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正月,祖国大地沉浸在旖旎的春节中。“火树银花合,星桥铁索开。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的春节狂欢梦还未淡出人们的心境,“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轻衫细马春年少,十字津头一字行。”的“二月二”又悄然来临青海河湟大地。
农历二月二,是民间称为“二月二,龙抬头”的日子,又称“春龙节”。二月二龙抬头之俗,早见于明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卷二春场》:“二月二日,曰龙抬头,放元旦祭余饼,薰床炕,曰薰虫儿,谓引龙,虫不出也。”古人认为:龙在春风登天,而农历二月二是惊蛰前后,正是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时候,冬眠的蛇虫纷纷醒来,而蛇在民间被称为“小龙”,因此,也就有了“二月二龙抬头”之说。此外,农耕文明对气候的依赖性强,将传说中呼风唤雨的龙视为保护神,古人在这一天祈福,祈求风调雨顺。河湟谷地是农业大区,是青海的粮米瓜果之乡,气候好坏、雨水广稀,将影响着这一年的好收成。故二月二这一天河湟流域民间都要焚香设供祭祀龙神,其目的是祈求雨水普降,消除虫害,五谷丰登。同时,二月二海东一带民间还有“二月二理发去旧”的说法。俗话说“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大人小孩不论发长发短,都要理发,以辞旧迎新,希望带来好运。所以,二月二是河湟谷地民众的又一“春节梦”,二月二不过还是年。千百年来,河湟人民又赋予他新的寓意:二月二,忙农事求丰登;二月二,剃龙头迎好运。
随着二月二脚步的临近,河湟谷地,尤其美丽的彩虹故乡村庄,一整天彩旗飘扬,华龙腾飞,锣鼓喧天,具有浓郁地方风情的社火又喧闹了起来。踩高跷、舞龙狮、跳梆梆(当地人念biang)。一清早,家家户户把供品拿到庙中,煨桑、上香、搭红、磕头祷祝,祈求龙王保佑庄户平安,风调雨顺。
二月二的热闹喜庆,最难忘的是吃大豆。民谚曰:二月二,咬虫儿。至于为什么要在二月二吃大豆,据说吃大豆有防虫之意。河湟民间有“交一九,发一芽;立春之日草芽青,惊蛰一过虫子生。”“二月二,龙抬头,蝎子、蜈蚣都露头”之说。过了惊蛰,天气变暖,万物复苏,虫子也复活过来了,所以把吃大豆比作咬虫子。在这一天吃大豆,庄稼就不会遭虫子侵害了,这也是河湟人民为了庄稼能旺盛丰收而有的一种心底的企盼而已。
进入二月初一,海东市农村家家户户的院子里在布单上晾晒上白花花的大豆,没有大豆的人家就用小麦到别家兑换,人们习惯把挑拣好的大豆在沸水中泡泡,然后将大豆在日头下晾干。之后开始炒大豆。炒大豆的方法也很独特。一种须用白土(一般是小丘阴面的土为主),先用筛子将白土筛过,将筛子下细细的土沫放在锅里,用火烧,以便让土达到一定的温度,再分批放入大豆,然后用铲子翻腾,同时将火烧得旺旺的,于是大豆在白土沫中爆裂开,颜色颗颗皆为黄色,吃起来又脆又香。另一种炒法是将大豆分批放在温度达到高温的细盐粒中炒熟,其味咸中脆香。
