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我又老了一年。
不知道像我这样的年纪该不该这样说,但是自己认为一年的过去,就等于没有了这一年,一年的过去,就等于自己又多活了一年,也是又老了一年。
从小到大过了那么多个年,都不清楚什么叫“年”,“年”是怎么来的呢!想想就惭愧。咱们中国那么悠久的历史文化,我还是知道一点的。
我怎么会不知道一点呢?
据说“春节”这东西是从汉武帝时期传来的。当时人么不叫“春节”,而是叫“岁首”,也就是农历正月初一。后来这年节的日期就由此固定下来,延续至今。1911年革命之后,开始采用公历(阴历)来计年,逐称公历1月1日为“元旦”,称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岁时节日被称为“传统节日”,它们历史悠久,流传广泛,具有极大的善及性、群众性,甚至全民性的特点。说到它的流传面广,现在欧美的一些国家也广泛流星过春节,只不过他们有的把“春节”当做“新年”过,而且时间、风俗都不一致。比如印度从每年10月31日起为新年共5天,第四天为新年。新年的第一天谁都不许对人生气,更不准发脾气,印度有的地区,新年早上,家家户户哭声不断,从脸上涕泪横流,他们以岁月易逝、人生苦短用哭来迎新年,是对人生的概叹。而我们中国的过节都是笑迎福神、财神,到处洋溢着喜庆气氛。再如法国,法国的新年本来是每年的4月1日,直到1564年,国王查理九世才把它改为1月1日。除夕夜,法国人合家团聚,围桌痛饮香槟酒,按照传统,这夜每个家庭都要喝掉所有的藏酒,以避免来年有厄运,所有的人都应该喝得酩酊大醉,这样新一年才会有新开始。再比如泰国4月13日到16日(宋干节)、美国的是12月(圣诞节)等等。
说起中国人过春节的风俗可是几天都说不完。每个地方,每个民族的风俗都不同,我就挑我那里的说吧!
在我们海南人看来,所有的民俗都是按人的意志,人的愿望,人为做出来的。在我那里飞方言中,所有的民俗行为前面均加上一个“做”字,如做清明,做军坡,做亲家(结婚)。而北方人叫春节为“过年”,我那里方言叫“做年”,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做年”指的是“做旧年”,即过春节。北方所说的过元旦,在我那里叫“做新年”,不过在我那里的一些乡下,“新年”是不当来“做”的。
“年怕中秋,月爬十五”是我那里的俗话。一过中秋之后就筹备着“做年”;阉公鸡,填肥鸭,围家猪,备做年前。一进入阴历十二月下旬,“做年”的气氛就开始浓烈了。
首先是十二月二十四送“灶公”,家家户户都用个扫把或竹枝将屋前屋后,全面打扫干净,香炉也要打扫干净,并换上新炉灰。接着就到“发市”了,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年前这几天镇市最热闹了。卖金银香烛的、卖京果糖糕的、卖年画的、卖碗筷陶盆的、卖祭年橘子的、卖各种衣服的......
说到年前买衣服,我记忆最深了。每当快要过年,总会拉着爸爸妈妈来买一件新衣服回家过年,每个孩子都是这样,有的老人也不例外,谁都想在新的一年里,焕然一新。那时候为了买到衣服,可是花费了我不少泪水跟撒娇呢!现在想想也挺逗的。
“发市”之后就是准备“做年”了。把买来的年画贴在客厅里,把对联贴在门楣上,有的人家在家具、果树上还贴上红纸前呢!年前几天,家家户户在忙浸耨米、磨米浆、做年糕,年糕做量大,可以家吃也可以当礼品送客。
除夕晚上,男女老少洗澡后,都要换上新衣服,,也是辞旧迎新之意。从三十晚上开始,室室点灯,家家有灯,夜以继日,一连几天直至初四天亮才罢。三十夜,不少人“守岁”,彻夜不眠,直至初一降临,这时,按照时辰,家家户户争相燃放过年喜炮,意为“迎春接福”,然后跟长辈行礼祝贺“恭喜发财,红包拿来”,长辈则给晚辈“压岁钱”。
初一早上,无论老少都得起床吃“斋饭”,吃的东西还须有鱼(年年有余),长粉丝(日子细水长流)等等。
大年初一,禁忌特多;不能挑水(除夕那天晚上得把水缸挑满),不得扫地(即使爆竹纸、果壳、纸屑洒满地也不能扫,说是把“财神”给扫掉了),不能相骂,不能打架,不能打破器皿(意为“和和气气”),见面须说贺年吉利话……
凭着记忆就搜索到这下,海南的春节风俗还很多,怪就怪自己在过年的时候只顾着玩牌,现在想写一些东西都想不出来。也许很多人看了我那里的风俗都会受不了的,说实话,我也受不了,只是,习惯了。
一个春节的到来,得到的有很多,失去的也许更多。
一年来,自己风雨中又长大了一岁,见识又多几成。回首去年天真稚气的性格已逐渐成熟稳重,而一年中,许多熟悉的的面孔已不再出现,一些涂满油的脸上也爬满了条纹,最大的是不能像小时候那样耍脾气,哭着、闹着爸妈给买衣服了,这就是青春逝去所付出的代价啊!
人生短短几十年,一年的过去,就等于离死亡又步进一步,如果你不好珍惜人生中的每一天,到时候你就后悔自己的声明会那么短了。
即使我现在才20岁,就这说明我为什么要说;又是一年,我又老了一岁。
2013年2月14如撰稿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