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文化的定义是人类的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这是一个大的文化概念。而写作、唱歌、跳舞之类职业,只是小文化。由于作为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的文化与每一个人都有关,因此在这个意义上,每个人都是文化人。现在中国遇到的问题就是精神价值的问题。
每个人的最初身份和最后身份,都是文化身份。人们为此而生,为此而死。现在人们的精神价值有些失落,很多人不知道自己活着该做什么。精神价值失落会造成真正的灾难,民族的灾难,人类的灾难。我们必须共同维护我们的精神价值,这不仅仅是为了中国,更为了人类。
——余秋雨 《上海文化的形态》
提及文化,我们无法掩盖与忘记一个名字:孔子。
——题记
孔子 以您一个人的力量
提升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国民素质
仁 义 礼 智 信 忠 恕
照亮中国两千年封建文明的精神火炬
“知其不可而为之”
史祖司马迁对您——
“高山仰止 景行行止 虽不能至 然心向往之”
大儒孔子:一个“儒”字传千古
“儒”教与“道”“佛”相提并论
佛度世 道救世 儒济世
仁义之邦的信仰 生生不息的财富
笔者叩拜您——可为帝王之师
儿童学习传统文化《三字经》
“仁政”孔子:以民为本 仁政赢天下
您周游列国14年 终年72岁
一句“苛政猛于虎也”贴近民生
普救苍生 普度众生
文化孔子:薄薄一本万字小书 中国版圣经
却演绎“半部《论语》治天下”
诗 书 礼 易 春秋
大师晚年义举令人扼腕再三 击节赞叹
国际名人 中华民族文化形象大使
中国在世界百所大学开办“孔子学院”
您与柏拉图 苏格拉底并肩齐名
2004季羡林 任继愈 王蒙先生发起
使您一路飙升到世界级高度 祭孔开始
您是当今“文化中国”的奠基石
传统文化革命热潮滚滚——
祭孔热 孔诞热 论语热 读经热 国学热 国服热 祭祖热 古礼热
百家讲坛热 传统节日热 文化遗产热
让人眼花缭乱
平民孔子:您亲近自然,以一颗平常心
从容自如地反对拜金拜物
对俗世荣辱乐天知命 对利益得失大度超越
听韶乐 三月不知肉味 乐而忘忧
血脉孔子:您不是齐白石 不是毕加索
您是孔子名丘 如何对待您 对得起您?
师者 薪火相传 祖祖辈辈传承发扬
我们记住了您的面孔——
洋溢着生命热情的面孔
仰首您 我和学生们流下感恩的泪水
您是中华文化的象征 中华文明的精髓
您是民族的英雄
“大同·仁爱·和谐”
您的光辉思想传世 普世
所谓“仁者乐山 智者乐水”
多少读书人泛舟您的不朽山水
电影孔子:2010·1·22
香港影帝周润发亮相《孔子》
一个通俗民间版的孔子
一位国家领导人如是说——
“这对于弘扬我们的中华文化
把中华文明推到世界上去
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一定要拍好。”
当时的背景是——
日韩皆宣称孔子是其祖上 争拍《孔子》
美联社 BBC 卫报 独立报 综艺等
海外媒体热爆中国电影《孔子》
最精彩的一节“子见南子”
总统夫人与流亡的鲁国首相
一袭白衣 手持书简 色诱 驾车出游
一个卓尔不群 一个遗世独立 乱世之中
互为知己
——看罢我们该是什么心情?
而我,一位来自鲁西水城的骄子
为您写诗以示怀念
而我 一位千年之后的衣钵弟子
守望您的背影
我不是名人 却这样演绎人生
我不是天才 却这样理解生命
三尺讲台系国运 一生秉烛铸民魂
春光明媚 岂能误人子弟
百年盛世 只为传播文明
先生,您入土为安
——祭季羡林先生骨灰回归故土
先生 您的灵柩自未名湖畔
回归生土
先生 您的灵魂自首都北京
安置故乡
或许 在乡亲们眼里
您不是北大校长
您不是学术泰斗
您甚至将国宝的誉称
轻轻推出
是的 在乡亲们的泪眼里
您已澎湃成钞关
您已奔流成卫河
是的 在乡亲们的心坎里
您已梦幻成鳌头矶
您已虹化作舍利塔
呵 99岁的老寿星 怀抱老猫
——多么和蔼可亲 至真至乐的笑容
2009年7月11日 终生难忘的日子
那个黑色的周末 听到您的讣讯
多少国人为您瞬间泪流 淹没整个中国
上空
中国有你 你是中国的唯一
中国无你 你是天堂的陨石
为人 您是学子恩师
为学 您是学术楷模
您的人格魅力无法企及
您的国学成就无人望其项背
在外飘泊多半生的游子船呵
终于停靠在母亲温馨的港湾
您说 你要回家走一走 看一看
——就在这个明媚的春天
是的 您曾说 母亲是您永久的悔
一生牵挂 梦牵魂绕
2010·4·5
在这个传统的节日
家乡人民迎来了自己的骄子
迎来属于自己的骄傲
呵 多少市民来自临清 聊城 抑或 北
京……
家乡人民为您献上白菊与花圈
先生 您清白一生
先生 您入土为安
季老“回家”我们含泪为大师欢迎
风雨满眼 无论命运怎样凄楚您的岁月
山程水驿 无论思念怎么坎坷您的人生
故乡呵 总是用湿热的胸膛
为您所有的苦寂解缆……
您没有辜负亲人热望
您没有愧疚误人子弟
跳下豪华大巴 沿土路去您憩园
涌入季羡林纪念馆
车流 人流 流不尽的哀思
乡魂 湖魂 魂系苍天厚土
一路歌哭 先生 我们驱车百里赶来
一路歌哭 一路歌哭 怎料
一抔黄土掩风流
天纵之才 誉满京都
先生 您师魂永驻
永远的官庄
永远的季老
永远的临清文化大使
永远的和谐中国版图
后记:2011年随聊城晚报小记者赴临清祭拜季羡林先生,在感动中度过这个特殊的纪念日。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