二月二这天,大人小孩三人一堆,五人一伙,嚼豆谈天,那嘎嘣嘎嘣的脆响,别有一番滋味在容颜。此时,人们将“火树银花不夜天”的情趣、梭棒(互助平安一带冬季年轻人玩的一种游戏)疾风乐开怀的别情移向“打大豆”的游戏画面。小孩们或以“剪刀、锤子、布”的规则赢取对方兜里的大豆,或以“打大豆、归大豆”赚取对方的大豆等等,方式多样。虽赢者春风满面,输者面红耳赤,但大家情谊融融,乐在其间。最引人的要数“打大豆”和”“归大豆”的游戏了。所谓“打大豆”,首先大人或小孩在地面上画上一个三角形,三个角各放一颗大豆,另一个人在规定远近的一条线上向三角形中扔大豆,若扔进三角形且打中三个点上任一颗豆子为赢,赢者将三颗豆子皆数拿走,若打不中则为输,这颗大豆就输给摆阵的一方了。而“归大豆”(归者猜也,归属之意)最具智慧,游戏主方双手各握数量不等的大豆,一手在前,一手藏于身体背后,准备齐备,游戏开始,只听对方问主方,归单数还是双数,之后也一手准备相当数量的豆子,乃曰:“归大豆,归大豆,前手找(青海方言‘补’的意思)您几个(须报出补豆子颗数)豆,后手豆数和我一样齐。”,只见主方伸处藏于背后之手,若双方手中大豆颗数相等,归者为胜,主方双手中的大豆皆归对方,反之为输。每每游戏时,脑筋转动快者,次次必胜。一颗大豆,河湟人民花样百出,乐在其中,悦在心间。
节日这天,行走巷间,逢面互赠大豆,探亲访友,主人除以农家菜肴款待客人外,还拿出大豆以示热情,别离之时,客人无论大人还是孩童,口袋中被主人装满大豆。此时唯有大豆方能彰显河湟人家大方好客风范。
二月二,田间小巷,大豆嘎嘣脆响,小孩追逐打闹,口袋中大豆悉悉索索,常常溢出袋外,只见大家帮忙捡豆,一路嘻嘻哈哈,言语好好爽爽,大豆将大家的心脆热,情唱响。记得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那个贫穷年代,吃大豆的滋味儿感觉比吃山珍海味还要强,在这天,街头巷尾,家家户户,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浓的、香香的大豆味儿。
俗话说,二月二的大豆,将腊八粥迷糊的心眼儿弹开了。过了二月二,河湟大地农家准备农具,马嘶人欢,忙忙碌碌的春耕拉开了序幕,春节梦在农民们的汗水中显出豆花飘香、麦穗扬花的七彩之华。
“吹面不寒杨柳风,豆香春风二月情。”,二月二将春节交响乐演奏会画上了喜庆的句号,还漩出了余韵袅袅的“叮——咚——”。
农历二月二,是民间称为“二月二,龙抬头”的日子,又称“春龙节”。二月二龙抬头之俗,早见于明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卷二春场》:“二月二日,曰龙抬头,放元旦祭余饼,薰床炕,曰薰虫儿,谓引龙,虫不出也。”古人认为:龙在春风登天,而农历二月二是惊蛰前后,正是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时候,冬眠的蛇虫纷纷醒来,而蛇在民间被称为“小龙”,因此,也就有了“二月二龙抬头”之说。此外,农耕文明对气候的依赖性强,将传说中呼风唤雨的龙视为保护神,古人在这一天祈福,祈求风调雨顺。河湟谷地是农业大区,是青海的粮米瓜果之乡,气候好坏、雨水广稀,将影响着这一年的好收成。故二月二这一天河湟流域民间都要焚香设供祭祀龙神,其目的是祈求雨水普降,消除虫害,五谷丰登。同时,二月二海东一带民间还有“二月二理发去旧”的说法。俗话说“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大人小孩不论发长发短,都要理发,以辞旧迎新,希望带来好运。所以,二月二是河湟谷地民众的又一“春节梦”,二月二不过还是年。千百年来,河湟人民又赋予他新的寓意:二月二,忙农事求丰登;二月二,剃龙头迎好运。
随着二月二脚步的临近,河湟谷地,尤其美丽的彩虹故乡村庄,一整天彩旗飘扬,华龙腾飞,锣鼓喧天,具有浓郁地方风情的社火又喧闹了起来。踩高跷、舞龙狮、跳梆梆(当地人念biang)。一清早,家家户户把供品拿到庙中,煨桑、上香、搭红、磕头祷祝,祈求龙王保佑庄户平安,风调雨顺。
