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海天散文 似水年华 心灵感悟 天涯旅人 睹物思人 文化苦旅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隆冬时节赶大集

时间:2015/11/25 作者: 李海松 热度: 88949

          隆冬时节赶大集

            李海松

     要问隆冬时节,乡村百姓最快乐的事情是什么,他们肯定会不约而同的回答:赶大集。

      尽管外面飞雪漫漫,滴水成冰,寒凝大地,道路封阻,但也挡不住故乡人们赶大集的热情。

     故乡虽然地处偏僻,经济落后,但是,你要想买啥东西,卖啥特产,必须去赶集,而大集是理想的交易场所, 水果区,粮食区,服装鞋帽区,锹镐锄镰区,大牲畜区,家禽区,林林总总,不一而足。要是 用琳琅满目,应有尽有来形容农村的大集未免俗气。漫步在乡村的集市上,体会到的不光有丰富商品,热闹的场面,还能发现乡风的淳朴,百姓的善良。

    大集距离我们村子20华里,山路弯弯,还要经过一条10华里的大黑沟。农历的逢五,逢十是赶集日,村民们对这两个日子的重视程度,不亚于孩子盼望“六一”儿童节,赶集的前两三天就提前做出计划,卖什么,买什么,大到骡马牛驴,农机器具,小到针头线脑,都要去大集上采购。男孩子最大的盼望是大人赶集能给买来好吃的,玩具,女孩子盼望大人赶集能买来花枝招展的新衣服。

    赶集那天,虽然天寒地冻,村民起个大早,捂的严严实实,推单轮车的,骑自行车的,赶着马车,牛车,毛驴车的, 担担子的,挎篮子的,姑娘小伙子们从家里出来前精心梳洗打扮一番, 从四面八方赶往集市。

   集市上, 人来人往,熙熙攘攘, 吆喝声,喧闹声,此起彼伏, 讨价声,还价声,不绝于耳。元旦,春节前,县里乡里的戏团还要到大集上演出评剧,歌舞等节目,那阵势,不亚于中央电视台的同一首歌,歌声,欢笑声相互交织于此,节目结束,人们还不愿散去。

     乡村的大集,是山里庄户人家家的向往,尤其春节前的那个大集,人们赶集基本上都要带上老婆孩子,稍大一点的孩子跟着大人走,还不会走路的干脆就抱在怀里,鉴于这个大集是春节前的最后一个集,人们习惯上把这个集称为“懒汉”集,虽然钱都不多,但是家里的主人们基本上满足家里人的要求。我十岁那年第一次和父亲去赶集,那个时候,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吃上一顿油炸饼,老爹说,你要不嫌走路累,就和我去赶集,我给你买油炸饼吃,经过近三个小时的奔走,来到大集的时候,都快罢市了,老爹买了好多东西后,最后带我来到油炸饼摊前,花一块二毛钱,买了二斤油炸饼,他说,你吃吧,吃饱了,解解馋。我吃了那么多,回家后四处对小伙伴们炫耀,我赶集了,吃油炸饼了,小伙伴好生羡慕。多少年过去了,当年那油炸饼的香味以及油饼摊前排长队买油炸饼的人们形态,到现在还印在我的脑海深处。

  乡村的大集,也为农村男女青年谈情说爱提供了见面的理由,早年,通讯不发达,男女青年联系很不方便,于是他们通过赶集的方式见面。邻居家的小立哥逢集必赶,家里人纳闷他为什么那样爱赶集,原来,小立看上了邻村一位姑娘,那个姑娘也喜欢小立哥,他们利用赶集的时间,躲在一个不显眼的地方谈情说爱,经过几年的漫长赶集考验,花熟蒂落,结为连理。20多年过去,小立哥一家幸福美满!

    乡村的大集,是信息的汇聚地,商品的集散地,人们交往的目的地,大集,是乡村的变迁,农民生活水平高低的晴雨表,乡村大集,浓缩的是厚重的乡土文化。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