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海天散文 似水年华 心灵感悟 天涯旅人 睹物思人 文化苦旅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三水堂主潘清江

时间:2013/8/1 作者: 有只羊 热度: 70892

                  三水堂主潘清江

                       有只羊

三水堂主,我市书法家潘清江的代称。缘于其创作室名号为三水堂,而三水堂则缘于潘清江名字中有三个水。

8月1日开始,我市书法家潘清江、申进贤、赵连生三位的书画精品在新落成的郾城美术馆做为期半个月的联展。此次联展,是为了庆祝建军节,也是该馆在沙河风景区建成后的开馆第一展。三位书画家的一百多副书画精品在此迎接我市的书画爱好者。

开始接触潘清江老师的欲望来自于那部漯河人引以为傲的《说文解字》。2003年,由潘清江书写、我省实力派石刻艺人刻制的《说文解字》碑林完工。这部13万多字的旷世奇书由潘清江按照藤花榭藏版仿北宋小字本全文篆书、楷书重新书写,全部282块石碑完工后拓印成册收藏,是我市许学研究中的一件大事。当年,笔者辗转得到一张试拓拓片,为作者精美的书法所震撼,更为作者持之以恒的精神所感动。后来得知,完成这部巨著,耗费了潘清江老师整整二十八个月的时间。那二十八个月里,他心无旁骛,除了吃饭睡觉,就是在创作室挥笔创作。在一次许学研讨会上,就这一话题与一位文字学家闲聊,笔者阐述自己的看法:潘清江可能不是全国最著名的书法家,但就书写《说文解字》碑林这件事上,除了他以许慎故里书法家的情怀,抱着无私无欲的信念,还有谁能耐得住寂寞,书写这部长达十多万字的长卷呢?这位书法家深以为然。如今,这部皇皇巨著的原碑静静地矗立在许南阁祠小院里,接受着来自天南地北的许学爱好者的膜拜。

身为漯河市书协副主席、全国书协会员的潘清江,其书如人,气势内敛而不张扬,功力扎实而不虚妄。篆草楷隶皆有所得,书法、篆刻各有收获。自1990年入选全国书协会员,其作品先后入选全国第四、第五、第六、第八、第九届书展,三次入选全国青年书展,一次获全国兰亭奖。作品多多,奖品多多。随着获奖次数的增多,其名气和声望在业内日隆,但潘清江一如既往,行事为人,低调而亲切。被誉为中国篆书第一人的王友谊看过潘清江写字后评价:这才是书法界的实力派,看潘清江写字是一种享受。

谈起从业经历,潘清江的语气清淡而从容。“就是喜欢练字,从小就喜欢。上小学三年级,老师就在班上传阅我写的字。有时候上自己不喜欢的课,老师在上面讲,我在下面拿个木头棍儿在上面刻字。那时候找根像样的桃木棍儿就能高兴好长时间。”喜欢上写字的潘清江那时候并没有书法、篆刻的概念,也没有专门的老师,更没有专业的字帖和教材,就照着课本上的字去写。那时候小学生课本上的字都是楷书,如果说潘清江临帖的话,也就是从这时候的楷书开始。前段时间有专家提出,要纠正小学生不会写字的问题,要从课本由宋体改为楷书印刷开始,道理也正在此。

上学正好赶上文革的潘清江,对那段听课闹革命的岁月没有过多的怨言。“别人跑出去的时候我在家里练字。家里没有钱买笔墨,刚好又赶上写大字报。公家出钱买纸买墨,我刚好又可以练字。后来,有单位出黑板报,也让我去写。不经意间,字也就在这时候练成了。”到1975年高中毕业,潘清江的书法在郾城县城已经小有名气了,由郾城城关北街的一名村干部成为县里的一名文化专干。

1984年,潘清江老师由一名文化专干调入郾城县文化馆成为一名国家干部,告别亦文亦农的生活,开始了专职的书法创作生涯。环境改变了,沉浸在自己的书法世界中自得其乐的潘清江性情并没有改变。“那时候我每个月三十二块五的工资连续拿了五年,要安排一家人的生活,还要满足自己的书法爱好,现在回想起来似乎也并没有觉得特别困难。也就是从这一年开始,参加过河南省书法函授的潘清江先后师从我省书法家桑凡和王澄。经名家指点,潘清江的书法技艺得以突飞猛进,自成一家。1990年,他的作品首次参加全国书法大展,获得国家级书法会员资格。

近年书画作品越来越市场化,潘清江的三水堂里也不断迎来熟悉的或者陌生的朋友,无论什么朋友,目的似乎只有一个:求得一幅字。至于其市场价格,一次他的一幅四尺整张楷书在北京拍卖会上以一万九千元成交,另一幅同样尺寸的作品在郑州拍出了三万元的高价。

                     2013-07-29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