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一颗颗元宵落肚,新年迎春算是落幕了,马上拜年也要再熬一年了。
前些天,写了关乎年味的短文,意犹未尽,趁着今日阴雨天无所事事,再落点相关的文字,充作前文的狗尾续貂。
曾闻听现如今年味淡了的说法,是不以为然的,总觉得年味淡还是浓,关键在于如何去看待过年。
但今年过年似乎是没了年味,特别是拜年这关节上。
按传统,岁未年首交替之际,无论在家里或出外,该有小辈给长辈磕头祝福的,顺便也从长辈这里领一份红包,当作一年的利钱。由此延伸到学生徒弟给老师或师傅拜年,虽然未必会有红包赏赐,但为师的也是心满意足给予极大祝福的。也有此延伸到朋友亲戚间也会相互走动互颂吉祥一番的,凡此种种,烘托了年味,浓化了友情与亲情,因而,过年中,拜年是少不得的,它既传承了传统,又让对方感觉到了自己在人家心里的位置。
以前,没固话,没手机,登门拜年是常事,最不济也是寄张贺卡表示心意。后来,固话和手机普及了,电话问候、短信祝福也不失为一种记忆别人,祝福别人的好方法,只不过,短信“枪手”的泛滥,祝福被大量复制群发,而使拜年失去了原味,弄得收到短信的人回也不好,不回也不好,因为好些短信基本原汁原味复制了,连姓名也不改的就发了,也不管被发的收到后是何种感觉!我读这些短信时,是有诧异的,平素文墨不通的,发来的短信却是好句连连,让人感动得直想流泪,即便如此,还是很认真的回复,毕竟人家还记得咱,不能来而不往的。
自前年用了微信,给拜年的竟少了很多,无论用短信还是微信,尤其马年起始。思前想后,原自己的不是。去年,自己很认真地写了段新年“三字经”,赶在年夜饭前群发了!估计这群发惹闹了所谓的好友,便获得了不理不睬的结果,该是咎由自取!
今年,咱吸取了教训,除了给长辈电话拜年外,基本就“守株待兔”的等着被拜年,反正,论辈分,也到了小的们给咱磕头拜年的份上了,但最后只落得个失望!好在咱自己也想得开,这世上谁会在意一个得不到好处的小老头呢,再说,这世界大家都忙,忘记个把个人也是正常的。
扯远了,说拜年,无非想将以前写得年味的事拓展一下罢了,日后两文合成一文,或可赚点润笔而已,无它意!
归根到底,年味还是要靠营造的,也是要用心去体验的!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