筑文化的发展。
生活上关注,尊严上给予,评价上理性,不拔高,不贬低,实事求是。这是我希望的,也是侗族全体人民期待的。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