二月二的热闹喜庆,最难忘的是吃大豆。民谚曰:二月二,咬虫儿。至于为什么要在二月二吃大豆,据说吃大豆有防虫之意。河湟民间有“交一九,发一芽;立春之日草芽青,惊蛰一过虫子生。”“二月二,龙抬头,蝎子、蜈蚣都露头”之说。过了惊蛰,天气变暖,万物复苏,虫子也复活过来了,所以把吃大豆比作咬虫子。在这一天吃大豆,庄稼就不会遭虫子侵害了,这也是河湟人民为了庄稼能旺盛丰收而有的一种心底的企盼而已。
进入二月初一,海东市农村家家户户的院子里在布单上晾晒上白花花的大豆,没有大豆的人家就用小麦到别家兑换,人们习惯把挑拣好的大豆在沸水中泡泡,然后将大豆在日头下晾干。之后开始炒大豆。炒大豆的方法也很独特。一种须用白土(一般是小丘阴面的土为主),先用筛子将白土筛过,将筛子下细细的土沫放在锅里,用火烧,以便让土达到一定的温度,再分批放入大豆,然后用铲子翻腾,同时将火烧得旺旺的,于是大豆在白土沫中爆裂开,颜色颗颗皆为黄色,吃起来又脆又香。另一种炒法是将大豆分批放在温度达到高温的细盐粒中炒熟,其味咸中脆香。
二月二这天,大人小孩三人一堆,五人一伙,嚼豆谈天,那嘎嘣嘎嘣的脆响,别有一番滋味在容颜。此时,人们将“火树银花不夜天”的情趣、梭棒(互助平安一带冬季年轻人玩的一种游戏)疾风乐开怀的别情移向“打大豆”的游戏画面。小孩们或以“剪刀、锤子、布”的规则赢取对方兜里的大豆,或以“打大豆、归大豆”赚取对方的大豆等等,方式多样。虽赢者春风满面,输者面红耳赤,但大家情谊融融,乐在其间。最引人的要数“打大豆”和”“归大豆”的游戏了。所谓“打大豆”,首先大人或小孩在地面上画上一个三角形,三个角各放一颗大豆,另一个人在规定远近的一条线上向三角形中扔大豆,若扔进三角形且打中三个点上任一颗豆子为赢,赢者将三颗豆子皆数拿走,若打不中则为输,这颗大豆就输给摆阵的一方了。而“归大豆”(归者猜也,归属之意)最具智慧,游戏主方双手各握数量不等的大豆,一手在前,一手藏于身体背后,准备齐备,游戏开始,只听对方问主方,归单数还是双数,之后也一手准备相当数量的豆子,乃曰:“归大豆,归大豆,前手找(青海方言‘补’的意思)您几个(须报出补豆子颗数)豆,后手豆数和我一样齐。”,只见主方伸处藏于背后之手,若双方手中大豆颗数相等,归者为胜,主方双手中的大豆皆归对方,反之为输。每每游戏时,脑筋转动快者,次次必胜。一颗大豆,河湟人民花样百出,乐在其中,悦在心间。
节日这天,行走巷间,逢面互赠大豆,探亲访友,主人除以农家菜肴款待客人外,还拿出大豆以示热情,别离之时,客人无论大人还是孩童,口袋中被主人装满大豆。此时唯有大豆方能彰显河湟人家大方好客风范。
二月二,田间小巷,大豆嘎嘣脆响,小孩追逐打闹,口袋中大豆悉悉索索,常常溢出袋外,只见大家帮忙捡豆,一路嘻嘻哈哈,言语好好爽爽,大豆将大家的心脆热,情唱响。记得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那个贫穷年代,吃大豆的滋味儿感觉比吃山珍海味还要强,在这天,街头巷尾,家家户户,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浓的、香香的大豆味儿。
俗话说,二月二的大豆,将腊八粥迷糊的心眼儿弹开了。过了二月二,河湟大地农家准备农具,马嘶人欢,忙忙碌碌的春耕拉开了序幕,春节梦在农民们的汗水中显出豆花飘香、麦穗扬花的七彩之华。
“吹面不寒杨柳风,豆香春风二月情。”,二月二将春节交响乐演奏会画上了喜庆的句号,还漩出了余韵袅袅的“叮——咚——”。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