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海天散文 似水年华 心灵感悟 天涯旅人 睹物思人 文化苦旅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桂花“蜜”

时间:2015/10/28 作者: 僧庐听雨 热度: 89578

秋天来了,许多花都谢了,我楼下的一排桂花树却挂满了一簇簇金黄,老远就能嗅到浓郁而醇正的清香,它使我情不自禁地思念起外婆来。

    小时候,家里穷,住的是四面透风的破草屋,可是屋外空落落的大院内却有一高一矮两棵引人注目的桂花树。外婆说,那是从老家移植来的。

    每临中秋,桂花才出一点小芽,外婆就开始关注桂花了。她先是在高的那棵树边一圈一圈地转悠,然后来到另一棵树上细寻一遍。等到两棵树上都绽满了鹅黄色的细蕊,外婆就小心翼翼地把它们采摘下来,用加盐的凉开水冲洗一下晾干,然后置入瓶中,一层一层加上白砂糖,装满后用汤勺压实,再滴几滴白酒密封,酿成可口的桂花蜜。外婆喜欢将它们送给亲友们品尝。

    18岁那年的中秋,全家像往年一样在桂花树下赏月。小方桌上有月饼、酥糖、水果、花生、茶叶蛋、生姜和茶水,外婆在旁置一小香炉,燃起两柱香,用小方凳供着。大家围坐在一起品尝说笑。唯有外婆默默坐着,不吃不喝,一言不发。俄顷,竟悄悄转身回屋。我马上跟去,见她悄悄抹泪。我问她那儿不舒服,外婆说没有;我再三追问,外婆才告诉我:原来她有一哥哥,小名叫桂子,抗战时和同村人一道投奔了新四军,至今杳无音讯,桂子走的那年也是18岁。外婆说完立即抹去眼泪,笑着对我说:“我们出去吧,中秋团聚不要扫大家的兴。”

    那个中秋我终于知道外婆钟情桂花树的原因了,是寄托希望,亦或是寄托哀思。也才明白,外婆卧室的窗子为什么正对着那棵大桂花树;为什么灶屋垮塌重砌外婆坚持要对着大桂花树开一个小窗(煮饭烧菜时可看到大桂花树);为什么外婆放内衣的樟木箱内,有一面梳妆镜托盘上用红木刻着一朵精致的小桂花。

    中秋后数日,桂树花开花落。外婆细心地把它们收集起来,制成几瓶桂花蜜,将其中一瓶递给我,让我写“桂子”二字贴上,然后领着我,在院墙边的斜坡挖出带盖的瓷器,将桂花蜜埋起来。我发现里面已有好多瓶。这里正是外婆中秋供香的地方。打那以后,外婆和我每年仪式一次,虔诚不漏。外婆的桂花“蜜”成为桂花密。

 

又过了近十年,清明节回故乡祭祖。祭扫完毕,外婆对我们说:“我老了,走不动了,以后做清明就交给你们了。”然后,笑着交待:抽空把家院子里那棵大桂花树移到那块向阳山坡上,这样有了标志,你们祭祖时好找。后来我邀了两好友,随了外婆的心愿。想到外婆百年后可以和此树朝夕相伴,海枯石烂,永无绝期了。

    外婆去世多年后,有一天我终于向母亲问起外婆的那个叫桂子的哥哥来。不料母亲说,外婆压根就没什么哥哥,她的母亲也就是我的老太太生下外婆就难产去世了。

    我心猛然收紧,却不动声色。顿时,我坠入云里雾中。外婆的桂花“蜜”又成为桂花迷。

    我时常想着这件事,百思不得其解。一天独自在桂花树下徘徊,幡然猛醒,外婆所说的哥哥该不会是她的情哥哥吧?外婆的心思如此深藏,连女儿也不知道,只是隔代给孙子才透了一点风声。   

我设想,当年外婆和她那位情哥哥相亲相爱,曾在村里的桂花树下海誓山盟私定终身。桂子说,这棵大桂花树就是我;外婆说,那这棵小桂花树就是我。这两棵树就是她俩爱情的见证。后来,桂子抗日当兵了,家乡被日本鬼子炸毁了,外婆随家人逃难此地,垒了四处透风的破屋和空荡荡的院落,并回故乡想尽办法弄来了那两棵桂花树。

过几天我又有了新的猜想,也许外婆说的哥哥不是同村青年,而是她的表哥。她和表哥一块长大,青梅竹马,有了朦胧的情愫后才知道近亲不能成亲。但初恋的骤然消失还是酿成了她心中永远的痛。


   无论如何,外婆对桂子的感情日久弥深,终其一生不曾须臾忘怀。就像桂花一样,并不招摇在枝头,而是深藏在叶底,它的香气醇正而悠远。

    我已经搬家两次。现如今,那两棵桂花树已消失得无处追寻了。那棵高桂花树在山上,也不知何时被人挖走了。那棵矮桂花树也随房易主,不知去向。
    但是,没关系。那桂花树肯定还存活在这个仁厚的大地上。金秋十月,它们定会开满黄色的桂花,醇正的香气还会弥漫在人间。这就够了。

倘若桂花树真的被毁掉了又有何妨。它们的香魂还会留存在宇宙间,也会永远存活在我的灵魂里,随着我生命的消逝而消逝。而随生命消逝而消逝的东西是永恒的。


    可是,每年的中秋赏月,我学着外婆当初的样子,供上两柱香,待金桂落满一地,我也不忘收集桂花,制成桂花蜜埋入地下。

    我格外喜欢现在的家,就是因为它楼下种着一排桂花树。每年深秋季节,那一排桂花树便散发出的缕缕清香,透过窗纱弥漫进屋。我便沉浸在一片温馨之中,我就想起外婆的桂花蜜,外婆的音容笑貌便会栩栩如生出现在我的眼前。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2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