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海天散文 似水年华 心灵感悟 天涯旅人 睹物思人 文化苦旅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与虎兄说“虎”

时间:2017/8/9 作者: 新雷第一声 热度: 68937
  虎兄,取名为虎。虎者,猛兽也,又称兽中之王,因十二地支寅位属虎,又名“寅兽”。虎用于人名,取勇往直前,无敌于天下之意,刚健勇猛,攻坚克难自不待言。然则,知有虎姓者,无多也。人何以取“虎”为姓?或曰:取其勇猛之意。即先有虎,后有姓。那么,谁为虎命名之?

  人类之初,对自然界认识相当模糊,万事万物皆无名,给具体事物统一命名尤其困难,况且,在幼年时代,人类是没有语言的,语言是后天创造的知识,要获得这一知识,必须通过教学、启蒙。

  人类幼年,本身就是蒙童,自己怎么给自己启蒙啊?在茹毛饮血时代,吃到自然火烧熟的动植物非常享受,人类逐渐学会保存火种,后来学会制造火种,慢慢养成熟食习惯。这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第一个显著标志,也是人类走向文明迈出的第一步。后来,他们发现族群内部杂婚生育的后代,远不如和另外族群通婚生育的后代健康、聪明,于是,各族群给自己画记号,避免后代血亲、近亲通婚。可见,洪荒时代的原始人群数量是多么少!凭记号通婚,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第二个显著标志,也是人类走向文明迈出的第二步。有了这两步文明过程,人类最终成为天地间之骄子。而在这两步文明之前,万事万物的名称一直都不可能固定下来,人类的“文明语言”正是从识读族群的血缘记号开始的,它区别于人类的“原始语言”。

  虎,“虍”部族与“几”部族婚育后代的记号,是“婚合字”,“虎”长大分族后建立虎部族,虎姓由此而来。虎部族猎人抓来一种猛兽的幼崽进行驯养,时人称其为“虎”,是以部族名命动物名,并得到“社会公认”和“世代相传”。不然,哪位神仙把这种动物命名为“虎”,并造出“虎”字?有人说,“虎”是象形字,请问“象”在哪里?我用数十年时间研究姓氏、文字、语言,写成《中国姓氏研究报告》(汉字起源大揭秘),完全否定象形、指事、形声等造字学说,此作已获得国家版权保护,作品详细阐述了古人的造字目的和造字过程,古人造的字分“原始血缘字”和“后续血缘字”,原始血缘字都是一些简单符号,后续血缘字包括辈分字、婚合字、职能字三类。这一科学解字法,符合历史发展规律,具有普世价值观。

  由于历史文献的局限,人们对原始社会了解甚微,习惯上称为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文化,涵盖了黄帝时代,或更早的伏羲时代。伏羲之前有什么文化遗迹?考古工作者往往寄希望于发掘古迹、墓葬,而历史的久远,即使是最优质的陶片都可能会腐烂掉。相反,我们对古文字的研究,基本上没有什么大的突破。《中国姓氏研究报告》(汉字起源大揭秘)将原始社会的分工分职归纳为52类职别,这52种职业借用近百个早期部族名作为官职符号。这一科学总结,使原始社会文化的智慧和厚重清晰地展现在世人面前,使原始社会的灿烂文明重现光芒!

  再说虎部族,也会有详细的分工分职,其管理水源的官职水正为“淲”,管理林木的官职木正为“椃”,负责取火的火正取前代官名“虑”,管理疆土的土正为“琥”,负责冶炼的金正为“錿”,研究花草的草正为“萀”,制造竹器的竹工为“箎”,负责生育、接生的女官为“婋”、“俿”,负责教化或传令的令长为“唬”,负责打猎的猎人为“猇”,负责制衣的衣官为“裭”,负责传道授业的教官为“諕”。这些官职分族后又成为新族名,即新姓。另外,虎作为大部族,与交部族婚育的后代为“虠”,与九部族婚育的后代为“虓”,与寽部族婚育的后代为“虢”,与武部族婚育的后代为“虣”,与戔部族婚育的后代为“虦”,与号部族婚育的后代为“號”,与彡部族婚育的后代为“彪”。这些“婚合字”的后代,分族后也成为新族、新姓。虎部族第二代写作“虤”,也是姓。还有许多官名文字已经写不出来或丢失,即使保留下来的文字,也将大部分成为“文字化石”极少使用。这是因为原始社会过度到国家社会后,许多官名去掉官职符号,恢复使用祖姓“虎”。也就是说,许多“虎”姓可能是带偏旁的某些虎官名姓氏还原而来。

