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海天散文 似水年华 心灵感悟 天涯旅人 睹物思人 文化苦旅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迟暮

时间:2014/3/20 作者: 黑鱼 热度: 85275

                                        

    我并不是洛阳人,而之前也并未来过洛阳,所以当看到洛阳真实的样子与我理想主义中以为的样子有较大反差时,难免失望。虽然是个愿意到处走的人,但很多时候又因为惰性而借口推辞,但也可能是幻想被眼睛撞击,而不抱期望。

    几天前,有事去了西苑校区附近,本来并没有到处走走的悠闲念头,但看见路边上一字排开的各种小摊,就想着时间还早,于是闲闲打量起来。摊位主人大都是老人,卖旧书,卖古玩,卖笔墨纸砚,摊前来往的人很多,大多都是附近的学生,对这些习以为常,所以几乎没什么人停下来看看。虽然这些在别的地方也随处可见,但因为是在洛阳第一次看见,所以私自赋予了它与古城气息相契合的意义也因此愿意停下来。

    摊位前的老人并没有因为我的停步而抬头热情招呼,他带着老花镜头也不抬的看着他的书,但这样是使我更加自在的。在摊位旁边的小车上,我看见了一本文集,书很旧了,封面还被小心的打过胶带。我尽量不打扰到卖书的老人而使他厌烦的小心地问了他价钱,卖书老人和旁边听戏的老人一起抬起头莫名看了我一眼,我感到尴尬并想他们是不是并不打算出售这些书。老人伸手比划了个数字就有低下头去了。虽然有种被“顾客是上帝”这句话骗了的感觉,但并不因此而觉得生气其实,我一直觉得这个年纪的老人就应该是这个样子。

    沿街走进一处公园,大概因为周末的关系人特别多,孩子们和年轻人们吵吵嚷嚷,玩笑不休。绕走了大半个公园准备从另一面的门出去时,却在转过一个小的摊位时突然发现了一条隐在侧处的通往旁边小山上的小路。我最乐于进行这样惊喜的探秘,虽然这个地方对别人来说也许只是寻常之处,但对初到者却是惊喜。在小山上孩子们的吵闹声中远远地听到了一阵一阵吱呀呀的迟缓的声音,像是垂死的人最后说不出话语的挣扎,像是从深深的森林里传出的空洞洞的念诵,像是黑洞里的电波穿透耳膜给予的神秘信号的牵引,顺着声音的来处,我试图找到这不寻常的“信号”传递者。但其实,他们很寻常。

    在小山一侧的一块平地上,一个穿着古朴考究架着二胡的老爷爷背向山下的人群安然的拉着琴,他身前架子上摆着乐谱,有些旧的琴在使劲拉的时候会有细小的灰尘在空气中飞扬。二胡老人始终低着头看着乐谱,不被周遭的人声喧闹所影响,好像根本听不见也看不见,大有一种超然之态。好吧,其实我能够留下来观看两个小时之久的一开始的原因位爷爷,他整个人的气质实在儒雅,干净素朴的衣服,没有一点秃顶的头发,有节奏的拉动琴棒的手,偶尔看一下琴谱的眼神,还有融在背后以大树为景的意象里的他自己,完全是一位有魅力的艺术家形象。和二胡爷爷一起在那里的,还有一个手提红布袋站在一旁唱戏的老奶奶。她看见我小心的靠近时,没有落下声腔,用上扬的眉眼给了我一个欢迎光临的微笑,表情里泄露出的小小得意和炫耀那么明显。不知道是不是我的旁观给他们带来了困扰和不便,一曲结束后,二胡爷爷的表情并不是很好。他有点老师对学生那样的严肃对老奶奶指出唱的不对的地方,皱起的眉头真的很像是生气的老师。正纠正时又走过来了一位有点发福的老人,他负手悠悠的走着,不紧不慢,让人想到大概此时遇到事故逃亡,他也会是这样的步调。似乎老相识他们并未相互打招呼,只是很自然的站到了老奶奶旁边。再次开唱时,三位都显得尤其慎重,随着节奏的转换,唱起来一板一眼特别认真,老奶奶总也不忘时不时转过脸朝我这个唯一的听众得意的笑笑,大概以为我听得懂,但其实对此几乎是“文盲”级别,这让她知道了很失望吧,有点对牛弹琴。

    在三位一遍一遍的唱和中,午后的日光和空气都变得尤其温柔,虽然是听不太懂的词句,但老人们如同祷诵神情绝对让人迷恋。之后又上来了三位并不是很老的老人,她们有的跟着唱几句,有的手里拿着类似擀面杖的木头和着节奏敲击,热闹的场面像足了一场小型的演奏会,这让我这个唯一的旁观感到无比荣幸,假想此时都只是为我一人,虽然这样自恋的假想真的让人羞愧

    最后又上来的一位爷爷年纪是真的很大了,走路时颤颤巍巍,佝偻着腰,右手还提着一个小木扎,迟缓的走来。他把木扎安置在我身旁的一处靠边的平地上坐下,轻轻喘着气,好像刚刚经历一场艰难的跋涉。我试图和他交谈,但失败了,因为我尴尬的意识到我好像听不太懂这里的方言。这时,一旁石头上坐着的老奶奶发现了我和老爷爷的交流障碍,所以善良的帮我做了翻译,“哦,这样啊”,我做出的夸张回应逗笑了她。她笑的眉眼都聚拢到了一起,很是可爱。我又问她那边老奶奶手里敲击的木棒是什么,她转过头一本正经的说“就是木棒呀”,就是木棒?我以为会是什么乐器,做那么精致,原来连个擀面杖都不是,答案有些好笑的失望。

    之后老奶奶跟我解说了这部戏,她说这是豫剧,戏曲内容是讲不孝儿子和一心为儿子的老人的故事,老人们每唱一句她就热心的向我翻译一句,虽然有时候会因为夹杂的方言和语速而听不太明白,但老人每解释一句时我都努力的点着头表示“哦,原来是这样啊”的明白,觉得要是说听不懂,会让她觉得失望。老奶奶在解说时不经意间说了这样一句话,她说“这唱的就是现在的这些人啊”,老人说这句话也许具有深意。

    在这里停留了两个多小时,太阳都西斜了,早春的薄凉渐渐明显,想着该回去了,但纠结于该不该跟老人们打个招呼说个再见,毕竟虽然是观众但也是路人。最后还是只悄悄的和一旁的老奶奶说了再见,还幽默的委托她和二胡爷爷转达说他真的好帅,让小女很是倾心,然后满足的走了。是真的很满足。

   在我的印象里没有爷爷的样子,所以关于爷爷的形象都是凭空想象再加上别的老人形象的借鉴,然后拼凑。但其实在我的想象力,所有老人都是差不多的,经历过世事,眉眼里有豁达。看过百态人生,皱纹里折叠着一路风尘。哀乐悲喜经历无数,到最后处变不惊,淡然从容。从年轻气盛的朝阳蓬勃出发,经历热烈张扬的正午,最后向时间慢慢妥协的垂垂老去,到达迟暮之态。迟暮并不仅仅是即将终结,从它包含深意的光辉里和平和下落的身姿里,你看得到面对任何时,它的的不悲不喜。

    时间已近迟暮,迟暮的老人还在山头咿咿呀呀的唱和,有关于迟暮的曲调。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