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海天散文 似水年华 心灵感悟 天涯旅人 睹物思人 文化苦旅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宏村 初见

时间:2016/8/17 作者: 芜湖静静 热度: 95546

  抵达宏村,已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我按捺不住长久以来对宏村的魂牵梦萦,排着长龙购好票,踏入这“中国画里的乡村”,身心被激动所充盈。
  
  在导游的带领下,走进宏村大门,拾级而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泓碧湖。只见湖面开阔,轻雾萦绕,云蒸霞蔚,一株株绿荷,在微风下摇曳生姿,暗香盈袖。湖堤上古树参天,苍翠欲滴,禽鸟栖息。古柳婀娜多姿,像临湖梳妆的少女,环拥着湖水,深情地把秀发抛洒向湖面。这就是传说中的南湖吗?虽天色向晚,在晚霞的映衬下,整个湖面浮光掠影,水天一色,远峰近宅,跌落湖中。步上湖中的月形拱桥,顿觉肉身瞬间幻化成衣袂飘飘之仙子,莅临这人间仙境,美目顾盼,久久徘徊,不忍移步。
  
  穿过拱桥,踏上幽深的青石板小巷,听水圳潺潺,仿佛穿越千百年,至古时情境。每一处高墙深宅,白墙黛瓦,翘角屋檐,圆形的门,雕花的窗,泛绿的门环,平滑的石槛,斑驳的墙面,无不诉说着曾经的繁华与沧桑。门楼处,厅堂里,砖雕、石雕、木雕精巧绝仑,尽显徽派建筑之美、之精妙,令人叹为观止。导游介绍,宏村,又名弘村,取宏广发达之意。位于安徽省黄山西南麓,距黟县县城11公里,是古黟桃花源里一座奇特的牛形古村落,始建于宋代,至今800余年,村民皆为汪姓后裔。而环绕在整个村中的水圳,便是这“牛”的“牛肠”。它环环绕绕,穿堂过屋,经年不息,不仅承载着村民日常生活用水的重任,更具有防火、灌溉、美化环境等功能,丰富了村落的自然景观,给人以和谐、灵动之美感。
  
  月沼位于村中,是一个呈半月形的水塘,谓之“牛胃”。相传月沼建于明永乐年间,当时宏村76世祖汪思齐发现村中有一处天然泉水,冬夏泉涌不息,于是三请风水先生,“遍阅山川,详审脉络”,制订出扩大宏村基址及进行村落全面规划的牛形水系蓝图;凿引西溪水,牛肠水圳九曲十弯,把水引入村中心天然井泉处,建池塘,以水供防火、饮用、洗涤等。其后裔汪升平等人投资万余金,继续挖掘修建半月形池塘,完成了先人未完成的“月沼”。月沼水常年碧绿,透明如镜,沼中更有白鹅红掌,鸭戏绿波,村姑浣纱,稚子嬉戏,好一派武陵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意境。月沼四周围青石铺展,粉墙黛瓦、蓝天白云跌落水中,炊烟袅袅,微风柔波,又复合成一幅美妙的乡村水墨写意。
  
  被誉为“民间故宫”的承志堂,气势恢宏,不同凡响,是清末大盐商汪定贵的住宅。整栋建筑为木结构,内部砖、石、木雕装饰富丽堂皇,巧夺天工,总占地面积约2100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余平方米,是一幢保存完整的大型古民居建筑。全宅有9个天井,大小房间60间,136根木柱,大小门窗60个。全屋分内院、外院、前堂、后堂、东厢、西厢、书房厅、鱼塘厅、厨房、马厩等。还有搓麻将牌的“排山阁”,吸鸦片烟的“吞云轩”。另有保镖房、男、女佣人房。屋内有池塘、水井,用水不出屋。穿行于迷宫一样的承志堂,不禁让人感慨,如此富极的金粉深宅里,不知掩藏了多少爱恨情仇,血泪辛酸!
  
  雄伟秀丽的南湖书院建于明末。清嘉庆十九年,依湖六院合并重建,取名“以文家塾”,又名“南湖书院”。书院是一座具有浓厚徽州建筑风格的古建筑,宽敞明亮,雄伟秀丽。徽商把读书和做官、经商融为一体,“十户之村,不废育读”、“贾而好儒”,是徽商的一大特色。可见,古徽州人早已把“穷不能穷教育,苦不能苦孩子”的重教理念,几百年前就在这里淋漓尽致地体现了。
  
  来到宏村村口,被称作宏村“牛角”的两棵参天古树,一棵红杨树,一棵白果树,是宏村的风水树,象征着吉祥,已有五百年以上的高龄。高大的树冠在阳光的照射下,洒下斑驳的树影,树叶绿得闪闪发亮,蓊蓊郁郁,如两位老者伫立在村口,守护着这一方水土乡民。
  
  回望宏村,暮霭里,村落犹如山水间的一幅水墨画,更显古朴、静谧、诗意。内心忽油然而生离别之愁绪。人生若只如初见——宏村,我愿为那个撑着油纸伞,如丁香般结着愁怨的姑娘,从你悠长、悠长的雨巷中款款走来,定格成你画中另一道永恒的风景。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