  《中国姓氏大辞典》解释虎姓:“虎作为姓有琥(hǔ)、猫(māo)两音,且源出不同,宜分两姓。源出①相传为高辛氏时八元之一伯虎之后,见《风俗通》。②甲骨文中已有虎氏族名,见《甲骨文所见氏族及其制度》。虎即虎方,商时古国,地域在今河南荥阳、新郑一带,西周时为东虢之地,也称制、虎牢,即今氾水镇。以国名为氏。……回族虎姓,唯四川成都音读猫,见《回回姓氏考》。今云南回族虎姓也读猫音,见《中国回族姓氏溯源》。”由此可知,虎姓大多音琥(hǔ),而四川成都和云南等地“虎”音猫(māo)姓。为什么有此读音差异呢?据愚弟推测分析:①作为部族名的虎姓,已经被借用为动物名虎;②虎姓是客姓,即外来姓,当地或原有牛姓、马姓、羊姓、猪姓等,不愿意虎姓人加入居住;③牛、马、羊、猪等姓本来也是部族名,但因这些部族驯养了这几类动物,动物因部族名而得名,而这些动物又惧怕虎伤害,所以原住民跟虎姓人有协议:住下来可以,要将虎(hǔ)姓音,改虎(māo)姓音。虎姓人走投无路,只好接受这个协议,而后便有虎(māo)姓。

  这样推测有没有道理呢?不久前看到一篇关于姓氏故事的报道:四川某地有“龚”姓,音绝(jué)。为什么音绝?很久以前,龚是外来姓,当地族长问其姓,答曰:龚(gōng公)姓。族人议论纷纷:公,是我们对长辈的尊称,岂能让他姓这个!于是族长对龚姓人说,你要是住下来,必须改姓“绝”,后来龚姓人接受改音不改字,以龚(jué 绝)姓生活下来。直到解放后,龚姓人家有学童上学,老师才把这个音改正过来。

  我在《宝典千家姓》中推测牟姓、芈姓来源:因其居住地有熊姓或虎姓、狼姓,牛姓人改牟姓,羊姓人改芈姓,牟是牛叫声,芈是羊叫声,这样,食肉类动物熊、虎、狼之类,只能听见牛羊的叫声,却看不见牛羊的影子,避免伤害,岂不妙哉?古人取姓,大智慧也!许多朋友手上有《宝典千家姓》,估计都没看到这些内容。今《中国姓氏研究报告》(汉字起源大揭秘)大功告成,知以前的推测虽不够准确,但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

  与虎兄啰嗦这些,无非强调“是字皆姓”的法则。语言用字完全借用姓字,文字既是姓字的演变,又是固定语言的条件。它们出现的先后顺序是:姓字→文字→语言。在这个过程中,“借用”扮演一贯的、始终的角色,“借用”没得商量!古今借用有所不同,因此古今语言也不尽相同,科学的发展也推动语言的进化,比如生活在网络化以前的人就听不懂什么是“网购”、“网恋”、“网聊”,而网、购、恋、聊,哪一个不是、或不曾是人的姓氏?当姓氏被借用后,又有谁会知道它的原始出处和本来面目?骂人的话“牛屄”,不好意思写成“牛逼”,再不好意思写成“牛B”,请问哪一个字不是姓?你借用人家的姓骂人跟姓氏使用人商量过吗?最后那个,你跟英国人商量了吗?

  跑题了,虎兄!我敬佩你名中的“虎”字,这已不是姓氏的虎,而是虎部族命名的虎。愿你永远像老虎那样健壮、刚毅,在人生的旅途上勇往直前!

  2017年8月9日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